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氧化铜/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晨阳 于晓琨 陶于兵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6-1793,共8页
为了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稳定性及热物性,采用油酸钠(SOA)对氧化铜纳米颗粒(CuO)进行改性处理,获得了改性纳米颗粒M-CuO,并制备了不同M-CuO含量的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CPCM)。实验结果表明,当添加3.0%的M-CuO纳米颗粒时,复合相变材料的... 为了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稳定性及热物性,采用油酸钠(SOA)对氧化铜纳米颗粒(CuO)进行改性处理,获得了改性纳米颗粒M-CuO,并制备了不同M-CuO含量的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CPCM)。实验结果表明,当添加3.0%的M-CuO纳米颗粒时,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比正十八烷提高282.9%。而M-CuO的质量分数为2.0%时,熔化焓最多降低6.3%。为进一步提高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性,向复合相变材料中添加油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研究发现与无表面活性剂相比,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进一步提高10.4%。最后,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M-CuO/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纳米颗粒间距下(20Å、30Å和40Å),相比于添加CuO纳米颗粒,添加M-CuO纳米颗粒的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分别提高了8.6%、10.4%和11.2%,且M-CuO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分别降低了22.9 kcal/mol、16.3 kcal/mol和20.0 kcal/mol,对CuO纳米颗粒进行改性处理能有效降低其相互作用能,增强其稳定性。本研究为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强化和优化提出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并揭示了微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改性纳米颗粒 分子动力学 导热系数 熔化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