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土壤墒情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靖峰 王锐竹 +1 位作者 于澎湃 李争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3期10-15,32,共7页
为实现土壤墒情预测,文章以天津市蓟州区、静海区、宁河区、滨海新区的10个气象墒情自动监测站2018—2021年的3年数据为基础,对土壤墒情预测模型进行研究建立,并选取站点编号、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等19项影响因子训练Elman... 为实现土壤墒情预测,文章以天津市蓟州区、静海区、宁河区、滨海新区的10个气象墒情自动监测站2018—2021年的3年数据为基础,对土壤墒情预测模型进行研究建立,并选取站点编号、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等19项影响因子训练Elman神经网络,对土壤墒情进行短期(24 h)、中期(7 d)、长期(14 d)预测。结果显示,3个时期土壤墒情平均预测精度分别达到96.64%、90.60%、85.59%,表明Elman神经网络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的特点,训练出的土壤墒情预测模型准确度高,可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ELMAN神经网络 短期预测 中长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温度对水稻的影响及防御技术对策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于福安 杨庆文 +3 位作者 于澎湃 刘浩 刘文政 田猛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4期179-185,共7页
通过2008-2018年水稻生长期间温度、光照、降雨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分析,表明"前高、后低"的极端温度造成了2018年京津唐稻区水稻大幅度减产.探讨了京津唐稻区未来温度变化的可能性及影响,提出了选择感光性强水稻品种、建... 通过2008-2018年水稻生长期间温度、光照、降雨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分析,表明"前高、后低"的极端温度造成了2018年京津唐稻区水稻大幅度减产.探讨了京津唐稻区未来温度变化的可能性及影响,提出了选择感光性强水稻品种、建立适宜适时群体、调控最佳抽穗期、减少化肥用量、以水调温、以水防风的极端气候防御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温度 水稻 产量 防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稻津糯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顾红艳 于福安 +3 位作者 刘文政 徐建坡 于澎湃 田国顺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7期201-202,共2页
津糯3号是天津市原种场用津原47为母本,津糯1号为父本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表现高抗条纹叶枯病、稻瘟病,各项品质指标为一级粳糯米,适合京津唐稻区做一季稻栽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 津糯3号是天津市原种场用津原47为母本,津糯1号为父本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表现高抗条纹叶枯病、稻瘟病,各项品质指标为一级粳糯米,适合京津唐稻区做一季稻栽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稻 津糯3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于福安 杨庆文 +3 位作者 顾红艳 郑爱军 于澎湃 吴克岭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5期171-176,共6页
为了探讨温度、日照、降雨气象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我们于2008-2017年连续10年对5个水稻品种在同一试验地点、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进行了气象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气象三要素中降雨量在年度之间变化... 为了探讨温度、日照、降雨气象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我们于2008-2017年连续10年对5个水稻品种在同一试验地点、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进行了气象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气象三要素中降雨量在年度之间变化最大,与历年比较变幅-35.5%~41.2%。但降雨量比历年减少32.9%和增加41.2%的年份产量相当,2008年与2009年降雨量相当,但产量相差20.3%,年度间降雨量变化不是增产或减产的主要因素。2008年、2010年、2013年、2016年4~10月总日照时数分别比历年减少15.2%、18.2%、16.5%、20.3%;尤其是2008年6月下旬减少49.9%、2010年7月中旬减少79.7%、2013年6月减少38.8%、2016年7月中下旬减少39.8%、2017年下旬减少45.8%的极端寡照气候,分别导致了2008年分蘖不足、2010年成穗率降低、2013年分蘖不足及成穗率降低、2016年、2017年实粒数少;2015年9月份日照时数较历年减少25.6%,9月下旬较历年减少50.4%,导致产量、品质下降,部分品种穗颈瘟严重。由此说明,日照时数减少是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温度增加具有明显补偿日照不足的作用,2016年比历年日照时数减少20.3%,是10年日照时数最少年份,但在温度提高8.5%的作用下,2016年与10年日照时数位居第2位的2012年产量相当。研究还表明,天津地区6、7月份尤其是7月中下旬易发生极端寡照天气,应引起生产注意;同时,连续10年日照时数都没有达到历年水平,产量最高的2017年的日照时数较历年还少6.4%,因此,从日照的角度看天津地区水稻单产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水稻分蘖期至孕穗前极端寡照易造成水稻"有看头,没打头"的丰产假象,因此,生产上应加强气象预警和信息发布,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气象 日照时数 温度 降雨量 分蘖 成穗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主要穗部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澎湃 卢华雨 +2 位作者 谭燕 罗峰 孙守钧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6-6,8,共2页
以粒用高粱美引-20和忻粱52杂交所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利用主-多基因遗传分析对群体的籽粒脱水速率、单株产量、穗重进行遗传分析,以为适应机械化生产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籽粒成熟后脱水速率和单株产量遗传规律符合B1模型,... 以粒用高粱美引-20和忻粱52杂交所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利用主-多基因遗传分析对群体的籽粒脱水速率、单株产量、穗重进行遗传分析,以为适应机械化生产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籽粒成熟后脱水速率和单株产量遗传规律符合B1模型,即加性-显性-上位性混合遗传模型,遗传率分别为53.48%、66.18%;穗重遗传规律符合B2模型,即加性-显性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52.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遗传性状 穗部性状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覆膜插秧绿色栽培技术研究
6
作者 于澎湃 梁晨 +3 位作者 谢静 徐建坡 王妍卿 李志强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期85-86,共2页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具有除草、节水、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作用,同时降解膜能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对土壤和农作物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 水稻 降解膜 插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麦26、凌玉4号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减氮调比例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文政 赖立松 +1 位作者 于澎湃 叶洪林 《天津农林科技》 2016年第3期4-5,35,共3页
以金麦26小麦、凌玉4号玉米为试验品种,在氮肥用量递减、基追肥比例调整的情况下,研究氮肥在轮作体系内的适当用量、统筹分配对小麦玉米全年总产量及总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麦26/凌玉4号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适当减施25%氮肥用量,以较... 以金麦26小麦、凌玉4号玉米为试验品种,在氮肥用量递减、基追肥比例调整的情况下,研究氮肥在轮作体系内的适当用量、统筹分配对小麦玉米全年总产量及总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麦26/凌玉4号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适当减施25%氮肥用量,以较低的化肥成本率获得轮作的最高产量,单产分别为467.8 kg·(667 m^2)^(-1)、603.2 kg·(667 m^2)^(-1);同时也获得最高的总产值2 199.4元·(667 m^2)^(-1),实现减氮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麦26 凌玉4号 氮肥 递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富亿农12号 被引量:1
8
作者 赖立松 于澎湃 +1 位作者 崔翔 王权 《天津农林科技》 2015年第3期26-27,共2页
富亿农12号是由"石抗126"自然变异分离株经系统选育而成,表现高产、优质、多抗、省工易管理、生长稳健、吐絮肥畅、易采摘等特性。本文介绍了富亿农12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病虫害防治及栽培管理要点等。
关键词 转基因 抗虫棉 中熟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逆水稻种质资源津原E28绿色生产技术
9
作者 谢静 卢东琪 +3 位作者 张鑫 梁晨 王妍卿 于澎湃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2期83-84,107,共3页
选用优质抗逆水稻品种津原E28进行试验,分析其抗逆性、稳产、高质的特性,结果表明,津原E28抗虫、抗病,品质优,稳产的同时食味品质亦佳,综合表现突出。
关键词 优质 抗逆 农艺性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林下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栽培技术
10
作者 刘玉华 刘文政 +5 位作者 刘强 吴静 刘春林 于澎湃 苏建功 李志强 《天津农林科技》 2021年第5期35-36,38,共3页
本文根据天津市林下经济发展趋势,提出林下复种冬小麦-夏玉米栽培技术,为林下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下 冬小麦 夏玉米 复种模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东亚飞蝗蝗区现状与改治措施探讨
11
作者 刘文政 郭云峰 +3 位作者 刘玉华 于澎湃 苏建功 李翔 《天津农林科技》 2021年第2期36-39,共4页
本文根据前人对东亚飞蝗在中国发生动态、结构与转化的研究,通过整理东亚飞蝗在天津地区的发生规律、蝗区演变,提出天津市东亚飞蝗当前改治并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东亚飞蝗 现状 改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