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载光电复合旋转连接器设计技术研究
1
作者 周丰 于思源 张承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33-339,共7页
针对机载外挂平台设备系统光电信号旋转传输的使用需求,传统产品存在小型化、轻量化不足及高空环境下高电压易打火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机载光电复合旋转连接器一体化成型设计方法,通过中心轴与绝缘片、电刷架与绝缘片一体化结构设计,电接... 针对机载外挂平台设备系统光电信号旋转传输的使用需求,传统产品存在小型化、轻量化不足及高空环境下高电压易打火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机载光电复合旋转连接器一体化成型设计方法,通过中心轴与绝缘片、电刷架与绝缘片一体化结构设计,电接触可靠性及小偏角光纤准直器高效耦合设计,解决了传统光电旋转连接器无法满足机载设备狭小安装空间的小型化及耐高电压等技术难题,研制出了1光5电复合旋转连接器产品,能够满足高空18000 m环境下光电信号动态传输的使用要求,同时,产品随整机通过地面和飞行测试,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复合旋转连接器 机载设备 小型化 耐高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OPA的空间激光通信技术进展
2
作者 陈奕辛 俞达 +3 位作者 于思源 张书哲 陈阳 赵子达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10-13,44,共5页
液晶相控阵既可以在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建立多点间空间激光通信链路,又能代替压电偏摆镜的精瞄方式。阐述液晶相控阵应用趋势;通过对液晶相控阵中液晶分子电致双折射和多缝衍射光束偏转原理,提出替压电偏摆镜配合终端进行瞄准捕获跟踪的方... 液晶相控阵既可以在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建立多点间空间激光通信链路,又能代替压电偏摆镜的精瞄方式。阐述液晶相控阵应用趋势;通过对液晶相控阵中液晶分子电致双折射和多缝衍射光束偏转原理,提出替压电偏摆镜配合终端进行瞄准捕获跟踪的方案;以“一对二”空间激光通信终端为例,提出基于液晶相控阵多点间空间激光通信终端方案和链路工作模式,分析方案优势,并进行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 液晶相控阵 非机械式光束偏转 技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光通信复合轴跟瞄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于思源 高惠德 +2 位作者 王立松 董蕴华 马祖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提出了用复合轴瞄准控制方法实现卫星光通信跟瞄控制 ,以提高卫星光通信中跟瞄系统的性能。提出了粗瞄和精瞄系统的模型 ,并分别设计了控制器。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一套跟瞄控制模拟系统。结果表明 ,所设计制作的跟瞄模拟系统在跟踪的匀... 提出了用复合轴瞄准控制方法实现卫星光通信跟瞄控制 ,以提高卫星光通信中跟瞄系统的性能。提出了粗瞄和精瞄系统的模型 ,并分别设计了控制器。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一套跟瞄控制模拟系统。结果表明 ,所设计制作的跟瞄模拟系统在跟踪的匀角速率运动时的最大跟踪角度偏差仅为 14 μ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轴 跟瞄控制 星间光通信 粗瞄 精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于思源 马晶 谭立英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7-50,共4页
根据不同的应用背景,将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分为星间光通信、星地光通信和地面无线光网三大类,分别概述了三种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和近期发展概况。分析了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信号激光波长和束散角选择等关键问题,对该项技术... 根据不同的应用背景,将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分为星间光通信、星地光通信和地面无线光网三大类,分别概述了三种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和近期发展概况。分析了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信号激光波长和束散角选择等关键问题,对该项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间光通信 星地光通信 地面无线光网 自由空间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光通信中正弦振动对误码率影响研究
5
作者 于思源 高惠德 +2 位作者 韩琦琦 董蕴华 马祖光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44-47,共4页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正弦振动对卫星光通信中接收误码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提出并采用了“用计算机控制驱动压电晶体模拟星上振动” ,设计模拟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解释 ,并对今后卫星光通信...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正弦振动对卫星光通信中接收误码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提出并采用了“用计算机控制驱动压电晶体模拟星上振动” ,设计模拟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解释 ,并对今后卫星光通信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振动 误码率 卫星通信 卫星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住院药房的联合管理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思源 王芳 冯志平 《北方药学》 2016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与住院药房联合管理模式在我院的发展策略。方法:介绍我院联合管理模式的特点,探讨运行过程中采取的流程优化措施。结论: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与住院药房联合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发展空间大,能...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与住院药房联合管理模式在我院的发展策略。方法:介绍我院联合管理模式的特点,探讨运行过程中采取的流程优化措施。结论: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与住院药房联合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发展空间大,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值得其他医院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住院药房 联合管理模式 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80张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思源 冯志平 《北方药学》 2016年第5期165-166,共2页
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的点评分析,了解门诊处方的使用情况,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6月总共318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246张,其中不规范处方164张,占5.16%;不适宜处方61张,占1.92%;超常处方21... 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的点评分析,了解门诊处方的使用情况,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6月总共318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246张,其中不规范处方164张,占5.16%;不适宜处方61张,占1.92%;超常处方21张,占0.66%,处方合理率为92.2%。结论:处方质量有待提高,院方应加大处方管理力度,切实落实临床用药督导制度,规范医院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留球和地面之间的自由空间光通信中继系统设计与验证
8
作者 于思源 李博 +2 位作者 曹开锐 郝广路 杜海瑞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3年第1期60-70,共11页
目前微波移动中继网络存在中继距离短、数据传输速率慢、功耗高、工作频率受限等问题。本文使用激光通信技术构建了一个中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系留球和地面基站之间红外高清图像数据的实时转发,通信距离超过20 km。实验的成功为激光通... 目前微波移动中继网络存在中继距离短、数据传输速率慢、功耗高、工作频率受限等问题。本文使用激光通信技术构建了一个中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系留球和地面基站之间红外高清图像数据的实时转发,通信距离超过20 km。实验的成功为激光通信技术作为机载通信中继站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针对初始瞄准指向角度不可预测、平台姿态快速变化等特殊场景,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扫描角域的评估方法和姿态稳定性补偿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4阶Runge-Kutta迭代方法规避复杂的微积分计算,提高了扫描算法的精度。将基于目标空间位置和自身姿态变化的数据通过前馈补偿算法引入到闭环跟踪系统的速度环中,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跟踪稳定性。未来将实现空对空的激光链路中继网络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激光链路 瞄准、捕获和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平台振动对星间激光链路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被引量:26
9
作者 马晶 韩琦琦 +2 位作者 于思源 谭立英 关文成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8-232,共5页
分析了振动对卫星光通信的影响以及卫星平台振动产生原因和特点,找出了卫星平台振动规律。针对振动对卫星光通信系统影响问题,定义了补偿因子以描述补偿效果;对于影响较大的低频振动情况,设计并建立了模拟振动补偿系统。实验结果表明,... 分析了振动对卫星光通信的影响以及卫星平台振动产生原因和特点,找出了卫星平台振动规律。针对振动对卫星光通信系统影响问题,定义了补偿因子以描述补偿效果;对于影响较大的低频振动情况,设计并建立了模拟振动补偿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前馈补偿技术的模拟振动补偿系统对于10Hz低频振动的补偿效果显著,补偿大约80%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光通信 振动 前馈补偿 跟瞄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型监测的悬链线式系泊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10
作者 于思源 程丛志 武文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0-1587,共18页
系泊系统是浮式平台装备的关键结构,对保障平台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及时了解和评估系泊系统的安全状态和风险等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在平台现场作业环境下对系泊链实时在位检测的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现场监测信息的悬链线式系泊... 系泊系统是浮式平台装备的关键结构,对保障平台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及时了解和评估系泊系统的安全状态和风险等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在平台现场作业环境下对系泊链实时在位检测的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现场监测信息的悬链线式系泊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蒙特卡洛模拟,本文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以满足可靠性实时评估的要求。首先,基于悬链线方程引入海流载荷的影响,开展系泊链受力行为的仿真分析;进而,提出基于改进蒙特卡洛(EMC,Enhanced Monte Carlo)方法的系泊强度可靠性与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最后,基于南海某半潜式平台的实测数据,对平台的系泊链可靠性进行评估,同时考虑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泊可靠性实时评估方法可以为悬链线式系泊系统的在位安全评估与维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链线式系泊系统 可靠性分析 原型监测 EM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光通信中空间辐射对EDFA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马晶 李密 +6 位作者 谭立英 于思源 周彦平 俞建杰 车驰 常国龙 卢春莲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0-254,共5页
由于光纤类器件对于辐射十分敏感,考虑到卫星光通信特定的辐射环境,要想采用地面已非常成熟的外调制技术,必须分析外调制技术中的核心器件EDFA在其中的可行性。采用60Co作为辐射源,国内首次对ED-FA及其内部重要组件隔离器和WDM耦合器进... 由于光纤类器件对于辐射十分敏感,考虑到卫星光通信特定的辐射环境,要想采用地面已非常成熟的外调制技术,必须分析外调制技术中的核心器件EDFA在其中的可行性。采用60Co作为辐射源,国内首次对ED-FA及其内部重要组件隔离器和WDM耦合器进行了高剂量轨道和低剂量轨道辐照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总剂量为5krad的低剂量辐照情况下,EDFA在-2dBm的输入时,输出功率由辐照前的14.3dBm下降到14dBm,其它各组件的性能变化不是很大,可以直接使用,而在总剂量为1000krad的高剂量辐照情况下,输出功率下降到-25.3dBm,耦合器也产生了大约8dB的损耗,由于其性能下降明显,若在此种环境下使用,需考虑做空间辐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铒光纤放大器 伽马辐射 空间环境 卫星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温度场对平面反射镜面形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宋义伟 于思源 +4 位作者 谭立英 马晶 韩琦琦 刘剑峰 杨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8-874,共7页
基于传热学基本理论,给出了潜望式激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在轨运行过程中的传热控制方程,分析了二维转台的温度场分布,得出了不同材料反射镜在轨运行过程中温度场随时间变化规律和升交点时刻的热形变分布。分析过程中二维转台外表面采取... 基于传热学基本理论,给出了潜望式激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在轨运行过程中的传热控制方程,分析了二维转台的温度场分布,得出了不同材料反射镜在轨运行过程中温度场随时间变化规律和升交点时刻的热形变分布。分析过程中二维转台外表面采取氧化处理,没有采用其他温控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四种不同材料反射镜,激光通信终端在轨运行一个轨道周期的时间内,SiC材料温度波动范围最小,并且温度不均匀性也最小,因此SiC材料是潜望式激光通信终端反射镜的可选材料。对于SiC反射镜,升交点时刻俯仰轴反射镜的温度不均匀性最大,达到0.93℃。反射镜采用椭圆周上六点螺钉固定的方式时,俯仰轴反射镜面形RMS值达到2.25μm,这将对光束指向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系统性能。本文的研究内容对潜望式激光通信终端反射镜材料选择和温控措施的采取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温度场 温度不均匀性 热形变 温控 RMS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光对星地量子密钥分配量子误码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光宇 于思源 +1 位作者 马晶 谭立英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9,共4页
量子误码率是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星地量子密钥分配,采用具有泊松分布的高度衰减激光脉冲作为单光子源,建立了由背景光引起的量子误码率理论模型,给出了量子误码率的表达式。针对轨道高度为300km的低轨卫星-地面站间链... 量子误码率是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星地量子密钥分配,采用具有泊松分布的高度衰减激光脉冲作为单光子源,建立了由背景光引起的量子误码率理论模型,给出了量子误码率的表达式。针对轨道高度为300km的低轨卫星-地面站间链路,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表明,背景光是限制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配链路距离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低轨卫星-地面站间进行量子密钥分配是可行的。在白天,量子误码率的量级为10-3~10-2;在夜晚,满月时为10-4,新月时为10-6~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配 量子误码率 背景光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图像传感器电子辐照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彦平 谢小龙 +2 位作者 刘洋 靳浩 于思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99,共5页
研究了电子辐射剂量对CMOS图像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性能参数为平均暗电流输出和光强响应度。搭建了电子辐射场和光强响应度的测量系统,在器件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分别对其辐射,辐射剂量为:5×103 rad、1×104 rad、7×... 研究了电子辐射剂量对CMOS图像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性能参数为平均暗电流输出和光强响应度。搭建了电子辐射场和光强响应度的测量系统,在器件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分别对其辐射,辐射剂量为:5×103 rad、1×104 rad、7×104 rad、1×105 rad、5×105 rad。对于暗电流,当辐射总剂量超过7×104rad^1×105rad之间的某一个阈值时,暗电流随着辐射剂量的增长基本呈线性增加;光强响应方面,当器件处于非工作状态接受辐射时,辐射剂量对光强响应影响不大;当器件处于工作状态接受辐射时,辐射剂量超过7×104 rad,光强响应曲线会下移,斜率减小,灵敏度降低。理论分析后,得到了暗电流随电子辐射剂量的变化模型。研究表明:长期工作于空间环境下的CMOS图像传感器,容易受到辐射总剂量效应的影响,需采取一定的防辐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图像传感器 辐射效应 电子辐射实验 平均暗电流输出 光强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通信的到达角起伏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宠 谭立英 +1 位作者 马晶 于思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7-181,共5页
2006年上半年进行了距离为3200m的光束传输实验,对到达角起伏进行了24h昼夜观测。实验中,每分钟进行一次连续测量,每次以1kHz的信号采样频率连续采集10s,得到10000个到达角起伏实验数据,并反映了0.2-500Hz频段的信息。根据高采样... 2006年上半年进行了距离为3200m的光束传输实验,对到达角起伏进行了24h昼夜观测。实验中,每分钟进行一次连续测量,每次以1kHz的信号采样频率连续采集10s,得到10000个到达角起伏实验数据,并反映了0.2-500Hz频段的信息。根据高采样频率下的到达角起伏昼夜观测数据,分析了到达角起伏效应,并通过到达角起伏时间平滑因子,对曝光时间的平滑作用进行了研究。昼夜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天气阴霾、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到达角起伏会显著减小;在强湍流区,到达角起伏出现饱和效应,在弱湍流区,到达角起伏的强度随着湍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到达角起伏幅度随着曝光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由归一化协方差拟合关系得到的时间平滑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直接分析得到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到达角起伏 时间平滑 湍流 曝光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湍流区的光束漂移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宠 于思源 +1 位作者 马晶 谭立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97-1601,共5页
基于修正Rytov理论,导出了适应于强湍流起伏区的光束漂移方差表达式,分析了湍流外尺度、有效散射区域尺度和光束束腰对光束漂移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指数模型的光束漂移方差表达式,基于修正Rytov理论给... 基于修正Rytov理论,导出了适应于强湍流起伏区的光束漂移方差表达式,分析了湍流外尺度、有效散射区域尺度和光束束腰对光束漂移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指数模型的光束漂移方差表达式,基于修正Rytov理论给出的表达式的计算结果能更好地与实验结果吻合。当光束束腰大于有效散射区域尺度时,不发生饱和效应,导出的表达式与传统理论给出的表达式一致;当光束束腰小于有效散射区域尺度时,光束漂移的幅度不随Rytov方差的增大而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光束漂移 强湍流 有效散射区域尺度 光束束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非合作目标探测中的捕获概率模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彦平 付森 +4 位作者 于思源 王健 王强 冉启文 严质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9-643,共5页
针对空间目标瞄准捕获系统中的捕获概率问题,在设计空间卫星光电探测平台时,采用常用的捕获方式进行建模,分析了空间光电探测系统在不确定区域中对不同机动目标的捕获概率。首先提出了空间机动目标的时间相关运动模型,然后以空间螺旋扫... 针对空间目标瞄准捕获系统中的捕获概率问题,在设计空间卫星光电探测平台时,采用常用的捕获方式进行建模,分析了空间光电探测系统在不确定区域中对不同机动目标的捕获概率。首先提出了空间机动目标的时间相关运动模型,然后以空间螺旋扫描的捕获方式为例,建立了捕获-目标的捕获概率模型。并且针对实际应用,取捕获分辨角范围为0.6~0.8 mrad,则对应的扫描角度间隔Iθ范围为0.42~0.702 mrad,设计了扫描、捕获的Monte-Carlo计算机仿真实验模型。经过5 000次捕获验证,得到了在不同时刻进入视场的任意方向的非合作目标的捕获概率模型,与室内捕获实验结果相符。为空间卫星光电目标捕获跟踪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获概率 不确定区域 机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光通信中耦合运动对光信号跟踪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韩琦琦 马晶 +2 位作者 于思源 谭立英 王骐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5-409,共5页
光通信终端与卫星平台的耦合运动是影响卫星光通信系统光信号跟踪性能的重要因素。以铱星系统星间链路为例,建立了卫星光通信终端与卫星平台相互耦合运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卫星光通信终端与卫星平... 光通信终端与卫星平台的耦合运动是影响卫星光通信系统光信号跟踪性能的重要因素。以铱星系统星间链路为例,建立了卫星光通信终端与卫星平台相互耦合运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卫星光通信终端与卫星平台相互耦合运动使系统粗跟踪误差增大,方位轴、俯仰轴最大误差分别为94μrad和98μrad,超过精瞄系统补偿范围。为确保星间激光链路通信性能,提出了光束粗跟踪控制补偿算法,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补偿后的控制算法将方位轴、俯仰轴最大跟踪误差降低为37μrad和41μrad,符合精瞄系统补偿要求,保证了系统跟踪性能。该结果对今后小卫星星座激光组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卫星姿态动力学 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运动参量对天线指向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剑峰 韩琦琦 +2 位作者 于思源 马晶 谭立英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6-931,共6页
二维转台与卫星平台间的耦合运动,是影响卫星光通信终端天线指向控制的重要因素。在耦合动力学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二维转台不同运动参量对光通信终端天线指向偏差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耦合动力学环境下,光束指向偏差随二维转台转动成... 二维转台与卫星平台间的耦合运动,是影响卫星光通信终端天线指向控制的重要因素。在耦合动力学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二维转台不同运动参量对光通信终端天线指向偏差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耦合动力学环境下,光束指向偏差随二维转台转动成规律性变化;当方位轴、俯仰轴转角θh、θv分别为(π,0)、(-π,0)时,指向偏差出现最大值;随二维转台转动时间的增加,天线指向偏差略有增加,转动时间由10s增加到1000s时增幅仅为1%。其结果为补偿耦合运动影响,保证天线指向控制精度,提高卫星光通信终端星上应用的稳定性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光通信 卫星姿态动力学 耦合运动 天线指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星载激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伺服机构热设计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百麟 刘绍然 +1 位作者 周佐新 于思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8-273,共6页
星载激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伺服机构是一种高精度指向调节机构,工作时对温度场稳定性及均匀性有较高要求,空间热环境剧烈变化是诱导其温度波动的外因。为达到在轨温度场精稳控制,提出了一种GEO星载经纬仪式激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伺服... 星载激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伺服机构是一种高精度指向调节机构,工作时对温度场稳定性及均匀性有较高要求,空间热环境剧烈变化是诱导其温度波动的外因。为达到在轨温度场精稳控制,提出了一种GEO星载经纬仪式激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伺服机构温控方案,通过机电热一体化结构设计选材、主动跟踪控温、散热及隔热设计等技术途径,实现了空间大尺寸的高精密二维转台伺服机构温度场稳定性与均匀性的精稳控制,并经过热试验与热分析综合验证,结果表明:工作轨道全寿命期间,伺服机构核心部件温度稳定控制在22.3~34.6℃范围内,温度场均匀性可控制在4℃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终端 经纬仪式 二维转台伺服机构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