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安全巡视工作要点 被引量:4
1
作者 于少辉 《山西建筑》 2011年第8期84-86,共3页
结合北京城市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特点及安全巡视工作经验,简要阐述了"浅埋暗挖法"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安全巡视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工作流程及方法等,以供相关技术人员研究、讨论。
关键词 浅埋暗挖法 安全巡视 工作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铁车站下穿盖板河施工技术
2
作者 于少辉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5年第12期161-163,共3页
某城市地铁车站近距离下穿大型地下构筑物(盖板河),主要对盖板河的内部防水、土层预加固、车站暗挖施工工艺及施工监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 下穿地下构筑物 内部防水 土层预加固 施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法在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于少辉 屈兴兵 《山西建筑》 2008年第29期134-136,共3页
介绍了增量法的计算原理及方法,以某地下车站基坑施工为例,对基坑开挖施工进行了模拟分析,预测了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通过与实测数据的比较,可较为准确的预测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模式及位移值,从而检验了计算预测的可行性。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围护结构 变形预测 增量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渝高速铁路砂质围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安全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得华 梁斌 +1 位作者 于少辉 杨朝帅 《隧道建设》 2013年第2期135-141,共7页
以兰渝高速铁路某砂质围岩隧道为工程依托,针对砂质围岩的工程特性,施工中采用水平旋喷超前预加固措施,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围岩压力及拱架应力的监测资料,分析砂质隧道围岩压力的分布情况以及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以兰渝高速铁路某砂质围岩隧道为工程依托,针对砂质围岩的工程特性,施工中采用水平旋喷超前预加固措施,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围岩压力及拱架应力的监测资料,分析砂质隧道围岩压力的分布情况以及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旋喷超前预加固后,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度能够满足要求,更有一定的富裕度,可为砂质围岩隧道的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渝高速铁路 砂质围岩 监测 数值模拟 水平旋喷 初期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型断面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吕瑞虎 李建华 于少辉 《隧道建设》 2012年第4期479-485,共7页
为了掌握异型断面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特征,确保施工安全,以北京地铁6号线3标1号换乘厅工程为例,采取假定简化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各个施工工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论与建议如下:1)类... 为了掌握异型断面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特征,确保施工安全,以北京地铁6号线3标1号换乘厅工程为例,采取假定简化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各个施工工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论与建议如下:1)类似工程设计时应适当增加桩体长度及与B型桩的连接刚度以增加围护结构的稳定性;2)楼板形成的框架体系约束作用明显,为控制围护结构变形提供了有利条件;3)异型基坑的内支撑体系布置应充分考虑基坑异型带来的薄弱点,在结构断面的变化点应重点关注。通过快速及时完成桩体之间的连接、增大平台下部钢支承的刚度和预应力等措施确保平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断面 深基坑 围护结构 数值模拟 开挖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变反射波法水平旋喷桩质量评定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白中坤 于少辉 杨朝帅 《隧道建设》 2013年第1期27-32,共6页
富水粉细砂地层中的隧道大断面施工,需要施作超前水平旋喷桩护壳及掌子面超前核心土旋喷桩加固后才能保证安全开挖,因此确保水平旋喷桩桩身质量十分重要。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掌子面上台阶5根水平试验桩的波形进行分析、解译,检测了桩... 富水粉细砂地层中的隧道大断面施工,需要施作超前水平旋喷桩护壳及掌子面超前核心土旋喷桩加固后才能保证安全开挖,因此确保水平旋喷桩桩身质量十分重要。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掌子面上台阶5根水平试验桩的波形进行分析、解译,检测了桩身有无断桩、缩颈、离析等缺陷及相应缺陷的位置,并与开挖后桩体质量对比,证明应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隧道内水平旋喷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方法,且其检测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应变反射波 水平旋喷桩 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铁车站近距离下穿既有线施工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姜景山 于少辉 《山西建筑》 2005年第21期144-145,共2页
结合某地铁车站下穿地铁环线,隧道埋深浅且地质条件差,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车站采用“柱洞法”下穿既有线,并综合应用了多种复杂的施工技术,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推动了“浅埋暗挖法”在城市地下工程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 浅埋暗挖法 管幕技术 柱洞法 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矩形断面地下工程机械化建造技术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少辉 高毅 +2 位作者 李洋 程鹏 王全胜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1-458,共8页
基于采用盾构或顶管建造的跨度在10 m以上的大型矩形断面地下工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从建筑结构与机械化建造相互协调配合的角度,将大型矩形断面地下工程机械化建造技术归纳为矩形隧道全断面建造技术、大断面分部掘进技术、建筑分... 基于采用盾构或顶管建造的跨度在10 m以上的大型矩形断面地下工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从建筑结构与机械化建造相互协调配合的角度,将大型矩形断面地下工程机械化建造技术归纳为矩形隧道全断面建造技术、大断面分部掘进技术、建筑分部群洞技术、结构分割与转换技术4种类型,分别介绍这4种类型的基本概念、典型案例、适用范围和技术特点,并重点介绍结构分割与转换技术的工法原理、技术特点、应用要点和工程实例。最后,基于工程背景,秉承工法研究的基本原则,提出以适用为根本,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环保为基础,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的大型矩形断面地下工程机械化建造技术的创新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矩形断面地下工程 机械化建造 矩形隧道全断面建造技术 大断面分部掘进技术 建筑分部群洞技术 地下工程结构分割与转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高三连拱隧道衬砌变形分析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刚 朱得华 +2 位作者 于少辉 熊炎林 白中坤 《隧道建设》 2012年第2期160-163,共4页
为找出不等高三连拱隧道衬砌变形的原因和特点,提出相应的施工对策。以京石线DK278+824~DK279+389里程段明挖施工的不等高三连拱隧道为工程依托,针对跨高不相等的特殊结构形式,分析其受力情况,指出该段不等高三连拱隧道衬砌变形的原因... 为找出不等高三连拱隧道衬砌变形的原因和特点,提出相应的施工对策。以京石线DK278+824~DK279+389里程段明挖施工的不等高三连拱隧道为工程依托,针对跨高不相等的特殊结构形式,分析其受力情况,指出该段不等高三连拱隧道衬砌变形的原因及特点。结果发现:高跨隧道混凝土衬砌受到覆土压力及侧向土压力的扭转,衬砌有逆时针整体转动的趋势,隧道底部通过换填片石混凝土可以有效地控制隧道衬砌的竖向位移。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证实了该控制措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等高三连拱隧道 衬砌变形 衬砌受力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工法”的顶管隧道施工地表变形规律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鹏 李洋 +2 位作者 高毅 于少辉 李应飞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38-1847,共10页
为研究“CC工法”施工地表变形规律,依托实际项目,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实际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总结本项目“CC工法”顶管隧道施工地表变形规律,将隧道上部覆土扰动分为3类,发现隧道掘进... 为研究“CC工法”施工地表变形规律,依托实际项目,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实际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总结本项目“CC工法”顶管隧道施工地表变形规律,将隧道上部覆土扰动分为3类,发现隧道掘进时地表变形呈先隆起后沉降的形态,最终地表总体表现为下沉形态;提出后掘隧道与先行隧道之间存在地表变形影响叠加区,对叠加区的范围和形态进行研究,并分析得出后掘隧道施工对先行隧道地表变形的影响程度;修正传统Peck沉降预测公式,引入地表损失量修正系数和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并验证修正系数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影响“CC工法”顶管隧道施工地表变形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工法 矩形顶管 零间距施工 地表变形 Peck公式修正 沉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顶管隧道群施工对后背土体扰动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宁 高毅 +1 位作者 于少辉 李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3-420,共8页
为更准确地计算矩形顶管隧道施工所需顶推力,揭示小间距顶管隧道群施工中后背土体在顶推力多次叠加作用扰动后的变化情况。首先,基于现有顶管顶推力相关计算公式推导出适用于矩形顶管的顶推力计算公式。然后,整理分析某顶管隧道群工程... 为更准确地计算矩形顶管隧道施工所需顶推力,揭示小间距顶管隧道群施工中后背土体在顶推力多次叠加作用扰动后的变化情况。首先,基于现有顶管顶推力相关计算公式推导出适用于矩形顶管的顶推力计算公式。然后,整理分析某顶管隧道群工程施工中后背土体水平位移、土压力实测数据,论证矩形顶管顶推力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得到后背土体受顶推力作用产生的水平位移是以隧道中心处为最大值的弓形分布、土体在顶推力二次作用下会产生更为显著的变化且存在残余应力现象等结论。最后,采用统计方法对顶推压力与后背土体水平位移、土压力之间的数据进行处理,取得后背土在顶推压力作用下产生水平位移与土压力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隧道群 后背土体 理论计算 实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管廊U型盾构机械化施工工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全胜 李洋 +3 位作者 杨聚辉 罗长明 陈平 于少辉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9-845,共7页
为解决传统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和顶管法在综合管廊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根据国内管廊工程建设环境特点,通过分析传统管廊施工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创新性地提出U型盾构机械化施工工法。该工法将明挖法开... 为解决传统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和顶管法在综合管廊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根据国内管廊工程建设环境特点,通过分析传统管廊施工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创新性地提出U型盾构机械化施工工法。该工法将明挖法开挖与在盾壳内完成主体预制拼装结构相结合,通过研制相应装备将传统固定支护结构转变为刚性可移动支护结构,实现了明挖法管廊施工的机械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介绍U型盾构工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节点处理,对比U型盾构与传统明挖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U型盾构适用范围及其工法优势;通过海口市椰海大道管廊试验,验证了该工法在明挖综合管廊施工中具有较高的进度优势、经济优势和推广应用价值;最后探讨该工法在小曲线半径、矩形或U型断面工程以及明挖框架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综合管廊及类似工程提供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U型盾构工法 刚性可移动支护结构 预制拼装 机械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空间的结构分割转换工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毅 于少辉 +3 位作者 李洋 程鹏 罗雨田 冯超元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0-487,共8页
为解决当下地下空间开发难题,依托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地下停车场项目,提出建造大型地下空间的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并成功应用。文章从传统各工法的特点出发,阐述CC工法的设想。基于工程实践过程,首先,从地下结构的分割与转换2个角度... 为解决当下地下空间开发难题,依托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地下停车场项目,提出建造大型地下空间的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并成功应用。文章从传统各工法的特点出发,阐述CC工法的设想。基于工程实践过程,首先,从地下结构的分割与转换2个角度,重点介绍大型地下空间的形成过程、型钢和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管节、节点处理措施等创新内容;然后,针对B类节点的处理措施、整体背土现象等工程问题进行解决与优化;最后,探讨该工法拓展应用的可能性,分别介绍多层、曲线、长距离、装配式结构大型地下空间的初步方案。CC工法的成功研发,旨在为城市大型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一套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 隧道群 密贴 装配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分割转换工法在地下车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洋 高毅 +2 位作者 于少辉 程鹏 罗雨田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8-495,共8页
地下车库空间跨度大、建筑功能和结构复杂,通常采用明挖法建造,但在中心城区,明挖法受环境条件限制难以实施,而传统暗挖法建造存在难度大、风险高、效率低的问题。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通过将大型地下空间结构分割成小型单元,分部... 地下车库空间跨度大、建筑功能和结构复杂,通常采用明挖法建造,但在中心城区,明挖法受环境条件限制难以实施,而传统暗挖法建造存在难度大、风险高、效率低的问题。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通过将大型地下空间结构分割成小型单元,分部实施机械化暗挖后再整体转换,最终形成大断面地下空间。将其应用于地下车库建设可有效减少建设过程对地面环境的影响,并且施工速度快、安全性好。如何将地下车库的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工法进行结合,达到设计合理、施工安全便捷和造价经济的目的,是该工法应用的首要核心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讨论,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建议和结论,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停车库 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 地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分割转换工法结构体系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鹏 高毅 +1 位作者 于少辉 李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5-443,共9页
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对其结构体系进行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CC工法的首个试验项目,介绍该工法的特点及原理。然后,根据各阶段结构特点,对结构体系进行杆系单元模型简化,分析各阶段结构的自由... 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对其结构体系进行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CC工法的首个试验项目,介绍该工法的特点及原理。然后,根据各阶段结构特点,对结构体系进行杆系单元模型简化,分析各阶段结构的自由度,判断其安全性,并得出以下结论:1)安全可靠的结构体系需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外荷载和抵御变形; 2)各阶段结构应满足在偶然荷载作用下保持整体稳定性的要求; 3)结构体系内部应有多余的约束,给整体稳定性提供一定的冗余; 4)结构体系应考虑时空效应,即采用增量法,充分考虑不同阶段荷载的相互影响。最后,通过对比增量法与全量法2种情况下结构的受力区别,并结合工法试验项目在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指出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 结构体系 冗余度 结构可靠性 结构稳定性 结构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工法建造的地下结构受力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明浩 程鹏 +2 位作者 高毅 于少辉 李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36-143,共8页
CC工法作为一种新型地下暗挖技术,为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核心思想是将机械化暗挖小断面结构转换为大断面地下空间建筑结构。为了研究CC工法的结构受力情况,满足CC工法的工法特点需要,使结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故设计和分... CC工法作为一种新型地下暗挖技术,为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核心思想是将机械化暗挖小断面结构转换为大断面地下空间建筑结构。为了研究CC工法的结构受力情况,满足CC工法的工法特点需要,使结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故设计和分析其单元结构和整体结构,并结合CC工法的具体工程应用案例,选取CC工法的3个主要工况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和设计,得到不同工况的弯剪轴力结果。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和思路较为全面,设计结果安全可靠,能够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同时,研究也为CC工法结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方法和依据,为今后相关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工法 机械暗挖 装配式结构 结构设计 不同工况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分割转换工法结构组合梁可行性研究
17
作者 程鹏 高毅 +1 位作者 于少辉 李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7-412,共6页
为解决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首个试验项目内部结构设计不经济、施工工序繁琐等问题,文章研究其结构设计优化的可行性。首先介绍CC工法原理,分析该CC工法试验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总结组合梁的构造特点,分析该CC工法试验项... 为解决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首个试验项目内部结构设计不经济、施工工序繁琐等问题,文章研究其结构设计优化的可行性。首先介绍CC工法原理,分析该CC工法试验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总结组合梁的构造特点,分析该CC工法试验项目结构设计为组合梁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关键构造措施;最后对比试验项目纵梁的理论应力数值与工程实测数值,并分析两者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CC工法的混凝土预制顶板与二次施作的型钢顶纵梁在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后,是可协同受力、按组合结构设计的; 2)抗剪连接件、型钢局部稳定性、混凝土翼缘的纵向连接构造措施是CC工法采用组合结构设计的关键点; 3)试验项目的纵梁结构按组合结构考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翼缘的有利作用进行适当折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 组合结构 组合梁 界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