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于生元 马林 +2 位作者 申红萍 朱克 李宝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212-215,共4页
报告11例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通过对其病因及临床表现分析,表明口服避孕药及饮酒是本病重要诱发因素,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和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对头颅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 报告11例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通过对其病因及临床表现分析,表明口服避孕药及饮酒是本病重要诱发因素,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和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对头颅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和全脑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和比较表明;DSA仍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不可替代的确诊手段;MRI以其高分辨率、多方向扫描及无创伤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可靠的、首选的诊断措施;而头颅CT扫描的诊断价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者减停抗癫痫药物后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对复发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德生 黄旭升 +4 位作者 于生元 郎森阳 胡容 王子玉 王湘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s,IED)对癫痫患者减停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诊治≥2年无发作的癫痫患者100例,... 目的探究并分析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s,IED)对癫痫患者减停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诊治≥2年无发作的癫痫患者100例,按国际抗癫痫联盟1981年推出的癫痫发作分类分为IED组51例和无IED组49例,又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21例,非老年组79例。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结果 100例癫痫患者中,不同发作类型两两比较,肌阵挛、复杂部分发作和≥2种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IED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强直-阵挛、失神和简单部分发作的癫痫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ED组癫痫复发37例(72.5%),无IED组癫痫复发16例(3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165,95%CI:1.022~1.329,P=0.022)和IED(OR=2.794,95%CI:1.040~7.509,P=0.042)可能是减停AED后癫痫复发的危险因素。老年组病程明显长于非老年组[(10.10±7.55)年vs(5.97±4.04)年,P=0.001]。结论发作类型和病程对长期无发作的癫痫患者减停AED后是否复发具有可靠的预测价值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抗惊厥药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头颅磁共振影像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玉宝 徐全刚 +2 位作者 崔荣太 张家堂 于生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总结脑桥梗死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探讨不同类型脑桥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脑桥梗死患者45例(脑桥梗死组),行头颅磁共振平扫、弥散加权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根据MRI所见责任病灶将脑桥梗死分型,对不同类型脑桥梗死合并基底动脉主干硬... 目的总结脑桥梗死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探讨不同类型脑桥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脑桥梗死患者45例(脑桥梗死组),行头颅磁共振平扫、弥散加权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根据MRI所见责任病灶将脑桥梗死分型,对不同类型脑桥梗死合并基底动脉主干硬化、狭窄的比例进行分析。另取非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桥梗死危险因素。结果脑桥梗死高危因素logistic显示,高血压(P=0.029)、糖尿病(P=0.002)、颈动脉硬化(P=0.000)是脑桥梗死独立危险因素。脑桥梗死中旁正中动脉梗死(A型)和分水岭区梗死(D型)发病率最高,分别为19例(42.2%)和16例(35.6%)。主要临床表现为偏侧肢体无力(73.3%)、构音不良(55.6%)和偏侧肢体痛觉减退(28.9%)等。53.3%的患者缺乏脑干受损的表现,而类似大脑半球梗死。D型脑桥梗死合并基底动脉主干硬化、狭窄比例明显高于A型(P=0.004)。结论脑桥梗死主要以旁正中动脉和分水岭区梗死为主,仅根据临床表现定位易发生偏差,需行头颅MRI加以辨识;脑桥分水岭区梗死常提示可能基底动脉主干硬化和狭窄,旁正中动脉梗死则多为小动脉闭塞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 脑梗死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高血压 糖尿病 颈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叶参与对新异联系的启动效应——来自脑损伤病人的证据 被引量:7
4
作者 杨炯炯 翁旭初 +4 位作者 管林初 匡培梓 张懋植 孙伟建 于生元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42,共7页
对新异联系的启动效应是内隐记忆的一种形式 ,又称联想启动。采用知觉辨认任务 ,探讨额叶损伤与联想启动的关系。 2 5例额叶损伤病人及 18例匹配的正常被试参与实验。结果表明 ,额叶受损病人辨认旧词对与重组词对的正确率没有明显差别 ... 对新异联系的启动效应是内隐记忆的一种形式 ,又称联想启动。采用知觉辨认任务 ,探讨额叶损伤与联想启动的关系。 2 5例额叶损伤病人及 18例匹配的正常被试参与实验。结果表明 ,额叶受损病人辨认旧词对与重组词对的正确率没有明显差别 ;而且 ,轻度记忆损伤的额叶病人再认成绩正常 ,但联想启动值低于对照组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相分离。相关分析还发现了联想启动值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坚持性错误数、坚持性反应数和语词流畅性等有中度相关。这些结果提示 ,额叶不仅与情节记忆、工作记忆等外显记忆有关 ,也参与了以非相关词对为材料的联想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想启动 额叶 内隐记忆 认知神经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神经介入治疗体会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斌 王君 +6 位作者 杜志华 曹向宇 刘新峰 张荣举 田成林 张家堂 于生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分析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神经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1月~2020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住院并接受神经介入治疗的高龄(年龄≥80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12例,Hunt-HessⅠ级3例... 目的分析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神经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1月~2020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住院并接受神经介入治疗的高龄(年龄≥80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12例,Hunt-HessⅠ级3例,Ⅱ级4例,Ⅲ级5例,收集入选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2例患者住院时间6~56(25±18)d,随访过程中,9例(75.0%)恢复良好(mRS评分0~2分,GOS 4~5分),3例(25.0%)伴有神经功能障碍(mRS评分3~5分,GOS 2~3分)。早期或后期迟发脑积水3例(25.0%)。结论高龄aSAH患者应考虑接受治疗,尤其是对于低Hunt-Hess分级(Ⅰ~Ⅲ级),神经介入治疗仍是最优选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栓塞 治疗性 血管造影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叶在启动效应中的作用机制:对额叶损伤病人颜色命名和词命名任务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炯炯 翁旭初 +4 位作者 管林初 匡培梓 张懋植 孙伟建 于生元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0-616,共7页
以额叶损伤病人为被试 ,探讨在知觉型联想启动和知觉启动中 ,额叶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实验任务包括颜色命名和词命名任务 ,以及相应的再认任务。结果表明 ,额叶损伤病人在颜色命名和词命名任务中 ,对旧词和重组颜色词的命名时间都没有... 以额叶损伤病人为被试 ,探讨在知觉型联想启动和知觉启动中 ,额叶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实验任务包括颜色命名和词命名任务 ,以及相应的再认任务。结果表明 ,额叶损伤病人在颜色命名和词命名任务中 ,对旧词和重组颜色词的命名时间都没有明显差别 ,联想启动和颜色启动效应受损 ,但轻度记忆损伤病人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再认成绩相似。相关分析发现联想启动和颜色启动与额叶的多项功能有中度相关。这表明 ,额叶参与了知觉型联想启动效应和知觉启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想启动 知觉启动 额叶 内隐记忆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早发性和迟发性痫性发作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边淑芳 郎森阳 +5 位作者 张旭 全普生 时霄冰 李德生 于生元 王湘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早发性痫性发作和迟发性痫性发作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首发脑卒中患者317例,根据诊断分为早发性痫性发作组27例,迟发性痫性发作组13例,无痫性发作组281例,其中4例患者早发性痫性发作和迟发性痫性发作共存...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早发性痫性发作和迟发性痫性发作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首发脑卒中患者317例,根据诊断分为早发性痫性发作组27例,迟发性痫性发作组13例,无痫性发作组281例,其中4例患者早发性痫性发作和迟发性痫性发作共存。比较各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痫性发作组比较,早发性痫性发作组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部位在皮质、收缩压、舒张压、TC、LDL-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高血压比例明显减少(P<0.05,P<0.01)。与无痫性发作组比较,迟发性痫性发作组年龄、心脏病、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部位在皮质、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升高[(74.62±18.56)岁vs(62.00±14.50)岁,53.8%vs 24.6%,30.8%vs 11.0%,69.2%vs36.3%,(161.60±30.62)mm Hg vs(146.60±21.33)mm Hg,(93.09±22.76)mm Hg vs(85.22±22.74)mm Hg,1mm Hg=0.133kPa,P<0.05,P<0.01]。脑卒中面积、脑卒中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年龄、早发性痫性发作、舒张压、空腹血糖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面积、脑卒中类型、年龄、早发性痫性发作、舒张压、空腹血糖可以认为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癫痫 高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动脉区脑梗死部位分布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杨雅文 李倩 +1 位作者 田成林 于生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穿支动脉闭塞或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的部位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4月-2013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穿支动脉区脑梗死患者369例。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确定脑梗死部位,总结分析穿支动脉区脑梗死的... 目的探讨急性脑穿支动脉闭塞或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的部位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4月-2013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穿支动脉区脑梗死患者369例。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确定脑梗死部位,总结分析穿支动脉区脑梗死的部位分布。结果369例患者中,其中放射冠和半卵圆中心23例(6.2%),基底节129例(35.0%),内囊59例(16.0%),单侧丘脑45例(12.2%),中脑11例(3.0%),脑桥78例(21.1%),延髓18例(4.9%),双侧丘脑(Percheron动脉病变)6例(1.6%)。结论穿支动脉区脑梗死最常见于基底节,其次为脑桥。延髓、中脑和双侧丘脑等少见部位的穿支动脉区脑梗死也应该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疾病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弥散 丘脑 脑桥 延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发作新分类在老年癫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敖然 王湘庆 +1 位作者 郎森阳 于生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6-1007,共2页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青少年和老年两个年龄段是癫痫发病的两个高峰。随着全世界大多数国家老年人口显著增加,老年癫痫患者数量逐渐上升,因此癫痫被认为是威胁老年健康的第三大神经系统疾病,仅次于脑卒中及痴呆,它可导致老年患者...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青少年和老年两个年龄段是癫痫发病的两个高峰。随着全世界大多数国家老年人口显著增加,老年癫痫患者数量逐渐上升,因此癫痫被认为是威胁老年健康的第三大神经系统疾病,仅次于脑卒中及痴呆,它可导致老年患者致死率、致残率升高,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卒中 脑肿瘤 知觉障碍 癫痫持续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敖然 王湘庆 +1 位作者 郎森阳 于生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799-801,共3页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症状,总结老年患者的特点,提高对老年患者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识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患者20例,老年组5例,其中男性4例,...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症状,总结老年患者的特点,提高对老年患者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识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患者20例,老年组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5.0±4.8)岁;青年组1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4.3±14.5)岁。对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免疫抗体、脑脊液、头颅磁共振成像及脑电图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老年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患者多以癫痫症状为主要表现,老年组患者同时存在癫痫、精神行为异常和认知功能障碍3大临床症状患者比例高于青年组(80.0%vs 60.0%,P=0.417),不自主运动症状患者比例低于青年组(20.0%vs 33.3%,P=0.573),但均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脑脊液白细胞数明显低于青年组[(5.20±3.11)×10^6/Lvs(26.20±24.47)×10^6/L,P=0.000],2组间脑脊液蛋白水平、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多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脑脊液常规多无异常表现,自身免疫相关抗体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确诊后应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自身免疫疾病 癫痫 认知障碍 副肿瘤性多发性神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神经节损伤对知觉性启动效应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常生 于生元 李恩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6-309,共4页
基底神经节的认知和记忆功能是近年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该研究采用两项语义性启动效应(自由联想、偏好)和一项知觉性启动效应(字辨认)任务,发现基底神经节损伤、分别伴两侧海马或右侧丘脑损伤的两例患者的语义性启动效应正常... 基底神经节的认知和记忆功能是近年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该研究采用两项语义性启动效应(自由联想、偏好)和一项知觉性启动效应(字辨认)任务,发现基底神经节损伤、分别伴两侧海马或右侧丘脑损伤的两例患者的语义性启动效应正常,知觉性启动效应障碍。由于先前研究已经证实海马或丘脑结构与启动效应无关,因此该两例患者表现的知觉性启动效应障碍可归因于基底神经节损伤,进一步证实了王常生等人认为基底神经节可能具有或参与知觉性启动效应调节作用,与语义性启动效应无关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神经节损伤 海马损伤 知觉性启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性偏头痛57例误诊临床剖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兰晓阳 王湘庆 于生元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分析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方法对2016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并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前庭性偏头痛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在外院首诊并误诊,误诊时间10~70 d,平均25.75 d,误诊为良性阵... 目的分析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方法对2016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并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前庭性偏头痛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在外院首诊并误诊,误诊时间10~70 d,平均25.75 d,误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6例,梅尼埃病13例,后循环缺血8例。57例均出现5~12次中度到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且均存在日常活动后头痛症状加重的情况。后完善相关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均确诊为前庭性偏头痛,予盐酸氟桂利嗪口服及改变生活作息治疗1个月,其中44例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6例症状消失;5例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失访。随访3个月,34例症状未复发;11例出现1次偏头痛症状发作,但较轻微,持续时间均未超过1 h,无前庭症状;3例出现1次偏头痛及前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均<24 h;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8例失访。结论前庭性偏头痛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个体差异较大,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以避免或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前庭疾病 误诊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基底神经节损伤对言语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常生 翁旭初 于生元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9年第4期69-73,共5页
通过WMSCR、MMSE和临床记忆障碍问卷发现一例单纯性右侧基底神经节损伤患者, 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记忆功能障碍, 无其它认知或精神障碍。采用自由回忆、再认两项任务观察了该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记忆功能, 结果发现该患者两... 通过WMSCR、MMSE和临床记忆障碍问卷发现一例单纯性右侧基底神经节损伤患者, 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记忆功能障碍, 无其它认知或精神障碍。采用自由回忆、再认两项任务观察了该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记忆功能, 结果发现该患者两项记忆任务明显受损, 认为该患者基底神经节损伤与记忆功能障碍有关。提出基底神经节可能参与或具有言语记忆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基底神经节损伤 记忆功能障碍 自由回忆 再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侧颞叶系统在知觉启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炯炯 翁旭初 +4 位作者 管林初 匡培梓 张懋植 孙伟建 于生元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1-766,共6页
以 1 1例内侧颞叶 (MTL)损伤病人为被试 ,探讨MTL与知觉启动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被试依次完成学习颜色词、快速词命名和再认任务。在实验 1的词命名中包括旧词、重组颜色词和新词 ,结果表明 ,MTL损伤病人没有表现出旧词的命名时间短于... 以 1 1例内侧颞叶 (MTL)损伤病人为被试 ,探讨MTL与知觉启动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被试依次完成学习颜色词、快速词命名和再认任务。在实验 1的词命名中包括旧词、重组颜色词和新词 ,结果表明 ,MTL损伤病人没有表现出旧词的命名时间短于重组颜色词的现象 ,颜色启动效应受损 ,其再认成绩也低于正常被试。但是当用新颜色词代替重组颜色词后 (实验 2 ) ,MTL损伤病人读旧词的时间明显短于新颜色词 ,颜色启动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但他们的再认成绩仍比对照组低。这表明 ,当任务要求被试加工项目与其特性之间的关系时 (词与颜色 ) ,MTL损伤对启动效应会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效应 记忆 联结捆绑 内侧颞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脑发育不全遗忘症患者的启动效应与右侧皮层的分离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常生 于生元 唐建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6-90,共5页
采用WMS-CR、WISC-CR和4项内隐记忆任务(偏好、自由联想、字根补笔和字辨认)观察一例右侧大脑发育不全患者和两组正常对照的知觉性启动效应和语义性启动效应。发现该患者智力发育迟滞、记忆功能严重障碍,但两种启动效... 采用WMS-CR、WISC-CR和4项内隐记忆任务(偏好、自由联想、字根补笔和字辨认)观察一例右侧大脑发育不全患者和两组正常对照的知觉性启动效应和语义性启动效应。发现该患者智力发育迟滞、记忆功能严重障碍,但两种启动效应正常。显示右侧大脑皮层发育不全不影响两种启动效应任务操作,启动效应与右侧大脑皮层分离。不支持Keane等人认为知觉性启动效应的神经学基础在大脑皮层的结论。结合先的研究结果认为知觉性启动效应可能与基底神经节有关,语义性启动效应可能与左侧大脑皮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脑 发育不全患者 右侧大脑皮层 启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和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志彬 王广义 于生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5-286,共2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与偏头痛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磊 于生元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281-282,共2页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是由ADCYAP1基因编码的,属于血管活性肠肽(VIP)-胰高血糖素-促胰液素家族。PACAP由ADCYAP1基因编码,形成一个包含175个氨基酸的前肽。经过剪切,PACAP...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是由ADCYAP1基因编码的,属于血管活性肠肽(VIP)-胰高血糖素-促胰液素家族。PACAP由ADCYAP1基因编码,形成一个包含175个氨基酸的前肽。经过剪切,PACAP表达为两种形式的蛋白,分别是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PACAP-27和由38个氨基酸组成的PACAP-38。最初,PACAP是Miyata等[1]人在1989年从羊下丘脑中发现的一种神经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血管活性肠肽 生物学效应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邵晨婧 李德生 +3 位作者 王子玉 郎森阳 于生元 王湘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363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迟发组134例,早发组56例与中青年组173例。对比分析3组病因、发作类型、脑电图表现...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363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迟发组134例,早发组56例与中青年组173例。对比分析3组病因、发作类型、脑电图表现、并发症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3组男性、年龄、起病年龄、病程、脑血管病、癫痫复杂部分发作、单纯部分发作及强直阵挛+复杂部分发作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中青年组比较,迟发组脑血管病及复杂部分发作类型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P<0.01)。迟发组最常见病因为脑血管病(18.7%)。3组最常见的发作类型均为强直阵挛发作。早发组强直阵挛+复杂部分发作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和迟发组(33.9%vs 26.0%和9.0%,P<0.01),中青年组强直阵挛+复杂部分发作率亦明显高于迟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vs 9.0%,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单一药物治疗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癫痫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为高血压、糖尿病等。3组脑电图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是迟发老年癫痫最常见的病因,最常见的发作类型是强直阵挛发作。老年癫痫患者伴发疾病以高血压为主,治疗以单一药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癫痫 强直阵挛性 高血压 脑电描记术 抗惊厥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微出血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慧颖 李春林 +2 位作者 于生元 刘宏斌 邱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特点与脑微出血(CMB)之间的关系,分析CMB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和第八医学中心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头颅磁共振检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85例,根据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特点与脑微出血(CMB)之间的关系,分析CMB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和第八医学中心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头颅磁共振检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85例,根据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CMB组(184例)和非CMB组(401例)。分析2组基线资料以及24 h动态血压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CMB的危险因素。结果CMB组患者年龄高于非CMB组[(82.34±8.46)岁vs(79.29±9.10)岁,P=0.000],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CMB组[(130.04±15.54)g/L vs(133.38±16.45)g/L,P=0.021];CMB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动脉压、24 h平均脉压差、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脉压差、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动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差、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升高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高于非CMB组,收缩压夜间下降率、舒张压夜间下降率显著低于非CM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夜间平均收缩压升高及服用抗栓药物是发生CM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高龄、夜间平均收缩压增高、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CMB相关,24 h血压变异性指标与老年CMB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压监测 便携式 磁共振成像 高血压 血红蛋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血管指数评分用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邸海 张荣举 +6 位作者 杜志华 刘新峰 曹向宇 苏慧 吕斌 于生元 王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前应用毛细血管指数(CIS)评估颅脑侧支循环的价值及其与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血管内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前完成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前应用毛细血管指数(CIS)评估颅脑侧支循环的价值及其与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血管内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前完成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并根据DSA进行的CIS评分分为充盈良好(fCIS)组28例和充盈不良(pCIS)组14例。根据术后1~3个月随访患者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25例和预后不良组1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种不同分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CIS与术后1~3个月mRS的相关性。结果pCIS组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fCIS组(71.4%vs 17.9%,P=0.001)。预后不良组发病至血运重建时间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353.5±131.0)min vs(232.4±79.7)min,P=0.002]。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CIS为术后1~3个月mRS评分的危险因素(OR=0.576,95%CI:0.459~0.723,P=0.000)。结论CIS作为一种侧支循环的评估办法,是影响血管内机械取栓患者1~3个月后临床改善的重要因素,且有预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 动脉闭塞性疾病 卒中 侧支循环 血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