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小码距为4比特、长度为12比特的复合正交码集的生成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敏芳 曾连连 张明哲 《遥测遥控》 2013年第3期48-52,共5页
航天器遥控是地面操控航天器的命令通道。由于通信环节存在误码率,会造成虚、漏、误三种错命令,其中误命令概率的要求比其他两种错误概率要求更高。误命令的概率与码集的最小码距有很大关系,最小码距越大,误命令的概率越低。利用拉丁方... 航天器遥控是地面操控航天器的命令通道。由于通信环节存在误码率,会造成虚、漏、误三种错命令,其中误命令概率的要求比其他两种错误概率要求更高。误命令的概率与码集的最小码距有很大关系,最小码距越大,误命令的概率越低。利用拉丁方阵构造出最小码距为4比特、长度为12比特的复合正交码集,并给出编码过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证明。该编码方法便于使用计算机编程实现指令码集的自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正交码 码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布式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伟伟 程博文 +1 位作者 汪路元 于敏芳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93,共8页
以综合电子系统层次模型为基础,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分布式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以标准通用硬件模块、ASIC芯片、分层总线体系结构和空间通信协议体系作为基本的技术支撑,采用分布式的协同和并行处理,既可以提升信息网络服... 以综合电子系统层次模型为基础,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分布式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以标准通用硬件模块、ASIC芯片、分层总线体系结构和空间通信协议体系作为基本的技术支撑,采用分布式的协同和并行处理,既可以提升信息网络服务能力和信息计算处理能力,也可以实现硬件模块和资源的共享及任务迁移和系统重构。在航天器上的应用表明:此方案可有效提升综合电子系统的运行效率及任务处理能力,增强综合电子系统对故障的容忍和处理能力,也能够显著提高综合电子系统的研制效率和产品化程度,使综合电子系统为构建高可靠、智能化的航天器提供所需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 硬件模块 分布式管理 分布式存储 任务迁移 系统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NC659总线在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伟 程博文 +1 位作者 汪路元 于敏芳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3,共7页
ARINC659总线是一种标准的多点串行通信总线,具有完备的数据通信确定性和容错性特点,非常适合在对可靠性和冗余容错性要求较高的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中作为标准背板总线。文章在对ARINC659总线架构以及通信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综合电... ARINC659总线是一种标准的多点串行通信总线,具有完备的数据通信确定性和容错性特点,非常适合在对可靠性和冗余容错性要求较高的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中作为标准背板总线。文章在对ARINC659总线架构以及通信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综合电子系统的标准总线体系结构,重点对基于ARINC659总线的综合电子硬件模块、软件驱动程序和表程序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描述。应用ARINC659总线,不仅能提升航天器综合电子通信的确定性和容错性,也能使综合电子系统的设计由事件触发向时间触发模式转变,由集中式控制管理向分布式并行处理转变,从而显著提升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的故障定位、并行数据处理、快速组装与测试能力,以及提高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 ARINC659总线 表程序 硬件模块 软件驱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业务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4
作者 李仲侠 于敏芳 宋建中 《长春邮电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9-12,共4页
智能网的优点在于用户可以参与业务的管理和控制,用户可根据需要自己修改工作参数及控制方式。本文探讨了用户利用Internet对IN(智能)业务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并采用WINCGI编程加以初步实现,弥补了现有语言应答... 智能网的优点在于用户可以参与业务的管理和控制,用户可根据需要自己修改工作参数及控制方式。本文探讨了用户利用Internet对IN(智能)业务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并采用WINCGI编程加以初步实现,弥补了现有语言应答控制方式繁琐、易错的不足,为IN用户提供了一个直观、简洁的业务管理操作界面,便于用户使用IN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业务 互连网 公共网关接口 电话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卫星通用遥控指令译码器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陶涛 汪路元 +5 位作者 于敏芳 杨小瑞 程博文 刘伟伟 窦钠 幺飞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90,共6页
针对卫星传统遥控指令译码器已经无法满足通用性、适应性、好用易用及批量生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设计。与传统遥控指令译码器相比,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能够同时适应脉冲编码调制(PCM)遥控体制和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 针对卫星传统遥控指令译码器已经无法满足通用性、适应性、好用易用及批量生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设计。与传统遥控指令译码器相比,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能够同时适应脉冲编码调制(PCM)遥控体制和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分包遥控体制的两种标准;并且配置了两种输入接口,既能直接接收地面发送的直接指令帧进行译码输出,又能接收星载计算机发出的间接指令帧进行译码输出。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配置的与星载计算机的接口以及具备的自主健康管理功能,非常适用于有智能化自主运行管理需求的卫星。该译码器通用性和适应性强,非常适用于高集成度的抗辐照专用集成电路(ASIC)器件研制,以及高可靠性和长寿命产品的批量生产。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设计已在新遥感平台及相应的卫星研制中得到验证。与传统遥控指令译码器相比,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的功能、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控指令译码器 通用设计 双遥控体制 输入接口 自主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