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于唯德作品
1
作者 于唯德 《书法教育》 2018年第2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唯德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唯德作品
2
作者 于唯德 《大学书法》 2019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有意味的形式”到“有教育思想的品质”——试论传统书法艺术的人文精神特质对当代大学生情性的陶冶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唯德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26-430,共5页
中国书法是一种最具民族特色和文化意蕴的艺术形式.他将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融于飞动简劲的节奏韵律中,通过线条的意象感悟人类的超越精神和宇宙大化的生动气韵.传统书法艺术重视审美的多重性,以人为本,培养人格修养,追求真善美人生境界的... 中国书法是一种最具民族特色和文化意蕴的艺术形式.他将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融于飞动简劲的节奏韵律中,通过线条的意象感悟人类的超越精神和宇宙大化的生动气韵.传统书法艺术重视审美的多重性,以人为本,培养人格修养,追求真善美人生境界的内容为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高尚的品格,促进他们奋发有为和积极进取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人文精神 大学生 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画皮》看现代夫妻关系的文化诉求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唯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65-66,共2页
旧有的夫妻伦理评判,是通过束缚妻子的精神自由达到婚姻的和睦,丈夫在夫妻关系中掌控着绝对优势。改革开放后,女性的家庭地位大大加强,张扬着文明、平等的道德诉求。不过,有些时候,难免会发生矫枉过正的情形。在电影《画皮》中,夫妻伦... 旧有的夫妻伦理评判,是通过束缚妻子的精神自由达到婚姻的和睦,丈夫在夫妻关系中掌控着绝对优势。改革开放后,女性的家庭地位大大加强,张扬着文明、平等的道德诉求。不过,有些时候,难免会发生矫枉过正的情形。在电影《画皮》中,夫妻伦理道德的审判,发生在丈夫王生对自己忠诚婚姻的质疑上,并最终用生命向妻子证明自己的爱。这种夫妻关系的文化诉求,是对丈夫精神自由的束缚。从现代文明的夫妻关系看,无论对于妻子还是对于丈夫,凭借婚姻的名义,对"人"的精神压抑都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皮》 夫妻 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榜书艺术的表现与审美
5
作者 于唯德 《美术大观》 2007年第5期66-67,共2页
  景由文出,文以点景.在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不仅有"可绘、可咏、可游"的天然景观,更有巧夺天工、独具匠心的环境园林艺术和传统的书法艺术,构成了一幅幅色彩绮丽、神秘莫测的精神画卷,使人赏心悦目,应接不暇.历...   景由文出,文以点景.在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不仅有"可绘、可咏、可游"的天然景观,更有巧夺天工、独具匠心的环境园林艺术和传统的书法艺术,构成了一幅幅色彩绮丽、神秘莫测的精神画卷,使人赏心悦目,应接不暇.历代文人学士游览胜地,触景生情,咏诗题词,刻石留迹,以碑刻、匾联、摩崖、题名等丰富多样的榜书艺术形式,既描述出景物的特征,抒发个人的感情,又点出其精神内涵和艺术风貌,既增加了景物的意趣和韵味,又造就出境地的诗情和画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法 国画技法 书法艺术 章法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自椟先生书学思想分析
6
作者 于唯德 《大学书法》 2023年第4期31-33,共3页
书法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也是人的一种精神体验活动,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规律。刘自椟先生以其自身的书法实践和朴素的语言形式,对书法审美的原则做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美学解读。刘自椟先生的书学思想总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关键词 书学思想 书法审美 刘自椟 书法实践 美学规律 精神体验 艺术创造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书法专业的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常栓怀 于唯德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603-605,609,共4页
从1963年起,我国在高等院校开设了书法本科专业.经过40多年的历程,我国高等书法本科专业从无到有、从探索到发展、从提高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取得了书法教育的丰硕成果,为现阶段的高等书法专业的教学模式探索了一条丰富的... 从1963年起,我国在高等院校开设了书法本科专业.经过40多年的历程,我国高等书法本科专业从无到有、从探索到发展、从提高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取得了书法教育的丰硕成果,为现阶段的高等书法专业的教学模式探索了一条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文回顾了中国高等书法教育40多年的教育历程,指出了目前在书法教学和专业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以加强基础、继承传统、扩大内涵、提高素质为目的的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以供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 书法 教学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穆君墓志铭》考释及书法艺术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唯德 周国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8年第4期75-76,共2页
《穆君墓志铭》是书刻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521)的一方墓志,其中包含诸多历史、文化信息,值得研究。尤其该墓志所表现的书法艺术风格更能代表这一特殊时期书法变化的风貌,也是我们了解从孝文帝改革至孝明帝时期书法在当时发展的可靠资... 《穆君墓志铭》是书刻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521)的一方墓志,其中包含诸多历史、文化信息,值得研究。尤其该墓志所表现的书法艺术风格更能代表这一特殊时期书法变化的风貌,也是我们了解从孝文帝改革至孝明帝时期书法在当时发展的可靠资源,值得与方家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穆纂 穆君墓志铭 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恩师刘自椟先生逝世三周年祭
9
作者 于唯德 《书画世界》 2004年第4期23-29,共7页
一九八六年九月,我从东北考入西安工业学院。大学里的第一个国庆节,我在学院举办的大学生书法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当时刘自椟老师担任比赛的评委,并为获奖的学生颁奖。从那时起。
关键词 德高为范 学高为师 大学生 书法家 老师 篆书 中国书法 西安 于右任 国庆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为心画:中国书法艺术的人本表征
10
作者 于唯德 《书画世界》 2002年第10期9-11,共3页
汉代哲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这一论断,不仅指出了书法艺术的人本思想,而且对后世书法理论和评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古代书论中注重书家个性品格与书风关系的祈向即滥觞于此。细读古代书论,尽管他们... 汉代哲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这一论断,不仅指出了书法艺术的人本思想,而且对后世书法理论和评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古代书论中注重书家个性品格与书风关系的祈向即滥觞于此。细读古代书论,尽管他们的比拟见仁见智,但是却令人神思难驭,如入云雾之中,甚至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简单化。因此,要想从艺术风格中了解书家的个性品格,不仅要全面研究作品的线条、结构和墨象,而且还要联系艺术家的功力学养和创作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心画 人本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