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获得性能较好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首先制备了单层静电纺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纳米纤维,然后利用静电喷雾技术将Al2O3和Zr O2颗粒分散液均匀喷洒在其表面,再接收一层静电纺P(VDF-HFP)纳米纤维,制备出具有3层结构的有机/无机...为获得性能较好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首先制备了单层静电纺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纳米纤维,然后利用静电喷雾技术将Al2O3和Zr O2颗粒分散液均匀喷洒在其表面,再接收一层静电纺P(VDF-HFP)纳米纤维,制备出具有3层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同时制备了单层静电纺P(VDF-HFP)纳米纤维膜作为对比膜。考察了复合膜和对比膜的表面形貌、透气性、吸液率和热稳定性等物理性能,以及室温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性和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性能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膜的Gurley值为0.117 S/(100 m L·cm2),热收缩率为2.25%,吸液率为420%;室温下离子电导率为2.31 m S/cm,电化学稳定窗口为5.4 V,所制备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8.6 m A·h/g;在中间层添加纳米颗粒后,复合膜的透气性下降而其他指标均获得提升,综合性能优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单层静电纺隔膜。展开更多
文摘为获得性能较好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首先制备了单层静电纺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纳米纤维,然后利用静电喷雾技术将Al2O3和Zr O2颗粒分散液均匀喷洒在其表面,再接收一层静电纺P(VDF-HFP)纳米纤维,制备出具有3层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同时制备了单层静电纺P(VDF-HFP)纳米纤维膜作为对比膜。考察了复合膜和对比膜的表面形貌、透气性、吸液率和热稳定性等物理性能,以及室温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性和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性能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膜的Gurley值为0.117 S/(100 m L·cm2),热收缩率为2.25%,吸液率为420%;室温下离子电导率为2.31 m S/cm,电化学稳定窗口为5.4 V,所制备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8.6 m A·h/g;在中间层添加纳米颗粒后,复合膜的透气性下降而其他指标均获得提升,综合性能优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单层静电纺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