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于振和 李东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 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对65例胸腰段OVCF行PKP手术。术...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 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对65例胸腰段OVCF行PKP手术。术前及术后3 d、6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测量标准侧位X线片上病椎高度及椎体后凸畸形角(Cobb角)。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6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VAS评分由术前(6.62±0.63)分降为术后3 d (3.22±1.20)分(P=0.000),6个月为(2.12±1.15)分(P=0.000)。椎体高度由术前(15.26±1.19)mm恢复至术后3 d (18.14±1.29)mm(P=0.000),术后6个月为(17.65±1.37)mm(P=0.000)。 Cobb角由术前16.25°±2.66°恢复至术后3 d的6.34°±1.68°(P=0.000),6个月随访为7.13°±1.82°(P=0.000)。结论 PKP可有效缓解胸腰段OVCF的疼痛,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骨折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个体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玉景 于振和 张诚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1期11-15,共5页
目的评价个体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高龄患者骨折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该院采取个体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43例骨折术后AA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LC)组、经皮... 目的评价个体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高龄患者骨折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该院采取个体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43例骨折术后AA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LC)组、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组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组治疗AAC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LC组20例,其中胆囊部分切除率30.0%(6/20),中转开腹率20.0%(4/20);术后72 h症状缓解率65.0%(13/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0%(9/20)、死亡率10.0%(2/20);PTGD组16例,术后72 h症状缓解率93.8%(15/1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2/16),其中10例于术后3~4周拔除引流管,6例行LC,LC术后未出现并发症;ERCP组7例,其中4例行内镜鼻胆囊引流术(ENGD)、2例行内镜逆行胆囊内引流术(ERGD),1例导丝未能通过胆囊管而放置鼻胆管。术后72 h症状缓解率85.7%(6/7),术后未出现ERCP相关性并发症,引流管于术后7~14 d拔除。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及内镜逆行胆囊内/外引流术用于高龄患者骨折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个体化损伤控制性手术方案,以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骨折 胆囊切除术 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内镜逆向鼻胆囊引流术 内镜逆行胆囊内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心脏调搏术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于振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8-9,共2页
我院自1988年采用食管心房调搏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心脏负荷试验、超速抑制终止室上速,还采用食管心室调搏进行心脏急救,现报道如下。一、操作方法应用苏州市吴县生物医学仪器厂生产的PBS-3型电生理检测仪,脉宽10ms,输出电压可达45V,采... 我院自1988年采用食管心房调搏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心脏负荷试验、超速抑制终止室上速,还采用食管心室调搏进行心脏急救,现报道如下。一、操作方法应用苏州市吴县生物医学仪器厂生产的PBS-3型电生理检测仪,脉宽10ms,输出电压可达45V,采用S_1S_1程控刺激,心房调搏电压为25~30V,心室调搏为40V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调搏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玉景 于振和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7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板(PFLP)、股骨近端防旋螺钉亚洲改进型(PFNA-Ⅱ)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6年4月手术治疗的18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FLP组59例、PFNA-Ⅱ...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板(PFLP)、股骨近端防旋螺钉亚洲改进型(PFNA-Ⅱ)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6年4月手术治疗的18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FLP组59例、PFNA-Ⅱ组8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1例,比较3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优良率。结果 PFLP组切口长度(15.1±1.8)cm,手术时间(82.7±11.8)min,术中出血量(337.6±55.4)ml,术后负重时间(44.5±4.6)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8%(4/59),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86.5±4.6)分,优良率84.7%(50/59);PFNA-II组切口长度(9.3±0.7)cm,手术时间(73.7±7.4)min,术中出血量(174.0±36.2)ml,术后负重时间(24.3±2.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9%(5/85),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89.6±5.5)分,优良率88.2%(75/8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切口长度(13.3±1.0)cm,手术时间(54.4±9.1)min,术中出血量(388.1±53.1)ml,术后负重时间(7.1±1.3)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9%(2/41),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92.2±5.9)分,优良率92.7%(38/41)。3组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负重时间最短、Harris评分最高、术中出血量最多,与PFLP组、PFNA-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Ⅱ组切口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与PFLP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ENA-II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其临床效果优于PF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人 置换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