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淋去除气溶胶的模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于汇宇 谷海峰 +2 位作者 孙中宁 周艳民 陈君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5-822,共8页
针对当前的安全壳喷淋系统去除气溶胶的计算模型对于未喷淋区的处理及液滴运动计算过于简化的问题,本文开展了喷淋去除气溶胶的模型及实验研究。通过将液滴运动模型与夹带气流模型进行耦合以获取喷淋液滴的分布及夹带气流速度,然后将二... 针对当前的安全壳喷淋系统去除气溶胶的计算模型对于未喷淋区的处理及液滴运动计算过于简化的问题,本文开展了喷淋去除气溶胶的模型及实验研究。通过将液滴运动模型与夹带气流模型进行耦合以获取喷淋液滴的分布及夹带气流速度,然后将二者与单液滴去除气溶胶效率模型结合建立了喷淋去除气溶胶计算模型,实现对喷淋区及未喷淋区内气溶胶浓度的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喷淋条件下气溶胶的浓度变化,模型对气溶胶质量浓度的计算误差小于5%;夹带气流的搅混作用使喷淋区与未喷淋区内气溶胶的浓度趋于一致,喷嘴附近的气溶胶具有更高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喷淋 安全壳 液滴 模型 核电厂 严重事故 气溶胶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后聚并对亚微米气溶胶重力沉降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君岩 高璞珍 +1 位作者 谷海峰 于汇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19-1727,共9页
为了探究聚并效应在重力沉降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建立适用于热态环境下亚微米气溶胶的综合沉降模型。依据颗粒聚并和重力沉降理论,采用离散分区法求解粒子群平衡方程,并对聚并效应在重力沉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 为了探究聚并效应在重力沉降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建立适用于热态环境下亚微米气溶胶的综合沉降模型。依据颗粒聚并和重力沉降理论,采用离散分区法求解粒子群平衡方程,并对聚并效应在重力沉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聚并对亚微米气溶胶重力沉降的增幅比率逐渐降低;温度升高会加速亚微米气溶胶之间的聚并效应,压力增加会抑制亚微米气溶胶之间的聚并效应,但是加速和抑制的效果并不显著。亚微米气溶胶聚并过程中,布朗聚并占据主导地位。气溶胶密度越高,聚并效应对其沉降过程的加速作用就越小。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严重事故后,聚并机制对气溶胶重力沉降的加速作用在工程计算中应给予重视,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事故 粒子群平衡方程 离散分区法 亚微米气溶胶 聚并效应 重力沉降 质量去除率 颗粒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泡过滤多分散气溶胶特性的矩估计分析
3
作者 李应治 马钎朝 +3 位作者 于汇宇 周艳民 谷海峰 孙中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73-1779,共7页
池式鼓泡过滤是核电站严重事故场景以及缓解措施中一种典型的放射性气溶胶滞留过程,评估气溶胶在该条件下的去除特性对事故后期的源项评估和制定相应的缓解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鼓泡过滤多分散气溶胶这一背景,本文假设气溶胶的尺度分... 池式鼓泡过滤是核电站严重事故场景以及缓解措施中一种典型的放射性气溶胶滞留过程,评估气溶胶在该条件下的去除特性对事故后期的源项评估和制定相应的缓解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鼓泡过滤多分散气溶胶这一背景,本文假设气溶胶的尺度分布满足对数正态分布,考虑布朗扩散、重力沉降以及惯性碰撞3种机制对气溶胶在气泡内沉降的影响,利用矩方法得到了气溶胶尺度分布的3个分布参数(N、d pg、σg)与其初始值、气泡上升高度以及沉降系数之间的解析关系。通过与精确解对比,对数正态矩方法推导的解析解表现出良好的预测精度。本文得到的解析解可在不需要气溶胶尺度分布具体信息而仅需要一些初始分布参数的情况下对气溶胶的去除特性进行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解 对数正态分布 矩方法 鼓泡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冷凝速率下亚微米气溶胶自然沉积实验研究
4
作者 陈君岩 高璞珍 +5 位作者 谷海峰 于明锐 李精精 周艳民 于汇宇 鄂鑫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29-2137,共9页
为了研究小型反应堆在事故后亚微米气溶胶自然沉积行为,自主搭建了实验平台并开展了小冷凝速率下的相关实验。研究中发现蒸汽份额的提升对气溶胶基础的重力沉降过程存在促进作用,压力提升存在抑制作用;泳动去除机制的贡献占比随着蒸汽... 为了研究小型反应堆在事故后亚微米气溶胶自然沉积行为,自主搭建了实验平台并开展了小冷凝速率下的相关实验。研究中发现蒸汽份额的提升对气溶胶基础的重力沉降过程存在促进作用,压力提升存在抑制作用;泳动去除机制的贡献占比随着蒸汽冷凝速率的提升而增加;冷凝速率较小时,热泳沉积机制在泳动去除机制中的占比可忽略不计;扩散泳S/W模型的适用性提高至385 K,当蒸汽密度和压力再增加时,实验所得亚微米气溶胶的扩散泳沉降速率高于S/W模型预测结果,根据蒸汽冷凝相关理论提出了修正系数。吸湿性气溶胶更容易在蒸汽冷凝条件下被扩散蒸汽夹带去除,3种扩散泳计算模型均无法准确预测吸湿性气溶胶的沉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化反应堆 小蒸汽冷凝速率 自然沉积 亚微米气溶胶 吸湿性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