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背景下的零碳建筑——基于文献计量的热点、趋势及挑战分析
1
作者 洪艳 彭思源 +3 位作者 诸飞红 钟乾根 于铖浩 曾淦宁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4-160,共7页
“双碳”背景下,以零碳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筑发展前景远大。现有零碳建筑研究涉及建材选择、能源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等诸多领域,但庞杂而分散。收集了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2002—2024年的文献报道,结合VOSviewer分析,重... “双碳”背景下,以零碳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筑发展前景远大。现有零碳建筑研究涉及建材选择、能源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等诸多领域,但庞杂而分散。收集了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2002—2024年的文献报道,结合VOSviewer分析,重点从技术维度讨论了零碳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及主题变迁。结果表明:(1)可再生能源、脱碳减碳、能源转型及其实际应用是目前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零碳建筑研究的热点;(2)零碳建筑的研究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表现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性较大、各类技术和环保材料的普适性不佳,以及方法学角度上设计与技术的脱节。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助力零碳建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建筑 可再生能源 减碳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雾、霾天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卢一凡 王娇 +2 位作者 于铖浩 马艳 高会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4-45,共12页
本研究基于青岛市2005—2019年的气象与空气污染数据,主要分析了青岛市雾、霾天区域分布及其年际、季节和日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青岛市自2005—2019年近14年来雾天天数缓慢减少(p<0.1),雾天天数变化和相对湿度变化具有良... 本研究基于青岛市2005—2019年的气象与空气污染数据,主要分析了青岛市雾、霾天区域分布及其年际、季节和日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青岛市自2005—2019年近14年来雾天天数缓慢减少(p<0.1),雾天天数变化和相对湿度变化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p<0.05)。青岛市各季节霾天天数呈波动变化,在2010—2013年间霾天天数每年均超过100 d,2008年霾天天数最少,为75 d。雾事件持续时间多为1~2 d,占比为77.5%,而持续时间为1 d的霾事件占60%,持续时间超过3 d的占6.3%。在沿海型站点(市南、大桥三),春夏季雾天天数明显高于秋冬季,过渡型站点(胶南、胶州)和内陆型站点(莱西、平度)则没有该显著差异,暗示了海洋对沿海城市雾天的影响程度。从日变化来看,各站点雾时数的高值主要出现于午夜至早8时,霾时数呈现双峰分布,峰值出现于8:00—12:00和18:00—24:00。相关分析表明,每月雾时数与PM_(2.5)、SO_(2)浓度、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O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而霾时数与PM_(2.5)、PM_(10)、SO_(2)、NO_(2)和C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O3浓度、气温、相对湿度和气压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天 霾天 气象条件 空气污染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