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流式细胞计进行虾类倍性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周岭华 邓田 +2 位作者 张晓军 于奎杰 相建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45,共4页
在生物有机体中,一个细胞核中所含的DNA总量对于某种类有机体是一定的。利 用流式细胞计测量细胞中的DNA含量,可以用来鉴别有机体的倍性。本文首次报道了用流 式细胞计测定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日... 在生物有机体中,一个细胞核中所含的DNA总量对于某种类有机体是一定的。利 用流式细胞计测量细胞中的DNA含量,可以用来鉴别有机体的倍性。本文首次报道了用流 式细胞计测定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日本对虾(P. japonicus)和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倍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计 倍性检测 细胞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人工繁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于琳江 于奎杰 张乃禹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5-579,共5页
于 1 997年 9月— 2 0 0 0年 7月 ,在辽宁盘锦市外贸实业总公司虾苗场、辽宁庄河市天源水产公司虾苗场及海南大众凌伟海洋产业有限公司海洋中心选用人工培育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种虾 ,采用眼柄摘除手术处理雌虾 ,进行人工繁... 于 1 997年 9月— 2 0 0 0年 7月 ,在辽宁盘锦市外贸实业总公司虾苗场、辽宁庄河市天源水产公司虾苗场及海南大众凌伟海洋产业有限公司海洋中心选用人工培育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种虾 ,采用眼柄摘除手术处理雌虾 ,进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养殖的体重在 40g以上的南美白对虾雌虾 ,经单侧眼柄摘除手术后 ,一部分个体于手术后5— 1 5d内卵巢发育成熟并产卵 ;另一部分个体则于手术后的 3— 7d内蜕壳 ,蜕壳后 9— 1 5d卵巢发育成熟并产卵。采用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相结合 ,控制光强度在 1 0 0— 1 5 0lx ,光暗周期为 1 4∶1 0 ,南美白对虾一般于每天 1 5∶0 0— 1 6∶0 0时开始交配并持续到 2 3∶0 0时左右或更晚。在 1 5 0d的诱交实验中 ,分池诱交组的交配率明显高于同池诱交组 ,最高达 70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成熟 产卵 诱交 人工繁育技术 交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钾诱导中华绒螯蟹三倍体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成松 李富花 +2 位作者 于奎杰 崔朝霞 相建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基于受精卵早期发育形态学的观察,对利用氯化钾诱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三倍体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赘蟹受精卵在产出后经历了变圆、体积膨大及卵黄团物质位置移动的过程;在15℃下,中华绒螯蟹受精卵... 基于受精卵早期发育形态学的观察,对利用氯化钾诱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三倍体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赘蟹受精卵在产出后经历了变圆、体积膨大及卵黄团物质位置移动的过程;在15℃下,中华绒螯蟹受精卵在产出后40min左右释放第一极体,80min左右孵化膜形成并举起,5h左右第二极体释放;氯化钾诱导中华绒螯蟹三倍体的优化参数为:产卵后1.5~2.0h,用6g/L的氯化钾处理4h;孵化膜形成并举起可以作为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开始点的形态学标记,其最高诱导率可以达到100%。实验结果为实现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苗种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形态学 氯化钾 三倍体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爪虾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凡守军 周令华 +1 位作者 于奎杰 相建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共3页
关键词 对虾 鹰爪虾 人工繁殖 生殖力 卵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型和SP型粘合剂及其饵料加工技术的研究
5
作者 刘克强 姜玉香 于奎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11,共1页
由于鱼虾养殖生产的发展,人工配合饵料的重要性及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保持饵料效价,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及饲养成本,防止和减少残饵对水质环境及养殖对象所造成的危害,生产饲料粘合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粘合剂 饵料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