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促进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1
作者 于法鸣 《中国就业》 2005年第7期6-8,共3页
曾庆红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就是要把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着力点"认真落到实处,即: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这四... 曾庆红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就是要把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着力点"认真落到实处,即: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这四个方面,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焦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积极扩大就业,位于四个着力点之首,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岗失业人员 再就业问题 国有企业 就业困难 再就业工作 社会主义 政策体系 失地农民 落到实处 社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探索促进就业长效机制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作者 于法鸣 《中国就业》 2005年第12期4-7,共4页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就业是民...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在"十一五"期间,要着手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解决好当前突出的再就业矛盾的同时,解决好就业问题,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积极探索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机制 就业矛盾 积极探索 扩大就业 就业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劳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劳动力市场 再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机会 提高能力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摘要)
3
作者 于法鸣 《中国就业》 2004年第6期13-14,共2页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就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种快速的农村就业扩张,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实现的:第一,农村长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农村劳动者有了自主有效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的机会;第二,乡镇企...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就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种快速的农村就业扩张,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实现的:第一,农村长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农村劳动者有了自主有效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的机会;第二,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农村非农就业有了惊人的增长;第三,城市经济的快速成长使农村劳动力加快,陕了向城市的转移。我部以往的一项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农民工 城市经济 联产承包责任制 生产经营模式 乡镇企业 农村就业 非农就业 就业扩张 劳动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与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法鸣 郭悦 《经济研究参考》 2000年第54期20-27,共8页
关键词 中国 就业 劳动力 产业政策 人力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劳动关系处理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于法鸣 郭悦 《经济研究参考》 2001年第51期42-44,共3页
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而普遍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职工的劳动关系问题,即如何转变职工的身份问题。这个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在宏观层次上... 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而普遍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职工的劳动关系问题,即如何转变职工的身份问题。这个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在宏观层次上对此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供制定有关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体制改革 职工 劳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之本 和谐之基
6
作者 于法鸣 《中国就业》 2005年第6期4-4,28,共2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实现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因此,充分认识就业工作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实现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因此,充分认识就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对进一步做好就业服务,加快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此,本期特发表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司长于法鸣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写的这篇文章,与读者共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社会主义 就业服务 和谐 基本前提 重要内容 社会生活 精神需要 马克思主义 充分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创业激情 开发创业潜力 努力扩大就业
7
作者 于法鸣 《中国就业》 2004年第12期7-7,共1页
中国政府实施的积极就业政策,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鼓励、支持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道路,并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市场开发、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扶持和服务。2003年,劳动保... 中国政府实施的积极就业政策,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鼓励、支持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道路,并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市场开发、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扶持和服务。2003年,劳动保障部依托北京、天津、上海等11个城市,建设国家创业示范基地,探索将创业培训与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税费减免、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扶持创业的工作机制。随后,这项工作又在全国100个城市全面推开。几年来,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共组织了80多万人参加创业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持创业 创业培训 示范基地 小额贷款 积极就业政策 工作机制 税费减免 自谋职业 劳动保障 下岗失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生民立命
8
作者 于法鸣 《中国就业》 2018年第1期14-17,共4页
2011年初,我从工作十年的就业行政管理岗位调离;2016年初,我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虽然我已经退出了工作岗位,但我当就业司司长这些年的经历,令人终生难忘。其中有一件最得意之作,就是在前面几位司长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在我任内完... 2011年初,我从工作十年的就业行政管理岗位调离;2016年初,我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虽然我已经退出了工作岗位,但我当就业司司长这些年的经历,令人终生难忘。其中有一件最得意之作,就是在前面几位司长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在我任内完成了就业的立法工作,《就业促进法》的出台,使中国就业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这里,我就把在就业促进法起草中的一些理解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促进法》 行政管理岗位 退休手续 工作岗位 立法工作 中国就业 法制化 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9
作者 于法鸣 《中国就业》 2009年第1期15-16,共2页
一、三十年的工作历程 三十年来,在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我们迈出了四大步: 一是从1979到1985年。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改革统包统配就业制度。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 一、三十年的工作历程 三十年来,在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我们迈出了四大步: 一是从1979到1985年。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改革统包统配就业制度。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扩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就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 扩大就业 经济体制改革 “三结合” 就业制度 劳动部门 就业方针 自谋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就业改革发展30年
10
作者 于法鸣 《中国就业》 2008年第11期7-8,共2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就业制度经历了由计划管理向市场调节配置新旧体制的重大改革,积极的就业政策日趋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得到较好地发挥,对于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就业制度经历了由计划管理向市场调节配置新旧体制的重大改革,积极的就业政策日趋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得到较好地发挥,对于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维护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改革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市场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 市场调节 计划管理 就业制度 就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