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恒的爱——浅谈冰心之爱的哲学 被引量:2
1
作者 于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9-130,共2页
"爱的哲学"这个概念是30年代初黄英提出用以概括冰心早期创作的精神实质。早在20年代初期,批评家们就已经敏锐地抓住了冰心创作以爱救世的特质。以母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构成的"爱的哲学",约定俗成地成为对冰心... "爱的哲学"这个概念是30年代初黄英提出用以概括冰心早期创作的精神实质。早在20年代初期,批评家们就已经敏锐地抓住了冰心创作以爱救世的特质。以母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构成的"爱的哲学",约定俗成地成为对冰心早期创作基本主题的归纳。冰心的这种艺术风格,与"五四"时期风云激荡的社会环境、基督教对冰心"爱的哲学"的影响,以及泰戈尔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的哲学 母爱 儿童爱 自然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作品看个性——读解三毛
2
作者 于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0-91,共2页
三毛,原名陈平,一个用生命写作的台湾女作家。在她创作的文章里面,所涉及的一些内容都是以主观、个人的想法、个人的情感展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是一个真正的"自我",不在乎外界的压力,不在乎别人的诋毁流言,而只在乎的是那一... 三毛,原名陈平,一个用生命写作的台湾女作家。在她创作的文章里面,所涉及的一些内容都是以主观、个人的想法、个人的情感展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是一个真正的"自我",不在乎外界的压力,不在乎别人的诋毁流言,而只在乎的是那一份随心所欲的悠然自得。因为三毛是用生命去写作,其文学世界即是其自我生命存在的世界,读解三毛作品即是读解三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自由 自然 自我 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祥子》心理描写艺术
3
作者 于璟 《成才之路》 2008年第15期82-83,共2页
老舍是一位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小说家。"他并不是在作品中赤裸裸地写‘思想’,而是通过满足欣赏者的审美要求,用艺术魅力去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让他们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间受到影响"。《骆驼祥子》作为老舍现实主义的力作。
关键词 骆驼祥子 心理描写艺术 老舍 现实主义 人物心理 读者 艺术魅力 内心世界 作品 审美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气井测试管柱内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堵塞定量预测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志远 于璟 +6 位作者 孟文波 张崇 李军 孙宝江 王莉 滕学清 李宁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天然气水合物堵塞预测是进行水合物防治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目前针对深水气井测试实践作业中所采用的水合物生成热力学预测理论仅能初步判断测试管柱中水合物的生成位置。基于气、液两相接触关系及气、液相间传质传热特征,考虑天然气水... 天然气水合物堵塞预测是进行水合物防治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目前针对深水气井测试实践作业中所采用的水合物生成热力学预测理论仅能初步判断测试管柱中水合物的生成位置。基于气、液两相接触关系及气、液相间传质传热特征,考虑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沉积速率,建立了深水气井测试管柱内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堵塞定量预测模型,并以南海西部深水气井X井为例对测试管柱内水合物堵塞高风险区和沉积堵塞程度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深水气井测试管柱内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堵塞预测模型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满足测试作业工况要求;深水气井测试管柱内水合物堵塞多发生在最大过冷度附近;产出气体内存在自由水测试工况下,水合物堵塞发生的风险远高于无自由水工况,产气量减小将增大水合物堵塞风险区域;初始无自由水测试工况下,产气量增加将增大水合物堵塞风险;在测试初期较短时间内,水合物沉积对气体产出影响不大,当测试时间超过安全作业窗口,水合物堵塞风险剧增。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深水气井测试管柱内天然气水合物的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气井测试 天然气水合物 沉积堵塞 定量预测 南海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气井测试管柱内天然气水合物堵塞特征与防治新方法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志远 赵阳 +1 位作者 孙宝江 于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前对于深水气井测试过程中井筒管柱内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堵塞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因而存在着过度使用水合物抑制剂以及抑制剂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为此,针对多相流,在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水合物颗粒运移沉积动力学等方面开... 目前对于深水气井测试过程中井筒管柱内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堵塞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因而存在着过度使用水合物抑制剂以及抑制剂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为此,针对多相流,在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水合物颗粒运移沉积动力学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构建形成水合物堵塞的定量预测模型,预测水合物在管柱内何时何处形成堵塞并评估堵塞严重程度,确定易发生堵塞的高风险区。进而提出了基于拓展安全作业时间窗口的水合物堵塞防治新方法——依据安全作业时间窗口优选抑制剂浓度、优化抑制剂注入速率。研究结果表明:(1)井筒内所生成的水合物在管柱内壁上沉积附着,形成不断增厚的水合物层,造成管径变小,液膜处生成的水合物在管壁上沉积是造成管柱堵塞的主要原因;(2)随着水深增大或产气量降低,不发生水合物堵塞的安全作业时间窗口变窄,形成堵塞所需时间变短;(3)注入水合物抑制剂可以延缓堵塞的发生,拓宽安全作业时间窗口;(4)水合物防治新方法可显著降低所需水合物抑制剂用量和注入速率(在算例条件下可降低50%)。结论认为,新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过度使用水合物抑制剂的不足,可为深水气井测试中水合物的防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气井测试 天然气水合物 堵塞 防治方法 安全作业时间窗口 环雾流 抑制剂用量 注入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长度对天然气水合物藏降压开采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卓鲁斌 于璟 +1 位作者 张宏源 周翠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160,共8页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藏第二次试采结果表明,水平井降压开采水合物藏比直井具有更大的潜力,但对于究竟该采用多长水平段才能达到良好的开发效果目前尚不明确。为此,自行设计了一套开采模拟实验装置,首先采用物...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藏第二次试采结果表明,水平井降压开采水合物藏比直井具有更大的潜力,但对于究竟该采用多长水平段才能达到良好的开发效果目前尚不明确。为此,自行设计了一套开采模拟实验装置,首先采用物理实验手段研究了水平井长度对水合物藏降压开发气水生产动态、温度压力变化规律的影响,进而利用TOUGH+HYDRATE软件建立了等尺度数值模拟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合物饱和度和含气饱和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水和水合物共存的水合物藏,高压可动水在降压初期大量产出,同时地层压力快速下降,水合物大量分解,在降压开发后期由于没有稳定的热源供给,产气量呈现初期快速上升到达峰值后震荡式下降的趋势;②水平井可以有效增大泄水和泄气面积,因而水平井长度越长,产气量峰值和累计产气量越高且产气量峰值到达时间越短,但在无热源供应的情况下,产气量递减速度也越快;③水平井附近会形成明显的低水合物饱和度区,长水平井段有利于扩大水合物的分解区域,但水合物藏在降压开发后期仍然残存大量未分解水合物,需改变开发方式进一步促进水合物分解;④由于盖层传热和气水重力差的影响,降压开发容易形成次生气顶,因而水平井位置靠近水合物藏上部有利于降低分解气的超覆,进而提高分解气产量和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降压开发 水平井 物理实验 数值模拟 产能变化 水合物饱和度 含气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面数据的PDC钻头井下工况识别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畅畅 纪国栋 +3 位作者 武强 张宏源 于璟 项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共8页
PDC钻头井下工况识别是钻井施工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准确识别钻井过程PDC钻头磨损、黏滑振动等复杂工况,对于提高钻井效率、精准制定施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给定的钻压、转速、排量条件下,在全尺寸的硬砂岩岩心、软砂岩岩心和灰岩... PDC钻头井下工况识别是钻井施工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准确识别钻井过程PDC钻头磨损、黏滑振动等复杂工况,对于提高钻井效率、精准制定施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给定的钻压、转速、排量条件下,在全尺寸的硬砂岩岩心、软砂岩岩心和灰岩岩心中进行钻进试验,获取不同时间域下的PDC钻头在不同钻井参数、不同岩心中钻进时的扭矩、机械钻速、泵压以及钻头振动的变化特征。基于室内试验,建立了PDC钻头磨损、黏滑振动、泥包3类工况识别模型,开发了基于地面参数的PDC钻头井下工况识别软件,形成了PDC钻头井下工况随钻识别的技术方法,并在玛湖区块进行了现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地面数据的PDC钻头井下工况识别方法识别准确率为86%,能够较好地满足实钻过程中PDC钻头井下工况分类识别要求。研究结果对于现场科学制定施工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地面数据 井下工况 工况识别 参数优化 钻头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科技治理与启示
8
作者 孙文超 查永进 +1 位作者 房平亮 于璟 《石油科技论坛》 2022年第4期77-85,共9页
完善科技治理体系,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可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总结分析斯伦贝谢公司、华为公司、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世界一流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科技治理,其特点包括:坚守核心价值理念和文化引领,充分引导和释放知识型员工的能... 完善科技治理体系,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可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总结分析斯伦贝谢公司、华为公司、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世界一流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科技治理,其特点包括:坚守核心价值理念和文化引领,充分引导和释放知识型员工的能力;坚持开放式创新和包容式发展,将外部创新资源和内部研发能力结合,营造稳定、宽松、包容失败的创新生态与氛围;保障基础研究,实行科学的评价制度,激发科研人员成就感和创造力;规范项目流程管理,将项目按不同类型分类管理,组建跨部门团队以打通产品技术从研发到推广应用、迭代升级的全流程;重视人才培养与学习型组织建设,为员工提供多样化发展通道,建设企业级知识管理系统等。这些科技治理经验提供了有益启示,即强化基础研究的源头作用,研发植根于市场和用户需求,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体系,在开放中提升创新能力,打造知识驱动型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 科技治理 治理机制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