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满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9
1
作者 于富业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41-144,共4页
保护与传承辽宁省满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满族文化、提升辽宁省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举述辽宁省满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分析其特点与价值,提出具体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关键词 辽宁省 满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亚萨满教信仰文化符号及在萨满剪纸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富业 张喜中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24-27,71,共5页
萨满教是世界上比较普遍流行的一种原始宗教现象,没有统一的教条教规和特定信仰。但是,萨满施法仪式所表现的萨满教信仰文化符号可以通过视觉传达被人们认知和识别。萨满剪纸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萨满教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萨满教是世界上比较普遍流行的一种原始宗教现象,没有统一的教条教规和特定信仰。但是,萨满施法仪式所表现的萨满教信仰文化符号可以通过视觉传达被人们认知和识别。萨满剪纸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萨满教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一路一带"发展战略背景下,萨满剪纸成为东北亚各国交流互动的纽带。在萨满剪纸教学实践中,认知、识别、运用萨满教信仰文化的符号语言,能够更加彰显出萨满剪纸的神秘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萨满教 信仰文化符号 萨满剪纸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绘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于富业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83-87,共5页
高校绘画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科建设、社会发展、艺术前沿等适时调整。为了突出绘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可以加大通识基础课教学力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加强绘画专业理论学习与技法训练,突出特色人才培养,围绕画展比... 高校绘画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科建设、社会发展、艺术前沿等适时调整。为了突出绘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可以加大通识基础课教学力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加强绘画专业理论学习与技法训练,突出特色人才培养,围绕画展比赛和画廊运营增设专题训练,推动学生作品走向市场,考研课程与就业创业课程并重,拓宽学生的出路,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专业 课程体系优化 教学内容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宗悦的民艺思想对中国传统工艺保护的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于富业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9-21,共3页
柳宗悦是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其民艺思想主要包括民艺内涵、民艺品的特性以及民艺美学理论等。柳宗悦的民艺思想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能够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柳宗悦 民艺思想 中国传统工艺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法在《博物馆实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富业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41-142,共2页
自2014年3月,国家教育部计划将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职业技术教育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认识到大学本科阶段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先后开展了教学改革,在注重大学生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实践技能培养.毋庸置疑,实践教学... 自2014年3月,国家教育部计划将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职业技术教育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认识到大学本科阶段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先后开展了教学改革,在注重大学生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实践技能培养.毋庸置疑,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法 “三位一体” 应用 博物馆 高校人才培养 课程 实务 职业技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工艺的演进模式与传承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富业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4-57,共4页
中国传统工艺的演进模式经历了从自给自足式生产、作坊式生产、机械化生产、产业化生产的不同过程,呈现出口传身授、生动鲜活、独特各异、区域鲜明、与时俱进的特点。明确中国传统工艺的演进模式与传承特点,可以有效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 中国传统工艺的演进模式经历了从自给自足式生产、作坊式生产、机械化生产、产业化生产的不同过程,呈现出口传身授、生动鲜活、独特各异、区域鲜明、与时俱进的特点。明确中国传统工艺的演进模式与传承特点,可以有效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工艺 演进模式 传承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邮票遗产推动红色旅游稳步发展述论——以抗日战争时期邮票为例
7
作者 于富业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0-32,37,共4页
抗日战争时期的邮票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作为一种遗产,它可以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思路,使中国红色旅游由国内热扩展为国际热。对抗日战争时期发行的邮票进行梳理,总结目前红色旅游发展态势,探析利用抗日战争时期邮票遗产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的邮票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作为一种遗产,它可以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思路,使中国红色旅游由国内热扩展为国际热。对抗日战争时期发行的邮票进行梳理,总结目前红色旅游发展态势,探析利用抗日战争时期邮票遗产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票遗产 红色旅游 抗日战争时期邮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博物馆教育实践活动优化路径探析——以辽西走廊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富业 张凯博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6-80,共5页
博物馆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博物馆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渤海大学辽西走廊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所以走廊命名的高校博物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专业课教学的重要战场、检验实践能力的... 博物馆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博物馆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渤海大学辽西走廊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所以走廊命名的高校博物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专业课教学的重要战场、检验实践能力的训练室和营造校园文化的知识库。现阶段,从彰显辽西地方特色、优化宣传教育模式、扩大校内实训空间、加强地方馆际合作及推进专题研学项目等方面入手,能够提高辽西走廊博物馆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博物馆教育 教育实践 辽西走廊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段满族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于富业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30-33,共4页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开发区域,处于辽西段的满族民间工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瑰宝。梳理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段满族民间工艺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为制定科学的保护和传承策略提供现实依据,能够实现满族民间...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开发区域,处于辽西段的满族民间工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瑰宝。梳理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段满族民间工艺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为制定科学的保护和传承策略提供现实依据,能够实现满族民间工艺的可持续发展,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沿海经济带 满族民间工艺 保护与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红色历史文化遗产创新发展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富业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47-52,共6页
锦州红色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发展研学项目的重要载体,也是打造英雄城市的关键因素。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与研学项目的有机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推向了新的高潮。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研学项目越来越丰富,从幼儿园到大学,均可以开展研学... 锦州红色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发展研学项目的重要载体,也是打造英雄城市的关键因素。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与研学项目的有机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推向了新的高潮。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研学项目越来越丰富,从幼儿园到大学,均可以开展研学旅游。锦州应该把握这一机遇,加强校园红色教育传承,并借助红色研学活动打造锦州英雄城市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 红色历史文化遗产 研学项目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域下辽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泽雨 于富业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辽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在现阶段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个地区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不均衡、不充分且受众范围较小,竞争力弱于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这就需要有效发挥辽西地区非物... 辽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在现阶段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个地区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不均衡、不充分且受众范围较小,竞争力弱于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这就需要有效发挥辽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分布广泛、艺术特色鲜明、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等优势,通过打造辽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IP、丰富文化内涵、拓宽文化受众、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等手段,来推动辽西地区文旅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辽西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