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发酵黄芪的风味及活性成分分析
1
作者 孟祥钰 田源源 +3 位作者 任洪瑞 于艳军 齐翠萍 刘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7期199-209,共11页
目的采用3种不同乳酸菌对黄芪进行固态发酵,并对发酵黄芪的活性成分、抗氧化性、风味物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副干酪乳杆菌、短双歧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黄芪固态发酵6 d,测定其活性成分含量(总酚和总黄酮)和抗氧化性{1,1-二苯... 目的采用3种不同乳酸菌对黄芪进行固态发酵,并对发酵黄芪的活性成分、抗氧化性、风味物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副干酪乳杆菌、短双歧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黄芪固态发酵6 d,测定其活性成分含量(总酚和总黄酮)和抗氧化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cation,ABTS^(+)]、羟(hydroxyl,O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利用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进行风味分析,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结果植物乳杆菌发酵黄芪(HB-MR)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02 mg GAE/g和13.69 mg RE/g;HB-MR抗氧化能力最高,DPPH、ABTS^(+)、O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分别达到74.44%、65.60%、67.49%和0.54;不同乳酸菌发酵后降低了黄芪原有的刺激性气味,但具有不同的挥发性风味特征,其中HB-MR中增加了酯类、酸类、烃类含量,丰富了椰子香味;同时乳酸菌发酵后黄芪表面附着颗粒物质明显减少,结构紧密。结论乳酸菌发酵黄芪提高了其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减少了黄芪原有的刺激性风味,为以后产品开发提供了有益菌种和技术支撑,也为后续探索复合菌剂研发积累了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黄芪 发酵 风味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蛋白酶解反应复杂产物的色谱定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于艳军 齐崴 何志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5,共3页
根据酪蛋白酶解产物的高效凝胶排阻色谱(HPSEC)定性分析结果,选取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对酶解产物进行截分,制得 3种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对集中的区间组分;建立各组分峰面积与质量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由此定量计算不同反应时间... 根据酪蛋白酶解产物的高效凝胶排阻色谱(HPSEC)定性分析结果,选取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对酶解产物进行截分,制得 3种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对集中的区间组分;建立各组分峰面积与质量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由此定量计算不同反应时间的酶解产物中相应相对分子质量区间组分的质量浓度。研究表明,将膜分离方法与色谱分析相结合可实现对蛋白质、多肽等复杂体系相对精确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 酶促水解 高效凝胶排阻色谱 复杂体系 膜分离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测斜仪的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于艳军 伍川辉 《中国测试技术》 2008年第2期78-80,共3页
采用三轴正交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地球重力矢量和三轴正交磁强传感器测量地磁场矢量的测斜原理,推导出了倾斜角、方位角和工具面角的计算公式;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智能测斜仪进行了研究和误差分析,并对主要的误差源作了软件补偿;采用Delph... 采用三轴正交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地球重力矢量和三轴正交磁强传感器测量地磁场矢量的测斜原理,推导出了倾斜角、方位角和工具面角的计算公式;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智能测斜仪进行了研究和误差分析,并对主要的误差源作了软件补偿;采用Delphi语言作为软件平台,利用多线程开发了地面监控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斜仪 加速度传感器 磁强传感器 单片机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4
作者 郝倩 苏荣欣 +3 位作者 齐崴 于艳军 王利兵 何志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79-286,共8页
食品包装材料在食品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食品包装能有效地保护食品,防止变质,但其中化学物质的迁移,又会给食品质量和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食品包装材料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进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食品包装材料... 食品包装材料在食品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食品包装能有效地保护食品,防止变质,但其中化学物质的迁移,又会给食品质量和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食品包装材料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进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分析、迁移规律以及传质模型;对主要被检物质所采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塑料与纸基材料中物质的迁移规律和传质模型进行了对比;最后对食品包装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检测 迁移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高分子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47
5
作者 熊中强 王利兵 +2 位作者 李宁涛 于艳军 贾晓川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6,共4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高分子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用环己烷超声萃取高分子食品包装材料样品,考察了萃取时间、温度对抗氧化剂萃取量的影响。萃取液... 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高分子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用环己烷超声萃取高分子食品包装材料样品,考察了萃取时间、温度对抗氧化剂萃取量的影响。萃取液经气相色谱柱HP-50+毛细管柱(30 m×0.53 mm×1μm)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抗氧化剂添加量为3.00~10.0 mg/kg范围内,BHT、BHA、TBHQ在高分子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8%~93%、92%~101%和83%~97%,相对标准偏差(RSD,n=5)分别为2.01%~2.89%、2.11%~3.19%和2.99%~4.02%;检出限(信噪比为3)分别为0.5、0.5和0.8 mg/kg。对实际高分子食品包装材料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剂在不同材质中均有检出:塑料材料中抗氧化剂的含量较少,仅有BHT、BHA被检出,含量为6.3~7.8 mg/kg;橡胶材料中3种抗氧化剂均被检出,含量为9.3~28.4 mg/kg。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高分子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抗氧化剂 高分子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表面印刷油墨中的光引发剂 被引量:17
6
作者 韩伟 于艳军 +1 位作者 李宁涛 王利兵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7-421,共5页
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表面印刷油墨中光引发剂(PIs)二苯甲酮(BP)、4-甲基二苯甲酮(MBP)、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AB)、N,N-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EHDAB)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Irgacure 184)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样品以乙... 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表面印刷油墨中光引发剂(PIs)二苯甲酮(BP)、4-甲基二苯甲酮(MBP)、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AB)、N,N-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EHDAB)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Irgacure 184)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样品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进行索氏提取,萃取溶液经净化分离和富集以后,以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DB-5MS),采用选择离子扫描(SIM)方式对上述5种PI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5种PIs在5.0~200.0μ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5),在2种浓度的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66.7%~89.4%,相对标准偏差<10%。方法的定量限为0.0017~0.0036 mg/dm2。该方法的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常规进出口食品接触材料表面印刷油墨中PIs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光引发剂 印刷油墨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高分子材料中6种异氰酸酯 被引量:14
7
作者 熊中强 王利兵 +2 位作者 李宁涛 于艳军 张颖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建立了高分子材料中6种异氰酸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样品中的异氰酸酯经萃取衍生,C18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后,以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考察了萃取剂、萃取方式、衍生化时间及流动相组成对异氰酸酯萃取量、衍生化效果及... 建立了高分子材料中6种异氰酸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样品中的异氰酸酯经萃取衍生,C18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后,以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考察了萃取剂、萃取方式、衍生化时间及流动相组成对异氰酸酯萃取量、衍生化效果及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极性萃取剂二氯甲烷超声萃取的回收率高于非极性萃取剂环己烷振荡萃取的回收率,最佳衍生化时间为30 min。流动相采用乙腈-三乙胺缓冲液梯度洗脱时,目标组分的分离度高于1.5,在10~100μg/L范围内异氰酸酯衍生物的线性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 1。高分子样品中异氰酸酯的加标量在0.1~1.0 mg/kg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0%~95%,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2.2%~4.2%。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30.3~42.3μg/kg。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除苯基异氰酸酯(PI)外的5种异氰酸酯在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总含量为79.7~326.3μg/kg。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高分子材料中异氰酸酯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异氰酸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及增塑剂向干性食品模拟物Tenax TA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韩伟 于艳军 +2 位作者 赵青 李宁涛 王利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5-961,共7页
采用改性聚苯醚多孔聚合物微球Tenax TA为干性食品模拟物,用于纤维素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3-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BHA)、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P)向Tenax TA迁移的研究,以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迁移试... 采用改性聚苯醚多孔聚合物微球Tenax TA为干性食品模拟物,用于纤维素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3-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BHA)、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P)向Tenax TA迁移的研究,以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迁移试验以白卡纸和牛皮纸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不同迁移时间和迁移温度下3种目标物向Tenax TA迁移的实验,获取有机化合物从纸基纤维素向Tenax TA迁移的规律。结果表明,有机化合物从纸基材料向多孔聚合物微球的迁移经历了气体吸附和脱附两个步骤。在Tenax TA吸附目标化合物的过程中,纤维素纸基材料的微观孔径尺寸越大,与迁移物的相互作用越小,迁移物迁移的速率越大,Tenax TA的吸附效率越高;当吸附达到平衡后,迁移时间的延长会引发Tenax TA中迁移物的脱附,进而导致目标化合物的迁移率下降。对45种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目标迁移物的筛查表明,BHA和DCP分别存在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迁移量分别为0.027μg/dm^2和0.81μg/dm^2,均小于欧盟指令规定的特定迁移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抗氧化剂 增塑剂 干性食品模拟物 Tenax TA 迁移 超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巴豆酸的迁移量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新功 韩伟 +4 位作者 赵青 于艳军 赵臣 李宁涛 王利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7-321,共5页
将经处理的样品裁剪成0.3cm^2大小的碎片,取此碎片样品4份,按2mL·cm^(-2)的比例分别加入体积分数为10%,20%,50%的乙醇-水溶液和3%的乙酸-水溶液作为4种水基食品模拟物;在另一份样品中,按2mL·cm^(-2)的比例加入橄榄油作为油基... 将经处理的样品裁剪成0.3cm^2大小的碎片,取此碎片样品4份,按2mL·cm^(-2)的比例分别加入体积分数为10%,20%,50%的乙醇-水溶液和3%的乙酸-水溶液作为4种水基食品模拟物;在另一份样品中,按2mL·cm^(-2)的比例加入橄榄油作为油基食品模拟物。以上5份样品及食品模拟物在40℃下浸泡10d,将4份水基浸泡液分别蒸发至近干,加入甲醇2mL溶解残渣,所得溶液经0.2μm滤膜过滤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C_(18)柱为固定相,用水(预先用甲酸调节酸度至pH 2.7)及甲醇(9+1)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在波长210nm处进行紫外检测。测得水基浸泡液中巴豆酸的质量浓度在0.5~10mg·L^(-1)内与其峰面积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10S/N)为0.5mg·L^(-1);将油基浸泡液用甲醇5mL振荡约30s后,静置约10min,再次振荡约30s后,静置约10min后,取出甲醇溶液,重复此甲醇萃取过程2次后,合并甲醇萃取液,蒸发至近干,加入甲醇2mL溶解残渣,以下操作同上。测得油基浸泡液中巴豆酸的线性范围为1.0~20mg·kg^(-1),检出限(10S/N)为1.0mg·kg^(-1)。方法用于测定塑料复合与纸塑复合类食品接触材料中巴豆酸的迁移量,加标回收率在86.2%~11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不大于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巴豆酸 迁移量 食品模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中三氯羟基二苯醚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中强 李宁涛 +1 位作者 胡新功 于艳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三氯羟基二苯醚含量的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通过试验数据计算得出食品接触材料中三氯羟基二苯醚含量的不确定度为:当取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则其扩展不确定度为u_(rel... 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三氯羟基二苯醚含量的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通过试验数据计算得出食品接触材料中三氯羟基二苯醚含量的不确定度为:当取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则其扩展不确定度为u_(rel)=5.14%。通过对不确定度的分析,指出在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标准物质的浓度和气相色谱分析过程,并提出质量控制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三氯羟基二苯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五氯苯酚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中强 李宁涛 于艳军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1年第2期24-26,共3页
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五氯苯酚含量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出食品接触材料中五氯苯酚含量的不确定度,当置信水平为95%,包含因子k=2时,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4.04%。通过对不... 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五氯苯酚含量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出食品接触材料中五氯苯酚含量的不确定度,当置信水平为95%,包含因子k=2时,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4.04%。通过对不确定度的分析,指出在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标准物质的浓度和气相色谱分析过程,并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五氯苯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4-肉桂苯酚和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酯向干性食品模拟物Tenax TA的迁移
12
作者 韩伟 于艳军 +1 位作者 李宁涛 王利兵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49-1355,共7页
以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的4-肉桂苯酚(CP)和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酯(TBS)为模拟迁移物,对其向干性食品模拟物Tenax TA中的迁移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UPLC-FLR)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温度下对CP和TBS的迁移动力学进行了考察,并... 以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的4-肉桂苯酚(CP)和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酯(TBS)为模拟迁移物,对其向干性食品模拟物Tenax TA中的迁移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UPLC-FLR)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温度下对CP和TBS的迁移动力学进行了考察,并对其在封闭环境和敞开环境下的迁移率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设计不同质量的Tenax TA接触直径为3.5 cm圆片样品的迁移试验,探索了迁移试验中合适的模拟物质量/接触材料面积比条件。系列试验结果表明,迁移物迁移时间越长,迁移温度越高,相应的迁移率就越高;在高的迁移温度下,迁移物在Tenax TA上的解吸会导致迁移率的下降;在封闭条件下CP和TBS的迁移率要高于敞开条件下的迁移率;迁移试验中,4.16 g/dm2的模拟物质量/接触材料面积比是利用干性食品模拟物进行食品接触材料暴露评估的合适的迁移试验条件。密闭条件下市售的8种食品接触材料干性食品模拟物迁移实验研究表明,TBS存在于用于包装坚果类食品的包装纸中,含量为15.54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 4-肉桂苯酚 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酯 食品接触材料 干性食品模拟物 TenaxTA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13
作者 于艳军 《美与时代(城市)》 2013年第12期136-136,共1页
学前教育是普及性教育,它是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要使幼儿全面发展必须重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塑造全面、和谐、健康人格的必要手段,其中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舞蹈这一学... 学前教育是普及性教育,它是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要使幼儿全面发展必须重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塑造全面、和谐、健康人格的必要手段,其中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舞蹈这一学科在于昭示人类对美的自然需求和审美欣赏,提高个人的艺术素质;传播人类情感的信息,陶冶人类的情怀,提高社会的整体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素质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USB接口的智能测量仪表的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春晓 伍川辉 于艳军 《中国测试技术》 2006年第6期135-137,共3页
USB是目前流行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有速度快、即插即用、接口灵活、独立供电等显著优点。本设计选用单片机加专用USB接口芯片的方案,采用PDIUSBD12专用通信模块实现FIFO数据缓存。文中介绍了USB总线和PDIUSBD12接口转换芯片,从硬件和软... USB是目前流行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有速度快、即插即用、接口灵活、独立供电等显著优点。本设计选用单片机加专用USB接口芯片的方案,采用PDIUSBD12专用通信模块实现FIFO数据缓存。文中介绍了USB总线和PDIUSBD12接口转换芯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智能测量仪表进行设计,详细说明了通信模块的工作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B 测量 PDIUSBD12 通信模块 驱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枸杞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残留量的方法
15
作者 张闯 赵孔祥 +4 位作者 潘红蕊 于艳军 宓捷波 苏明跃 杨永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189-195,共7页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建立枸杞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测定方法。样品经1.0%磷酸水溶液超声提取,强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10 mL 5%氨水甲醇溶液洗脱,采用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通过T3...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建立枸杞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测定方法。样品经1.0%磷酸水溶液超声提取,强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10 mL 5%氨水甲醇溶液洗脱,采用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通过T3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通过考察不同种类提取溶剂、超声时间、固相萃取条件下目标化合物峰面积,确定最优前处理方式。结果表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0.5~50.0μg/k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0.05μg/kg,定量限0.2μg/kg。低、中、高3个浓度加标回收试验,苦参碱回收率范围在76.3%~90.7%,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在2.2%~7.4%,氧化苦参碱回收率范围在79.2%~89.0%,RSD在3.1%~6.6%。该方法适用于枸杞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枸杞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方方 丁贝贝 +2 位作者 王媛媛 于艳军 潘红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2期248-255,共8页
保健食品是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保健食品市场也日益增加。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利益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具有治疗效果的化学药物和有害成分,给消... 保健食品是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保健食品市场也日益增加。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利益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具有治疗效果的化学药物和有害成分,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种类繁多,且新型化学药物不断出现,因此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进行有效监管,建立能同时对保健食品中目标物和非目标物进行全面检测分析的高效、可靠、灵敏的检测方法已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对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现状进行了简单概述,重点梳理了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检测方法,并对新型检测技术与方法进行展望,为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快速筛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食品 非法添加 化学药物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纸质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和双酚S的含量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永超 杜宇 +5 位作者 于艳军 韩伟 李宁涛 熊中强 何成 王利兵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37-142,共6页
该文建立一种测定纸质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和双酚S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方法分析采用Thermal Ultimate 3000SD液相色谱仪,ZORBAX Eclipse XDB-CN(250 mm×4.6 mm,5μm)反相柱。流... 该文建立一种测定纸质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和双酚S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方法分析采用Thermal Ultimate 3000SD液相色谱仪,ZORBAX Eclipse XDB-CN(250 mm×4.6 mm,5μm)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1∶1),等度洗脱,流速0.8 mL/min;二极管阵列(diode array detector,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80 nm和259 nm。结果表明,在1 mg/L~50 mg/L浓度范围内,双酚A和双酚S的浓度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应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8,双酚A和双酚S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0.02 mg/L和0.50、0.10 mg/L。方法验证过程中做了低、中、高3个水平的添加回收,平均回收率为85.2%~103.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食品接触材料 双酚A 双酚S 高效液相色谱 等度洗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