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语言规划的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于锦恩 李艳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3-74,共2页
实施亚运会语言规划是实现"人文亚运"的重要内涵之一。具体的措施应包括:努力营造亚运会语言环境,开展群众性的外语学习活动;建立规范的英汉对照公示语系统;借亚运举办之机促进汉语的国际推广。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广州 亚运会 语言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华语教材的民族认同导向和当地化进程 被引量:8
2
作者 于锦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2-117,128,共6页
民国时期的华社无论其精神面貌、实质内涵还是社会架构,都是中国在海外的一个移植社会,该时期的华校是中国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其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与中国国内是基本一致的,教材绝大部分也是由大陆的出版机构编辑发行的,强调教学... 民国时期的华社无论其精神面貌、实质内涵还是社会架构,都是中国在海外的一个移植社会,该时期的华校是中国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其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与中国国内是基本一致的,教材绝大部分也是由大陆的出版机构编辑发行的,强调教学内容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该时期华语教材的主导思想。但同时华校教育又必须适应华侨居留地的社会环境,为侨生在居留地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实施华语教材的当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华语 教材 民族认同 当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识字运动进行不利的经济原因 被引量:1
3
作者 于锦恩 及文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7-139,共3页
关键词 注音识字 经济原因 运动 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 政治角度 宏观层面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官方确定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于锦恩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作者回顾了民国时期政府确定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历史进程的3个阶段,并运用语言规划学、政策学和汉语言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分析了每个阶段的具体特点,涉及了语言规划者的价值观对语言政策的决定作用、公众的政策诉求对语言规划者... 作者回顾了民国时期政府确定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历史进程的3个阶段,并运用语言规划学、政策学和汉语言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分析了每个阶段的具体特点,涉及了语言规划者的价值观对语言政策的决定作用、公众的政策诉求对语言规划者态度改变的作用、语言文字工作者对语言规划的影响、政府对语言规划工作的推动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规划 民国时期 共同语 标准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殖民地政府华文教育政策研究——以华文教科书被查禁为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于锦恩 吴建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民国时期的华侨学校实际上是中国教育在海外的延伸。当国内的政治势力要向海外扩张时,华侨学校就势必受到影响,殖民地政府也就随之对华文教育实行限制、压制或敌视政策。当今的汉语国际传播要得以顺利进行,就应当尽量不与相关国家和地... 民国时期的华侨学校实际上是中国教育在海外的延伸。当国内的政治势力要向海外扩张时,华侨学校就势必受到影响,殖民地政府也就随之对华文教育实行限制、压制或敌视政策。当今的汉语国际传播要得以顺利进行,就应当尽量不与相关国家和地区政府的政治经济利益相冲突。民国时期殖民地政府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或许给我们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殖民地 华文教育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规划者的价值观是制定语言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吴稚晖主张注音字母主要用于注音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于锦恩 《语言科学》 2006年第5期102-106,共5页
个人价值观是政策决定者决定做什么的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准则。作为民国时期国家语言文字管理部门的最主要的领导人,吴稚晖对注音字母作用的认识基本上就左右了推行注音字母这一语言规划的政策走向。因此可以说,在语言规划中,规... 个人价值观是政策决定者决定做什么的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准则。作为民国时期国家语言文字管理部门的最主要的领导人,吴稚晖对注音字母作用的认识基本上就左右了推行注音字母这一语言规划的政策走向。因此可以说,在语言规划中,规划者的价值观是制定语言政策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规划 价值观 语言政策 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礼逊的汉语学习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于锦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113,共3页
通过对马礼逊学习汉语的过程进行考察,可以看出他高超的汉语水平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老师兼通中西文化,教材选择有的放矢,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词 马礼逊 汉语 学习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国语运动的国际动力——兼与赵慧峰先生商榷 被引量:1
8
作者 于锦恩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68-70,共3页
我国清末民初国语运动的产生虽然也受到过欧美文化的某些影响 ,但主流国际动力主要来自日本。近代日本从推行国语入手普及教育 ,从而实现了国家的强盛。这一地缘政治的事实 ,成为我国国语运动产生的最直接的激发因素。因此 ,赵慧峰先生... 我国清末民初国语运动的产生虽然也受到过欧美文化的某些影响 ,但主流国际动力主要来自日本。近代日本从推行国语入手普及教育 ,从而实现了国家的强盛。这一地缘政治的事实 ,成为我国国语运动产生的最直接的激发因素。因此 ,赵慧峰先生关于国语运动“首先受基督教‘教会罗马字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 国语运动 国际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拼音标调法的历史沿革
9
作者 于锦恩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9-162,共4页
《汉语拼音方案》的标调法直接来源于注音字母。注音字母的标调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次设定声调表示法延续了历史习惯;中间不顾客观规律地取消了声调表示法;最后在传统和科研的联合作用下,注音字母的标调法被最终确定并沿用至今。
关键词 语文规范化 汉语拼音方案 标调法 沿革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