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于水利 《城镇供水》 2011年第4期7-9,共3页
分析了饮用水水源水质随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变化,讨论了基于水源水质变化而创新和发展起来的各种饮用水处理技术与工艺。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饮用水水源水质特点,剖析了应用比较广泛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 分析了饮用水水源水质随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变化,讨论了基于水源水质变化而创新和发展起来的各种饮用水处理技术与工艺。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饮用水水源水质特点,剖析了应用比较广泛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以替代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保证饮用水安全、健康、可口的当代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水源水质 新兴污染物 纳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滤膜分离的饮用水处理新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水利 《水工业市场》 2012年第7期24-26,共3页
一、饮用水水源水质特征及其变化饮用水水源水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为了保证饮用水水质安全,相应的,饮用水处理技术也必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相... 一、饮用水水源水质特征及其变化饮用水水源水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为了保证饮用水水质安全,相应的,饮用水处理技术也必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的20世纪初及之前,饮用水水源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胶体以及病原微生物、病毒等,特别是在该时期由于人口相对较少,人类的需水量不大,大部分饮用水水源采用地下水,所以该时期威胁饮用水安全的主要污染物是病原微生物和病毒,即生物安全性。到了近代,由于社会、经济、工业,特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人工合成化学品的问世及使用,导致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恶化(现代先进的水质检测技术可以分析出绝大部分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主要污染物 饮用水水源 病原微生物 纳滤膜分离 水源水质 水处理新技术 饮用水安全 生物活性炭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聚合物对生物除磷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亚男 于水利 +2 位作者 赵冰洁 郭思远 芮道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3-625,共3页
为考察3种不同碳源(乙酸钠、葡萄糖、脱脂乳和葡萄糖混合物)SBR生物除磷系统的除磷效果,用结合扫描电镜(SEM)的能谱(EDS)分析了胞外聚合物(EPS)的磷含量,并测定了污泥PHA(poly-β-hydroxyalkanoate)及磷含量.结果表明,PHA在厌氧结束时... 为考察3种不同碳源(乙酸钠、葡萄糖、脱脂乳和葡萄糖混合物)SBR生物除磷系统的除磷效果,用结合扫描电镜(SEM)的能谱(EDS)分析了胞外聚合物(EPS)的磷含量,并测定了污泥PHA(poly-β-hydroxyalkanoate)及磷含量.结果表明,PHA在厌氧结束时的量并不是后续好氧阶段吸磷效果好坏的决定性指标,EPS的生物吸附对磷也有一定程度的去除,并且这种生物吸附使葡萄糖碳源系统除磷效果好于其他两个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胞外聚合物 能谱 生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纳米Al_2O_3共混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3
4
作者 蔡报祥 于水利 卢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9-882,共4页
为提高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亲水性,增强其在水处理中的抗污染能力,以无机纳米氧化铝粒子作为共混剂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采用相转化法流延工艺制得共混超滤膜.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氧化铝粒子在膜中的分布;用扫描电镜对膜表面、断面孔... 为提高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亲水性,增强其在水处理中的抗污染能力,以无机纳米氧化铝粒子作为共混剂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采用相转化法流延工艺制得共混超滤膜.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氧化铝粒子在膜中的分布;用扫描电镜对膜表面、断面孔结构及孔径进行观测.改性前后超滤膜的测试结果表明,纳米A l2O3的加入改善了PVDF超滤膜的强度、通量、亲水性和抗污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纳米AL2O3 共混 超滤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抗污染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芦艳 于水利 孟丽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4-69,共6页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水通量和抗污染性能,以无机纳米氧化铝粒子作为添加剂与PVDF共混,采用相转换法流延成膜.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得膜与水的接触角用以表征膜的亲水性的变化;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膜的表面孔分布...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水通量和抗污染性能,以无机纳米氧化铝粒子作为添加剂与PVDF共混,采用相转换法流延成膜.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得膜与水的接触角用以表征膜的亲水性的变化;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膜的表面孔分布和断面孔的结构及纳米颗粒在膜中的分散情况;采用万能电子试验机(W-56)强度测定仪测定膜的机械性能;利用杯试超滤装置对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进行研究,并对污染膜上的污染物进行了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纳米Al2O3的加入量(质量百分比)为2%时,改性膜具有较好的水通量、强度和抗污染性能;纳米Al2O3的加入没有改变膜的微观结构.改性膜在保持PVDF有机膜原有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改善PVDF膜的表面亲水性而使其通量和抗污染性能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纳米Al_2O_3 改性膜 超滤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析降低含聚污水矿化度的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荆国林 于水利 +2 位作者 韩强 赵方波 刘波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3,121,共3页
针对油田聚合物驱油排放污水增多的问题,考察了应用电渗析技术处理油田含聚污水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三室电渗析槽降低含聚污水矿化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用降矿化度后的淡水配制1g/L的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比清水所配的高11.9mPa·s;采... 针对油田聚合物驱油排放污水增多的问题,考察了应用电渗析技术处理油田含聚污水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三室电渗析槽降低含聚污水矿化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用降矿化度后的淡水配制1g/L的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比清水所配的高11.9mPa·s;采用微型电渗析方法降低油田含聚污水矿化度的适宜操作电压为17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 聚合物驱 离子交换膜 含聚污水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PCR-DGGE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亚男 夏圣骥 于水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9-593,共5页
实验考察了不同碳源强化生物聚磷系统(EBPR)中的聚磷菌群,对3个不同碳源(1号实际生活污水、2号葡萄糖和3号乙酸钠)的序批式反应器(SBR)强化生物聚磷系统聚磷菌的16S rDNA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进行了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 实验考察了不同碳源强化生物聚磷系统(EBPR)中的聚磷菌群,对3个不同碳源(1号实际生活污水、2号葡萄糖和3号乙酸钠)的序批式反应器(SBR)强化生物聚磷系统聚磷菌的16S rDNA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进行了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表明,以生活污水为碳源的1号反应器具有数量最多的优势种群,而以葡萄糖和乙酸钠为碳源的2号、3号反应器的生物多样性较少.3个反应系统的微生物种群各有异同.具有除磷作用的未被培养细菌(条带3、4,AF527584、AF502204)为3个反应器所共有的生物量较多的优势种群,且其在以生活污水为碳源的1号反应系统中相对生物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碳源 PCR—DGGE 聚磷菌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O_3-BAC饮用水处理过程细菌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葛英亮 于水利 +2 位作者 时文歆 杨帆 漆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23-228,共6页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水处理工艺过程各单元出水中细菌多样性及丰度进行研究,测序获得196 809条16S r DNA基因序列,归类为38个门,522个属。各样品中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处理单元出水中细菌群落...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水处理工艺过程各单元出水中细菌多样性及丰度进行研究,测序获得196 809条16S r DNA基因序列,归类为38个门,522个属。各样品中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处理单元出水中细菌群落具有高度多样性,预臭氧和臭氧氧化处理对水体中细菌多样性及丰度的影响最大,可杀灭一部分属的细菌,可合理控制臭氧浓度杀灭部分耐氯菌;絮凝沉淀和沙滤单元处理对水体中细菌多样性具有恢复效果,使水体中细菌种属进一步增多;在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后,细菌多样性增加,丰度分布更为均匀,对后期消毒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 Seq高通量测序 臭氧-生物活性炭 饮用水处理 细菌多样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析处理含聚合物污水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荆国林 于水利 韩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49-51,共3页
首次用电渗析对油田含聚合物污水进行脱盐处理 .研究了电压和流量对离子去除率的影响 :电压升高 ,去除率增大 ;流量增大 ,去除率减小 .研究了电压和流量对能耗的影响 :流量对能耗的影响很小 ,电压越高 ,能耗越大 .用降矿化度后的淡水配... 首次用电渗析对油田含聚合物污水进行脱盐处理 .研究了电压和流量对离子去除率的影响 :电压升高 ,去除率增大 ;流量增大 ,去除率减小 .研究了电压和流量对能耗的影响 :流量对能耗的影响很小 ,电压越高 ,能耗越大 .用降矿化度后的淡水配制的 1 0 0 0 mg/L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比用清水配制的高 1 1 .9m Pa· s,抗剪切性能也优于清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 ,因此完全可以代替清水进行聚合物驱油 .该技术能减少含聚污水外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技术 含聚合物污水 污水处理技术 油田 离子交换膜 矿化度 聚合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0-H_2O_2法深度处理草类制浆造纸中段废水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汝鹏 于水利 曲莹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0-33,共4页
采用Fe0-H2O2法对制浆造纸中段废水二级处理后的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考察了pH值、Fe/C比、H2O2投加量和载气等不同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为3.0、Fe/C(体积比)为2、H2O2投加量为50 mg/L的条件下对污染物去除有利,温度能够加快反应速... 采用Fe0-H2O2法对制浆造纸中段废水二级处理后的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考察了pH值、Fe/C比、H2O2投加量和载气等不同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为3.0、Fe/C(体积比)为2、H2O2投加量为50 mg/L的条件下对污染物去除有利,温度能够加快反应速度;载气不仅能够提高反应效率,且节省H2O2用量。Fe0-H2O2工艺对中段废水的色度去除率超过98%、对CODCr的去除率在77%以上,紫外吸收光谱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去除或降解氯化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类制浆造纸 中段废水 深度处理 微电解 芬顿 零价铁 氯化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膜净水过程中的膜污染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聪 于水利 +2 位作者 时文歆 衣雪松 金丽梅 《净水技术》 CAS 2011年第5期142-146,共5页
近年来,低压膜(LPM)技术在饮用水处理和废水回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膜污染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增加运行和维护费用,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膜前预处理技术与低压膜组合工艺已被广泛用在减轻膜污染、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和膜通量等方面... 近年来,低压膜(LPM)技术在饮用水处理和废水回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膜污染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增加运行和维护费用,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膜前预处理技术与低压膜组合工艺已被广泛用在减轻膜污染、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和膜通量等方面。膜前预处理技术可以改变水中分子与颗粒物的尺寸,影响污染物之间和污染物与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抑制不良微生物的生长或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从而影响膜过滤性能。此外,采用适当的操作方式(如运行方式,反冲洗,曝气)也可以有效地减轻膜污染。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各种预处理技术和操作条件在控制低压膜污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缓解膜污染方面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膜 预处理 操作方式 膜污染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其基质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硕 时文歆 +1 位作者 于水利 衣雪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5,共5页
针对目前关于低温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基质降解动力学的研究较少的现状,利用乙酸钠为基质,在10℃低温条件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结果表明,经过25 d的培养,表面光滑、结构紧密的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表现出良好的沉降性能和较高的生... 针对目前关于低温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基质降解动力学的研究较少的现状,利用乙酸钠为基质,在10℃低温条件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结果表明,经过25 d的培养,表面光滑、结构紧密的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表现出良好的沉降性能和较高的生物量.培养成熟的低温好氧颗粒污泥对污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能,COD、NH4+-N、PO43--P去除率分别达84.5%、91.1%和94.1%,较好地实现了碳氮磷的低温高效同步去除.低温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类的质量分数明显升高,单位MLSS达10.61 mg/g,蛋白质类与多糖类的比值(m(PN)/m(PS))为1.57,说明较高质量浓度的蛋白质类是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重要因素.好氧颗粒污泥较高质量浓度的EPS、较多的传质通道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对水中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基质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相应的最大表观降解速率k和表观半速率常数Ks分别为5.49 d-1和4 760 mg/L,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基质降解速率主要受液相和颗粒之间的传质效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好氧颗粒污泥 降解动力学 胞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采出水电渗析脱盐预处理的超滤实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镇祥华 于水利 +3 位作者 王北福 郑海枫 班辉 苗宝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4-137,共4页
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10^4的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组件,对大庆油田采出水电渗析脱盐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超滤适宜的膜面流速是3.0~3.5m/s,跨膜压差0.30~0.35MPa,工作温度35~40℃。超滤能降低浊度达95%,对油及... 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10^4的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组件,对大庆油田采出水电渗析脱盐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超滤适宜的膜面流速是3.0~3.5m/s,跨膜压差0.30~0.35MPa,工作温度35~40℃。超滤能降低浊度达95%,对油及悬浮物的去除率超过90%。超滤能满足电渗析预处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超滤 电渗析 预处理 操作条件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水果蔬菜废弃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付胜涛 于水利 《中国沼气》 2005年第4期18-21,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水果蔬菜废弃物的一些研究情况以及处理这些废弃物的厌氧反应器的应用情况,指出厌氧消化工艺是处理蔬菜和水果废弃物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工艺。
关键词 蔬菜水果废弃物 厌氧消化 厌氧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解析O_3-BAC水处理技术生产饮用水中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葛英亮 于水利 +2 位作者 时文歆 殷祺 翁伟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7,共6页
采用切向流超滤技术(TFF)大量富集浓缩饮用水,提取其基因组DNA,扩增16SrDNA片段的V4+V5区,共获得45 093条序列,序列平均长度395.65bp,经高通量测序和物种注释、评估、组成分析、β-多样性分析、物种差异分析、RDA分析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 采用切向流超滤技术(TFF)大量富集浓缩饮用水,提取其基因组DNA,扩增16SrDNA片段的V4+V5区,共获得45 093条序列,序列平均长度395.65bp,经高通量测序和物种注释、评估、组成分析、β-多样性分析、物种差异分析、RDA分析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饮用水中细菌多样性组成及丰度信息。结果发现,饮用水中可能含有的细菌多样性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对其影响最大的水质指标为浊度和余氯,经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获得基因信息的细菌可能存在无活性或者处于VBNC状态的可能,难以采用纯培养方式培养,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可作为饮用水细菌分析的前置技术加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LUMINA MiSeq O_3-BAC 饮用水 细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艺设备基础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玉霖 高乃云 于水利 《高等建筑教育》 2012年第1期59-61,共3页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完善。文章从教学思想、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完善。文章从教学思想、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课程的改革措施与尝试,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艺设备基础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P在水处理人工湿地类型优化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旭 于水利 郭轶松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8年第1期66-69,共4页
人工湿地有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3种类型,各自有优缺点。为了综合衡量各种不同湿地在水处理中优缺点,确定最优处理湿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行性3个方面对这3种类型湿地... 人工湿地有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3种类型,各自有优缺点。为了综合衡量各种不同湿地在水处理中优缺点,确定最优处理湿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行性3个方面对这3种类型湿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最优湿地类型为垂直流人工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人工湿地 优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流人工湿地改善微污染原水水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路 于水利 +2 位作者 修春海 杨旭 杨光伟 《海河水利》 2006年第2期45-47,55,共4页
在济南市玉清湖水库进水口处进行了潜流人工湿地对入库微污染河水的净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为1.5d的条件下,两个不同单元床体对CODCr、TN的去除率均可达到30% ̄65%,对其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无明显差别。
关键词 玉清湖水库 人工湿地 微污染原水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修春海 于水利 杨旭 《水工业市场》 2009年第Z1期65-67,88,共4页
本文根据人工湿地法对微污染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分别研究了推流式潜流湿地、往复流式潜流湿地、表流湿地芦苇床、表流湿地蒲草床四种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中的总氮和COD的去除效果。通过试验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对于处理微污染水具有明... 本文根据人工湿地法对微污染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分别研究了推流式潜流湿地、往复流式潜流湿地、表流湿地芦苇床、表流湿地蒲草床四种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中的总氮和COD的去除效果。通过试验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对于处理微污染水具有明显效果,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工艺,可以满足城市供水水源水质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微污染原水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分析饮用水源水中病毒多样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葛英亮 于水利 时文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7-292,共6页
以东太湖水源水为研究对象,应用梯度-串联-循环-切向流超滤技术对水体中病毒进行分离浓缩,使用非序列依赖性单引物扩增技术扩增源水中病毒基因组,采用Illumina Miseq进行测序,与NCBI基因数据库进行比对,质控后获得1 190 914 928 bp基因... 以东太湖水源水为研究对象,应用梯度-串联-循环-切向流超滤技术对水体中病毒进行分离浓缩,使用非序列依赖性单引物扩增技术扩增源水中病毒基因组,采用Illumina Miseq进行测序,与NCBI基因数据库进行比对,质控后获得1 190 914 928 bp基因数据,可组装成5 554条scaffolds序列,获知病毒基因组功能,经比对可注释到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疱疹病毒目(Herpesvirales)、线状病毒目(Ligamenvirales),在科的水平上,注释到40个科病毒的同源序列,其中含量较高的病毒科为Microviridae占27.590 1%,Siphoviridae占23.010 7%,Phycodnaviridae占5.322 2%,Retroviridae占1.691 2%,Mimiviridae占1.960 8%,其中无法注释(norank)占21.572 8%,102 112条reads在科水平上norank,研究可以高通量的获得水源水中病毒多样性信息,并为水体中病毒的检测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LUMINA Miseq测序 饮用水源水 病毒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