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高校食品专业就业实习基地建设路径探研
1
作者 于潇淳 孙丽娟 +1 位作者 尹显婷 丁国良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2期71-73,共3页
就业实习基地是应用型高校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针对目前就业实践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完善评估反馈机制、提升企业积极性以及深化校企合作等措施,探索就业实习基地建设路径与... 就业实习基地是应用型高校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针对目前就业实践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完善评估反馈机制、提升企业积极性以及深化校企合作等措施,探索就业实习基地建设路径与方法。校企的深度合作对于完善实践教学育人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培养综合素质高以及适应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食品专业 实习基地 就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果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鹏 于潇淳 +1 位作者 周家鹏 李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以菠萝果渣为原料,采用碱处理法提取菠萝不溶性膳食纤维(PIDF)。以PIDF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探究PIDF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6∶1(mL/g)、NaOH体积分数6%、提取温度40... 以菠萝果渣为原料,采用碱处理法提取菠萝不溶性膳食纤维(PIDF)。以PIDF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探究PIDF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6∶1(mL/g)、NaOH体积分数6%、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75 min,在此条件下PIDF得率为48.81%;PIDF具有疏松的孔洞结构,其持水性、持油性和膨胀性分别为(5.16±0.21)g/g、(3.86±0.11)g/g和(5.49±0.09)mL/g,表明PIDF具有较好的结构及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不溶性膳食纤维 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食品专业双创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雪 刘鹏 +4 位作者 于潇淳 王善红 崔艳艳 夏光辉 李明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6期86-88,共3页
本研究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地方院校办学定位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教育目标,强化深度融合“双创”教育模式,构建食品专业“精准培养机制”。从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培育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以此适... 本研究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地方院校办学定位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教育目标,强化深度融合“双创”教育模式,构建食品专业“精准培养机制”。从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培育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以此适应学校转型发展,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地方院校食品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食品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强国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国良 崔立军 +1 位作者 陈素娟 于潇淳 《当代农机》 2024年第1期68-69,共2页
介绍了应用型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必要性,探讨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制造强国 机械电子工程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黑木耳山楂果肉饮料的研制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史春萍 于潇淳 +2 位作者 张月 李卉嫄 林梦涵 《山西农经》 2019年第23期89-90,共2页
为研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果肉饮料,以黑木耳和山楂为主要原料,应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果肉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黑木耳25%、山楂20%、蔗糖3.5%、单甘脂0.12%、蔗糖酯0.12%、CMC-Na0.06%。制备的新型果肉饮料呈棕红色,口感适中... 为研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果肉饮料,以黑木耳和山楂为主要原料,应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果肉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黑木耳25%、山楂20%、蔗糖3.5%、单甘脂0.12%、蔗糖酯0.12%、CMC-Na0.06%。制备的新型果肉饮料呈棕红色,口感适中,稳定性良好,具有一定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山楂 果肉饮料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创融合”课程改革路径研究——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
6
作者 张志慧 吴佳阳 +3 位作者 夏光辉 刘鹏 李明 于潇淳 《食品工程》 2024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专创融合”课程建设是高校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关乎国家的发展战略。但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只有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才能实现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以通化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创融合”课程建设是高校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关乎国家的发展战略。但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只有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才能实现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以通化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当前在“专创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培养、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改革及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等方面给出建议,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创融合”提供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创融合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生物降酸机制及发酵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潇淳 徐晶 +3 位作者 李明 陈雪 李淑英 徐永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32,共5页
有机酸的种类与含量是影响葡萄酒风味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是评价葡萄酒的重要指标。该文针对酿酒葡萄原料高酸度的问题,综述了生物降酸途径及其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葡萄酒生物降酸主要依赖苹果酸-乳酸发酵途径及苹果酸-酒精发酵途径。... 有机酸的种类与含量是影响葡萄酒风味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是评价葡萄酒的重要指标。该文针对酿酒葡萄原料高酸度的问题,综述了生物降酸途径及其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葡萄酒生物降酸主要依赖苹果酸-乳酸发酵途径及苹果酸-酒精发酵途径。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可以依靠苹果酸-乳酸途径发挥降酸作用,但易受到pH、乙醇、SO_(2)等环境因素影响。非酿酒酵母主要通过苹果酸-酒精途径进行降酸发酵,但在此过程中会对酿酒酵母及葡萄酒风味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分析不同降酸途径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可采用增强酒酒球菌抗逆活性、优化非酿酒酵母混菌发酵工艺等方法提升葡萄酒降酸发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酸 葡萄酒 苹果酸-乳酸发酵 苹果酸-酒精发酵 发酵策略 混菌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 被引量:3
8
作者 于潇淳 邵信儒 +1 位作者 孙海涛 王明爽 《艺术科技》 2018年第8期29-29,31,共2页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培养的策略,以期为地方应用型大学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工科 实践教学 策略 应用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冻结方式对海鲈鱼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赵茜 盖雨欣 +8 位作者 孙海涛 单雨时 梁菊芳 陆爱梅 李浩添 李明 邵信儒 于潇淳 刘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20-226,共7页
采用空气冻结、超低温冻结、复配载冷剂冻结(含20%乙醇(体积分数,下同)、20%丙二醇、5 g/100 mL海藻糖的水溶液)和乙醇冻结处理海鲈鱼,考察不同冷冻方式对海鲈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载冷剂冻结、乙醇冻结组冻结速率分别为8.20 cm/... 采用空气冻结、超低温冻结、复配载冷剂冻结(含20%乙醇(体积分数,下同)、20%丙二醇、5 g/100 mL海藻糖的水溶液)和乙醇冻结处理海鲈鱼,考察不同冷冻方式对海鲈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载冷剂冻结、乙醇冻结组冻结速率分别为8.20 cm/h和6.25 cm/h,分别是空气冻结速率的32.80倍和25.00倍。观察鱼肉的微观结构可知,经液体冷冻后肌肉组织间形成的冰晶较小,肌纤维间排列紧密。复配载冷剂冻结更有利于保持鱼肉的持水力,能减缓不易流动水的迁移,对保持鱼片的新鲜度、质构特性及蛋白热稳定性具有显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以含20%乙醇、20%丙二醇、5 g/100 mL海藻糖的水溶液作为复配载冷剂的冻结方式可有效减缓海鲈鱼冷冻品质的劣化,本研究可为提升冷冻水产品的冻藏品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鲈鱼 冻结方式 复配载冷剂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