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氢氧化钠熔融法同时测定土壤全磷和全钾方法研究
1
作者 许文艳 于安芬 +1 位作者 陶海霞 李瑞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4期114-116,共3页
采用固体氢氧化钠熔融法制备同一消解液测定土壤中全磷、全钾含量,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测定检出限、定量限、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方式,验证和探讨了运用钼锑抗比色法和火焰光度法检测土壤中全磷、全钾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相... 采用固体氢氧化钠熔融法制备同一消解液测定土壤中全磷、全钾含量,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测定检出限、定量限、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方式,验证和探讨了运用钼锑抗比色法和火焰光度法检测土壤中全磷、全钾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相对误差均小于1%,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各项技术指标的质量控制结果均符合《森林土壤磷的测定》(LY/T 1232—2015)和《森林土壤钾的测定》(LY/T 1234—2015)相关规定要求,监测数据科学准确,可广泛用于土壤中全磷、全钾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氢氧化钠熔融法 土壤 全磷 全钾 检出限 精密度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模式下氮、磷、钾流动分析——以河西走廊凉州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安芬 李瑞琴 +2 位作者 赵有彪 车宗贤 苏永生 《土壤与作物》 CSCD 201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以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绿色农业模式小麦 - 双孢菇 - 肥 - 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绿色农业循环模式中农田、设施单作及整个系统的氮、磷、钾投入产出,探明模式的物质循环规律。结果表明,该模式中,N、P、K... 以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绿色农业模式小麦 - 双孢菇 - 肥 - 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绿色农业循环模式中农田、设施单作及整个系统的氮、磷、钾投入产出,探明模式的物质循环规律。结果表明,该模式中,N、P、K 养分产投比分别为 0. 95、1. 12、0. 75,远远高于农田单作系统和设施单作系统,在农田单作系统中养分产投比低,在设施单作系统中,养分产投比高; 还田纯 N、P、K 占总输入量的 27%、60%、39%; 在凉州示范区,构建家庭式中小规模经营的 "小麦 - 双孢菇 - 肥 - 设施葡萄"绿色农业循环模式,是充分合理并高效利用当地水资源及农业废弃资源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绿色农业模式 小麦-双孢菇-肥-葡萄 物质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水解氮3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安芬 杨玲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36-38,共3页
利用碱解扩散法、碱解蒸馏法及丘林法 3种水解氮测定方法对 6 9个石灰性土壤样品进行了对比测定。经分析认为 :3种方法的测定值相互之间差异极显著 ,只有当水解氮很低 (测定值≤ 2 5 mg/ kg)时 ,扩散法与蒸馏法测定值之间差异不显著 ,3... 利用碱解扩散法、碱解蒸馏法及丘林法 3种水解氮测定方法对 6 9个石灰性土壤样品进行了对比测定。经分析认为 :3种方法的测定值相互之间差异极显著 ,只有当水解氮很低 (测定值≤ 2 5 mg/ kg)时 ,扩散法与蒸馏法测定值之间差异不显著 ,3种方法测定值的平均值为扩散法 >蒸馏法 >丘林法 ,当扩散法测定值小于 2 5 m g/kg时 ,丘林法 >扩散法 >蒸馏法 ,因此不同方法测定值之间的可比性较差。相比之下 ,扩散法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水解氮测定方法。建议在引用水解氮数据进行比较时 ,应注明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氮 扩散法 蒸馏法 丘林法 石灰性土壤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黄河沿岸盐碱地发展水稻的调查报告
4
作者 于安芬 刘克立 张玉虎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17-19,共3页
白银市黄河沿岸盐碱地发展水稻的调查报告于安芬,刘克立,张玉虎(白银市农科所730900)白银市黄河沿岸灌区解放前就有种植水稻的历史,由于当时栽培技术落后,水稻生产水平很低,发展非常缓慢,1949年种植面积只有500多... 白银市黄河沿岸盐碱地发展水稻的调查报告于安芬,刘克立,张玉虎(白银市农科所730900)白银市黄河沿岸灌区解放前就有种植水稻的历史,由于当时栽培技术落后,水稻生产水平很低,发展非常缓慢,1949年种植面积只有500多亩,亩产220kg左右。新中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碱土 黄河 白银市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nO_4脱色法在土壤有效磷测定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安芬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11期39-40,共2页
用Olsen 法测定高有机质土壤有效磷时其浸出液为褐色,故常采用KMnO4 氧化或活性碳吸附对有色滤液进行脱色。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有机质、不同有效磷含量的土样采用活性炭和KMnO4 脱色进行测定后的结果表明:KMnO4 脱... 用Olsen 法测定高有机质土壤有效磷时其浸出液为褐色,故常采用KMnO4 氧化或活性碳吸附对有色滤液进行脱色。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有机质、不同有效磷含量的土样采用活性炭和KMnO4 脱色进行测定后的结果表明:KMnO4 脱色比活性碳脱色的有效磷测定值偏高304% ~4432% ;两种脱色方法之间的差异随有机质含量的增高而增大;当有机质含量在176~415 g/kg、且有效磷含量低于16 m g/kg 时,两种脱色方法有效磷测定值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故不宜采用KMnO4 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nO_4脱色 活性碳脱色 有效磷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nO_4脱色影响有效磷测定值的原因探讨
6
作者 于安芬 杨玲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6期39-40,共2页
采用 Bowm an- cole土壤有机磷分组方法 ,对高有机质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中 ,用 KMn O4 脱色比活性炭脱色有效磷测定值偏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根据实验结果 ,初步认为 KMn O4 脱色时氧化了滤液有色物质中的活性有机磷 ,使其以正磷酸盐... 采用 Bowm an- cole土壤有机磷分组方法 ,对高有机质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中 ,用 KMn O4 脱色比活性炭脱色有效磷测定值偏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根据实验结果 ,初步认为 KMn O4 脱色时氧化了滤液有色物质中的活性有机磷 ,使其以正磷酸盐的形式进入了有效磷测定液 ,从而使 KMn 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nO4脱色 有效磷 活效有机磷 石灰性土壤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部高原露地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39
7
作者 李瑞琴 于安芬 +1 位作者 白滨 王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甘肃中部高原露地蔬菜代表类型的茄果类、叶菜类、鳞茎类、根茎类等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的土壤环境重金属背景值为主要评价参比值,分析土壤中重金属Cd、Hg、As、Cu、Pb...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甘肃中部高原露地蔬菜代表类型的茄果类、叶菜类、鳞茎类、根茎类等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的土壤环境重金属背景值为主要评价参比值,分析土壤中重金属Cd、Hg、As、Cu、Pb和Cr的质量分数及污染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露地蔬菜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露地菜田土壤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均高于评价参比值,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均属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是Hg>Cd>Pb>Cu>Cr>As,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地菜田土壤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地积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百合-土壤体系中镉、铅和汞的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瑞琴 于安芬 +2 位作者 白滨 徐瑞 丁文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6-191,共6页
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对甘肃省传统食用百合产区食用百合-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铅(Pb)和汞(Hg)进行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与1993年甘肃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比,种植食用百合的土壤中Cd、Pb和Hg含量有明... 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对甘肃省传统食用百合产区食用百合-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铅(Pb)和汞(Hg)进行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与1993年甘肃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比,种植食用百合的土壤中Cd、Pb和Hg含量有明显增加现象,分别提高了1.82、0.27、1.71倍,但符合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以NY/T 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作为参比值,研究区域食用百合土壤重金属Cd、Pb和Hg的平均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18.25、2.78、5.19,均小于40,风险级别为A级,生态危害程度较低;以1993年甘肃省土壤环境重金属背景值为参照值评价,百合土壤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是Cd>Hg>Pb,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主要是镉,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B级,属于中等水平;食用百合Cd、Pb和Hg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0.131、0.003和0.022;食用百合Cd、Pb和Hg的靶标危害系数,即食用风险值低于1,重金属未超标的百合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百合-土壤体系 重金属 富集 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物元素指纹分析的药食兼用百合产地溯源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瑞琴 白滨 +2 位作者 于安芬 徐瑞 郭斌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第12期15-18,共4页
利用iCE-3500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测定来自甘肃省、湖南省、江西省和安徽省4个省8个市11个县共119份药食兼用百合样品中10种矿物元素(Ca、Mg、Zn、Cu、Fe、Se、K、P、Cd、Pb)的含量,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表... 利用iCE-3500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测定来自甘肃省、湖南省、江西省和安徽省4个省8个市11个县共119份药食兼用百合样品中10种矿物元素(Ca、Mg、Zn、Cu、Fe、Se、K、P、Cd、Pb)的含量,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域来源药食兼用百合样品中矿物元素含量不但与其产地的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密切相关,此外还受品种和栽培措施等因素的影响;确定Ca、Mg、Zn、Cu、Fe为百合的特征元素;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以明显区分各产地及不同品种的百合,为名特优新农产品产地溯源及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兼用百合 品种 产地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叶枯病病原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白滨 杨花莲 +1 位作者 何苏琴 于安芬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8X期78-84,共7页
百合叶枯病是兰州百合生产中的主要叶部病害,在多雨年份危害尤其严重。由于2012年6~8月降水偏多,兰州百合叶枯病大发生,至8月中旬重病田兰州百合枯死株率达50%~70%,部分田块兰州百合地上部全部枯死。经致病性测定和形态特征比对,将兰... 百合叶枯病是兰州百合生产中的主要叶部病害,在多雨年份危害尤其严重。由于2012年6~8月降水偏多,兰州百合叶枯病大发生,至8月中旬重病田兰州百合枯死株率达50%~70%,部分田块兰州百合地上部全部枯死。经致病性测定和形态特征比对,将兰州百合叶枯病病原菌鉴定为椭圆葡萄孢Botrytis elliptica(Berk.)Cooke。病菌菌丝在5~30℃均可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30℃菌丝生长受抑制,菌丝褐化;35℃菌丝不生长,但在35℃培养7d后转放至20℃培养,可于5d后恢复生长。菌核产生温度为5~25℃,菌核的产生时间、位置及大小在不同菌株、不同培养温度及同一菌株的不同重复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幅。性孢子稀少至极丰富。分生孢子在自来水中20℃条件下3~5h即开始萌发,15h萌发率达50%~99%,通常萌发产生1~2个芽管,并在孢子中间形成0~2个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椭圆葡萄孢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白银绿色农业示范区规划及布局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瑞琴 于安芬 +3 位作者 赵有彪 殷图廷 车宗贤 苏永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6072-6074,共3页
按照自然资源条件、产业基础以及发展潜力,将白银市绿色农业示范区由北向南依次划分为北部沙漠边缘生态绿色农业区、高扬程提灌粮经牧综合绿色农业区、黄河沿岸及城郊高效绿色农业区、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绿色农业区4个各具特色的绿色农... 按照自然资源条件、产业基础以及发展潜力,将白银市绿色农业示范区由北向南依次划分为北部沙漠边缘生态绿色农业区、高扬程提灌粮经牧综合绿色农业区、黄河沿岸及城郊高效绿色农业区、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绿色农业区4个各具特色的绿色农业优势区,并就它们的基本状况、优势产业以及开发措施作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 绿色农业示范区 规划与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灌区覆膜方式对制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有彪 于安芬 李瑞琴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6,21,共3页
研究了额定灌水量下,不同覆膜方式对制种玉米物候期、经济性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灌种植、全膜平作种植和宽行覆膜平作种植与窄行覆膜平作种植相比,在孕穗期之前各处理对作物的物候期没有影响,... 研究了额定灌水量下,不同覆膜方式对制种玉米物候期、经济性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灌种植、全膜平作种植和宽行覆膜平作种植与窄行覆膜平作种植相比,在孕穗期之前各处理对作物的物候期没有影响,抽雄期以后其他处理较对照晚成熟,生育期延长了2~5d;全膜垄作沟灌和全膜平作种植的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全膜垄作沟灌种植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最好,分别为7 633.4kg/hm2和12.5kg/(hm2.mm),全膜平作种植产品纯收入及灌溉效益表现最好,分别为43 676元/hm2和12.6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覆膜方式 制种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壁设施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瑞琴 于安芬 +3 位作者 许文艳 徐瑞 徐美蓉 焦洁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7期10-14,共5页
目的:了解戈壁设施蔬菜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物状况,并评估健康风险,为保障戈壁设施蔬菜绿色生产和食用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产基地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2020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戈壁设施蔬菜产区采集蔬菜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 目的:了解戈壁设施蔬菜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物状况,并评估健康风险,为保障戈壁设施蔬菜绿色生产和食用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产基地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2020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戈壁设施蔬菜产区采集蔬菜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蔬菜样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含量,根据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目标风险系数法评估摄入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共采集141份蔬菜样品,铅、镉和砷含量的中值分别为0.005、0.002、0.007mg/kg,总汞含量均低于检出限。戈壁设施蔬菜铅、镉和总砷含量均未超标,检出率分别为4.26%、23.40%、87.23%。蔬菜重金属污染指数均低于0.6,属于清洁水平。通过膳食途径摄入蔬菜中的重金属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总砷、铅、镉,不同种类蔬菜的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瓜、辣椒、番茄;儿童、中老年和青壮年摄入蔬菜中重金属的风险依次递减。结论:戈壁设施蔬菜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的含量均未超标,通过膳食途径摄入戈壁设施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设施蔬菜 重金属 污染特征 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品种自交不亲和性的鉴定与利用潜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凤霞 梁伟 +2 位作者 于安芬 曲亚英 陈瑾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8-291,共4页
利用常规测定方法鉴定了基因型差异较大的10个甘蓝品种的自交不亲和性(SI),并就其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品种SI的表现随基因型生态类型和来源的不同而异,一般地方品种SI较强,平均SI株率达58.9 %,由SI系配置的杂交种SI较弱,平... 利用常规测定方法鉴定了基因型差异较大的10个甘蓝品种的自交不亲和性(SI),并就其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品种SI的表现随基因型生态类型和来源的不同而异,一般地方品种SI较强,平均SI株率达58.9 %,由SI系配置的杂交种SI较弱,平均SI株率为13.1 %;随着品种熟期延长,自交不亲和性愈强,早、中、晚熟品种的SI株率依次为58.9 %、16.0 %和9.3 %。利用地方品种和外引杂交种都可进行SI等位基因系的定向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自交不亲和性 鉴定 利用潜力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地区春小麦亏缺灌溉及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有彪 于安芬 +2 位作者 李瑞琴 何振富 郭斌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4,共3页
研究了春小麦亏缺灌溉及种植模式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盖穴播与秸秆覆盖条播和露地条播相比,亏缺灌溉时全膜覆盖延长灌浆期和生育期,充分灌溉时延长灌浆期、缩短生育期,使小麦较充分灌浆,产量显著提... 研究了春小麦亏缺灌溉及种植模式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盖穴播与秸秆覆盖条播和露地条播相比,亏缺灌溉时全膜覆盖延长灌浆期和生育期,充分灌溉时延长灌浆期、缩短生育期,使小麦较充分灌浆,产量显著提高。灌水量为3 600m3/hm2且全膜覆盖穴播种植模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 亏缺灌溉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瑞琴 于安芬 +2 位作者 白滨 黄铮 李婷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15-18,共4页
对兰州百合的感官品质以及基本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兰州百合的横径和鳞茎单重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呈现增高趋势;可溶性糖、粗灰分、粗蛋白平均含量比文献记载的其他食用百合分别高236.20%、58.72%、35.8... 对兰州百合的感官品质以及基本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兰州百合的横径和鳞茎单重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呈现增高趋势;可溶性糖、粗灰分、粗蛋白平均含量比文献记载的其他食用百合分别高236.20%、58.72%、35.80%,而粗纤维比文献记载的降低了34.9%。与现行标准、其他品种和文献数据对比,兰州百合的代表性食用风味和口感品质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试品种及文献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感官品质 基本营养品质 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废弃物堆肥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徐瑞 于安芬 +2 位作者 李瑞琴 白滨 丁文姣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44-47,共4页
介绍了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对蔬菜废弃物好氧堆肥处理的研究现状,包括不接种微生物的自然好氧堆肥和接种微生物的好氧堆肥,并详细介绍了堆肥工艺、堆肥基料以及所接种的微生物,列举了目前普遍使用的腐熟度指标。
关键词 蔬菜废弃物 好氧堆肥 微生物 腐熟度指标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亚硫酸钠对双孢蘑菇鲜品颜色和质量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陶海霞 于安芬 +2 位作者 白滨 郭斌 李瑞琴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23-31,共9页
以双孢蘑菇鲜品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处理的菇体外观变化和SO_2的残留状况及膳食风险。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不一定对双孢蘑菇外观有增白作用,但可延缓双孢蘑菇切面的褐变。各处理中SO_2残留量随焦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增... 以双孢蘑菇鲜品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处理的菇体外观变化和SO_2的残留状况及膳食风险。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不一定对双孢蘑菇外观有增白作用,但可延缓双孢蘑菇切面的褐变。各处理中SO_2残留量随焦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不同。2.5 g/L和5.0 g/L处理中呈先增后降,45 min时含量最高;30.0 g/L和40.0g/L处理中呈先增后降,30 min时含量最高;10.0 g/L和20.0 g/L处理中SO_2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连续增加。冷藏前期各处理SO_2含量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而降低,低浓度处理连续降低直至无检出,质量浓度大于10.0 g/L的处理后期反而增加。焦亚硫酸钠2.5 g/L-15 min处理SO_2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其余处理均高于国家标准。小于5.0 g/L时对双孢蘑菇有护色和保鲜效果,且冷藏放置0~1 d后无SO_2检出,膳食暴露风险可接受。SO_2残留量达到《绿色食品食用菌》(NY/T 749-2012)要求的鲜双孢蘑菇,不足以说明其SO_2慢性风险熵是可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焦亚硫酸钠 SO2 变化规律 膳食暴露 风险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市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丁文姣 于安芬 +2 位作者 李瑞琴 徐瑞 白滨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33-36,共4页
采用菌落生长法研究了定西市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黄芪根部腐烂病害的优势致病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5~8。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恒温10min。产孢最适温度为25℃,在pH为6时产孢量最... 采用菌落生长法研究了定西市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黄芪根部腐烂病害的优势致病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5~8。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恒温10min。产孢最适温度为25℃,在pH为6时产孢量最高。能利用多种单糖、多糖及醇类作碳源和赖氨酸等有机氮和硝酸铵等无机氮作氮源。该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对营养要求不是很严格,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适宜条件及适应范围与甘肃黄芪栽培区的环境条件较为一致,这也是甘肃地区黄芪根腐病近年来发病严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根腐病 茄镰孢 生物学特性 定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瑞 白滨 +2 位作者 于安芬 董俊 李瑞琴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55-58,共4页
分析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国家工作重点的新形势下,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机构建设、经费投入、追溯系统、标准和检测制度、标准化生产等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体系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