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甾体抗炎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海为 李剑勇 +1 位作者 杨亚军 于远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0,共4页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COX-1抑制剂)和非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COX-2抑制剂)。论文分析了国内外市场状况,并指出临床应用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总结了常用抗炎药不良反应,提出了应...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COX-1抑制剂)和非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COX-2抑制剂)。论文分析了国内外市场状况,并指出临床应用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总结了常用抗炎药不良反应,提出了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物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炎药物及作用机理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棋文 宋德荣 +1 位作者 李剑勇 于远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1-214,共4页
抗炎药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甾体类抗炎药和中药。由于传统的抗炎药选择性较差,副作用明显,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炎症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炎药相继问世... 抗炎药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甾体类抗炎药和中药。由于传统的抗炎药选择性较差,副作用明显,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炎症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炎药相继问世,应用于临床。作者主要对上述3种抗炎药物及其作用机理在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甾体类抗炎药 中药 抗炎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中药对人工感染IBV雏鸡免疫器官及血清IgG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炅然 严作廷 +6 位作者 王萌 王东升 张世栋 叶得河 王玲 于远光 魏兴军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2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首先选取SPF鸡胚测定IBV-M41的ELD50,以确定攻毒剂量。然后将400只19日龄无IB抗体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50只,分别为预防高(2.0 mL/次)、中(1.0 mL/次)、低(0.5 mL/次)组...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首先选取SPF鸡胚测定IBV-M41的ELD50,以确定攻毒剂量。然后将400只19日龄无IB抗体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50只,分别为预防高(2.0 mL/次)、中(1.0 mL/次)、低(0.5 mL/次)组,治疗高(4.0 mL/次)、中(2.0 mL/次)、低(1.0 mL/次)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19日龄时预防组开始用药,连用5 d。21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100 ELD50剂量的IBV-M41人工感染雏鸡。待症状出现24 h后,治疗组开始给药,连用5 d,期间进行临床观察。考察该自拟中药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效果,并测定不同处理组不同日龄患病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IgG的质量浓度。结果:在用药过程中,自拟复方中药的预防和治疗不同剂量组免疫器官指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组间差异不显著;用药疗程结束后,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该中药方剂对不同日龄不同处理组雏鸡血清IgG的质量浓度影响明显,且与阴性、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该中药方剂对雏鸡法氏囊及脾脏发育有促进作用,且诱生IgG,使其血清含量显著提高,对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从而达到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自拟中药方剂 法氏囊指数 脾脏指数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攻守
4
作者 于远光 《孙子研究》 2018年第5期60-63,共4页
攻与守,是战争中最基本的作战样式,战争双方无不利用攻守及其转化的规律来争取战争的胜利。
关键词 攻守 消灭敌人 保存自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