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棉田化学除草三原则
- 1
-
-
作者
于承其
-
机构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湖南农业》
2008年第3期16-16,共1页
-
文摘
安全、有效、经济地防除棉田杂草,可总结为:一封二杀三补的原则。
一封是杂草芽前封闭苗床封闭时间选在棉花苗床播种覆土后盖膜前,可选择的除草剂品种和用法:每667平方米可选用90%禾耐斯(乙草胺)乳油40毫升~50毫升、或50%乙草胺乳油75毫升~90毫升、或48%拉索(甲草胺)乳油150毫升~200毫升、或72%都尔乳油100毫升~200毫升、或24%果尔(乙氧氟草醚)12毫升~18毫升对水喷雾。
-
关键词
棉田杂草
化学除草
乙草胺乳油
棉花苗床
乙氧氟草醚
播种覆土
都尔乳油
禾耐斯
-
分类号
S451.22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451.2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湘杂棉7号的选育报告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张雪林
张兴平
彭凡嘉
龚辉
肖立一
于承其
-
机构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0-20,共1页
-
-
关键词
选育报告
湘杂棉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杂交棉组合
科学研究所
2005年
种质资源
湖南省
研究室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湖南省彩色棉产业化实践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兴平
张雪林
于承其
李景龙
-
机构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5,共2页
-
-
关键词
湖南
彩色棉
产业化
品种选育
产品
-
分类号
F3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天然有色棉新品种——湘彩棉2号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兴平
张雪林
于承其
-
机构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2-32,共1页
-
-
关键词
天然有色棉
湘彩棉2号
选育
特征特性
丰产性
纤维品质
抗病性
栽培要点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湘彩棉2号的选育报告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雪林
李景龙
张兴平
于承其
-
机构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03年第6期9-10,共2页
-
基金
湖南省农业厅资助项目
-
文摘
湘彩棉2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湖南省第一个天然有色棉新品种,纤维为棕色,于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命名。该品种皮棉产量一般为1 2t/hm2左右,高产水平可达1 6t/hm2以上,适于长江流域作专用棉栽培。
-
关键词
“湘彩棉2号”
选育
天然有色棉
新品种
皮棉产量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湘杂棉13号
- 6
-
-
作者
于承其
-
出处
《湖南农业》
2008年第3期6-6,共1页
-
文摘
该品种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2007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棉2007008)。适宜在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的南部地区种植。
-
关键词
湘杂棉
科学研究所
南部地区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湖南省
棉区
选育
-
分类号
S562.0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G311
[文化科学]
-
-
题名湘杂棉9号
- 7
-
-
作者
于承其
-
出处
《湖南农业》
2008年第3期6-6,共1页
-
文摘
该品种(原名湘C-21)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棉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审定。该品种适宜在长江流域棉区推广。
-
关键词
湘杂棉
科学研究所
优质高产
长江流域
湖南省
新组合
杂交棉
品种
-
分类号
S562.0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G311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