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岩体在剪切和摩擦试验中的视电阻率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峰 陈大元 +5 位作者 曹其平 于淑筠 许东俊 陈从新 余毓良 盛建豪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7-223,共7页
在贵州省贵定县石灰石露天矿区,对倾斜的3条典型软弱夹层面C_3~1/C_3~1,C_3~1/C_2~2,C_2~2/C_2~1,用水利水电岩石力学试验规程,选择楔形体试验方案第二方案,进行了岩体原位剪切、摩擦试验.同时测量了夹层的视电阻率变化和穿过夹层的声... 在贵州省贵定县石灰石露天矿区,对倾斜的3条典型软弱夹层面C_3~1/C_3~1,C_3~1/C_2~2,C_2~2/C_2~1,用水利水电岩石力学试验规程,选择楔形体试验方案第二方案,进行了岩体原位剪切、摩擦试验.同时测量了夹层的视电阻率变化和穿过夹层的声波速率的变化.8块试体,27测道,38轮回视电阻率资料,显示出电阻率变化有较明显的特征:1.剪切、摩擦阶段,视电阻率在屈服极限点后开始加速变化,到破坏极限点附近,出现最大的变化速率和变化幅度(不变化的测道除外);2.同一块试体,各测道电阻率变化不同,与测道位置有关,存在“敏感”部位;3.剪切前预加正应力段,电阻率普遍下降,少数不变;4.试体卸去剪应力后,电阻率不能完全恢复,个别测道电阻率变化有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体 剪切 摩擦 视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介质的物理参数判断其含油性的实验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淑筠 曹其平 赵鸿儒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717-722,736,共7页
本文以大理岩、木材、原油、黄蜡为材料,制作了三种不同的模型。在介质裂隙、孔隙中充油或将油均匀地混合在介质中构成三种含油模式。在实验室内使用超声模拟方法作了介质含油量与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以及与介质电阻率之间的关系的... 本文以大理岩、木材、原油、黄蜡为材料,制作了三种不同的模型。在介质裂隙、孔隙中充油或将油均匀地混合在介质中构成三种含油模式。在实验室内使用超声模拟方法作了介质含油量与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以及与介质电阻率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实验结果说明,当介质含油时,随着介质含油量的增加,震波的振幅逐渐减小,介质的电阻率值则逐渐增大,P波、S波的速度呈现下降趋势,震波的功率谱和振幅谱的主频f_0分裂成f_1、f_2两个主频,其中反映介质含油情况的主频f_1对应的振幅值和功率值逐渐增大。上述物理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含油介质的性质及含油方式无关,只依赖于介质的含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模拟 地震波运动学特征 地震波动力学特征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