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糠醛干燥塔操作温度对150BS油生产的影响
1
作者 李炜 于贵生 《润滑油》 CAS 1991年第3期23-25,31,共4页
本文着重讨论加工150BS 重质油时糠醛干燥塔(塔-6)操作温度对萃取溶剂比Rs、精油收率、精油质量及加工能耗等方面的影响。文章认为提高干燥塔操作温度对提高馏出口精油质量、降低萃取溶剂比 Rs 是有利的,且干燥塔塔底温度控制在155~16... 本文着重讨论加工150BS 重质油时糠醛干燥塔(塔-6)操作温度对萃取溶剂比Rs、精油收率、精油质量及加工能耗等方面的影响。文章认为提高干燥塔操作温度对提高馏出口精油质量、降低萃取溶剂比 Rs 是有利的,且干燥塔塔底温度控制在155~160℃之间较适宜,生产实际操作数据已表明精油收率及加工能耗与塔-6底温/溶剂比有很大关系,当 T_(6(low)):R_(s(v))=30.5~34时燃料单耗变化不大,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加工150BS 油时应提高干燥塔的操作温度,在满足工艺及质量要求前提下可降低萃取溶剂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温度 萃取溶剂 溶剂比 油收率 操作数据 底温 燃料气 重质油 馏出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速离合器在糠醛精制装置上的应用
2
作者 于贵生 《润滑油》 CAS 1994年第5期12-15,共4页
重点介绍了调速离合器在炼油装置上的实际应用状况、节能效果、经济效果分析,尚待改进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调速离合器 节能 离合器 呋喃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33
3
作者 梁运涛 侯贤军 +2 位作者 罗海珠 田富超 于贵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3,共7页
调研了我国煤矿火灾灾害区域分布特点及近5年来煤矿火灾事故特征,从自燃倾向性鉴定、自然发火期判定、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及监测等方面探讨了煤自燃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充填堵漏、均压、注浆、惰性气体、阻化、... 调研了我国煤矿火灾灾害区域分布特点及近5年来煤矿火灾事故特征,从自燃倾向性鉴定、自然发火期判定、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及监测等方面探讨了煤自燃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充填堵漏、均压、注浆、惰性气体、阻化、三相泡沫、燃油惰气及高倍泡沫等防灭火技术装备的应用现状及适用性。指出煤矿火灾防治应坚持以基础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为重点,以推广应用为目的,不断创新提高防火技术的有效性、适应性和经济性,以指导煤层自燃与外因火灾防治,最终实现一体化火灾防控体系的技术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火灾 煤自燃 火灾防治 外因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水浸煤微观特性及氧化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于贵生 李永彬 《中国矿业》 2022年第12期152-158,共7页
为揭示煤体水浸后在自然风干条件下的微观孔隙结构及氧化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本文选取永陇矿区麟游区1#堪察区崔木矿侏罗纪延安组3#煤层水浸煤样作为研究对象,实验测定了煤样水浸风化前后煤样的微观孔隙结构变化,以及煤样在高温氧化... 为揭示煤体水浸后在自然风干条件下的微观孔隙结构及氧化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本文选取永陇矿区麟游区1#堪察区崔木矿侏罗纪延安组3#煤层水浸煤样作为研究对象,实验测定了煤样水浸风化前后煤样的微观孔隙结构变化,以及煤样在高温氧化阶段及低温氧化阶段标志性气体析出浓度变化,并诠释了水浸煤自然风化过程及遗煤氧化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大孔占煤样总孔隙的百分比由原始煤样中的36.71%增加至水浸60 d后煤样中的46.78%,孔径介于10~1000 nm的中孔占煤样总孔隙的百分比变化趋势不明显,微孔占煤样总孔隙的百分比由原始煤样中的31.20%降低至23.18%,其总孔隙面积并未呈现出明显增加,但煤样的平均孔径、渗透率、孔隙率发生了明显变化;外在水分对遗煤内部羰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含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而遗煤内部进一步增强了煤的自燃倾向性,含氧官能团的增加也进一步使得遗煤在自然发火进程中生成的CO气体产物多于原始煤样;原始煤样初次及二次氧化升温、降温过程中低温氧化阶段与高温氧化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平均值为44.06,长期水浸风干煤样初次及二次氧化升温、降温过程中低温氧化阶段与高温氧化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平均值为33.71,其表观活化能平均值下降了23.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水浸煤 微观特性 氧化性能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鄂尔多斯盆地西南断褶带煤体防灭火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于贵生 《中国矿业》 2022年第9期139-144,共6页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西南断褶带破碎煤体自然发火防治技术难题,本文以实验分析与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水溶性单组分固体粉末新型防灭火材料在不同水料比条件下的防火特性,确定了煤自燃抑制过程的最佳浆液配比。研究结果表明,水料...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西南断褶带破碎煤体自然发火防治技术难题,本文以实验分析与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水溶性单组分固体粉末新型防灭火材料在不同水料比条件下的防火特性,确定了煤自燃抑制过程的最佳浆液配比。研究结果表明,水料比为20∶1时,该材料防灭火性能最佳;现场应用期间,自燃隐患区域的CO浓度由146 ppm逐步降至6 ppm,煤体温度由82℃降至26℃,断褶带附近煤体自燃隐患得到有效遏制。本文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对断褶带附近破碎煤体自然发火防治具有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褶带 监测预警 防灭火 新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阶裂隙破坏区地表漏风模型与控制方法研究
6
作者 于贵生 《中国矿业》 2022年第8期137-144,共8页
为解决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发生全厚切落形成台阶裂隙并导致地表漏风问题,本文以陕北神府侏罗纪煤层台阶裂隙破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法,监测地表台阶裂缝发育过程与规律,实时监测裂缝的落差、宽度及... 为解决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发生全厚切落形成台阶裂隙并导致地表漏风问题,本文以陕北神府侏罗纪煤层台阶裂隙破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法,监测地表台阶裂缝发育过程与规律,实时监测裂缝的落差、宽度及深度。通过分析上覆岩层裂隙发育特征与裂缝动态发育过程,建立台阶裂隙地表漏风数学模型,计算裂隙带高度及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参数,提出台阶裂隙破坏区地表漏风分类控制方法,针对现场漏风特点及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地表裂隙封堵前后采空区氧浓度分布云图。研究结果表明:可将0.36 m作为划分不同裂隙宽度等级的临界值,分级封堵措施实施后,地表裂隙平均漏风量从93 m^(3)/min降至15 m^(3)/min,平均下降幅度为83.9%,封堵效果显著。本文研究为地表台阶裂隙破坏区漏风控制方法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裂隙 地表漏风 裂隙封堵 漏风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较厚硫铁矿自燃特性的研究
7
作者 于贵生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3期157-158,共2页
利用试验方法,对某硫铁矿自然发火基础参数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并对所测定的吸氧量及挥发分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该硫铁矿含硫量较大。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硫铁矿自燃特性规律,结合技术及经济因素,有针对性地设计硫铁矿自燃防治方法,为该... 利用试验方法,对某硫铁矿自然发火基础参数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并对所测定的吸氧量及挥发分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该硫铁矿含硫量较大。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硫铁矿自燃特性规律,结合技术及经济因素,有针对性地设计硫铁矿自燃防治方法,为该硫铁矿的安全开采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矿 自然发火 自燃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矿区小窑开采严重破坏区安全掘进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韦昌新 李树静 +2 位作者 于贵生 高明 杨成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24-25,共2页
为克服近距离煤层群赋存条件下重复采动造成的小窑开采严重破坏区大面积垮落巷道安全掘进难题,大同矿区东南井田代表性矿井辛安煤矿创造性地提出了固结法巷道掘进施工工艺,通过应用新型材料,采取插管与打钻相结合的压注方式,快速固结小... 为克服近距离煤层群赋存条件下重复采动造成的小窑开采严重破坏区大面积垮落巷道安全掘进难题,大同矿区东南井田代表性矿井辛安煤矿创造性地提出了固结法巷道掘进施工工艺,通过应用新型材料,采取插管与打钻相结合的压注方式,快速固结小窑巷道垮落破碎顶板,为后续正常掘进创造有利条件。现场应用实践表明,固结法工艺可极大地提高巷道掘进效率,其速度是常规架棚接顶掘进工艺的2~3倍,且有效地提高了巷道掘进施工的安全性,消除常规接顶掘进期间冒顶的安全隐患,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窑开采 顶板垮落 固结法 巷道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性聚合物抑制煤自燃进程的阶段阻化特性研究
9
作者 闫虎君 于贵生 +2 位作者 朱辉 赵亚洲 俞卫星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21期80-83,共4页
为防治高地温条件下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研制一种新型高吸水性聚合物-矿用大骨料堆积隔离材料,通过实验测试高吸水性聚合物对煤自燃进程的阻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吸水性聚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而且在高温下固水能力强,如在90℃... 为防治高地温条件下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研制一种新型高吸水性聚合物-矿用大骨料堆积隔离材料,通过实验测试高吸水性聚合物对煤自燃进程的阻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吸水性聚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而且在高温下固水能力强,如在90℃下保温180 min,水的失重率要比大骨料高出17%左右;封堵性能实验测得负压值持续保持在-0.028 MPa,具有很好的覆盖性和堆积性;程序升温煤氧化实验中,明显抑制了煤自燃氧化进程,增加了初始生成CO时间和CO的生成量。因此,矿用大骨料堆积隔离材料可作为一种有效地防治采空区煤炭自燃的新型防灭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聚合物 防灭火材料 煤自燃进程 阻燃性能 防灭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