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接蒸发冷却器在干湿模式下的冷却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号 李征涛 +3 位作者 王智楷 闫龙超 马林泉 高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42,60,共6页
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因其能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减少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能耗进而降低PUE值,被逐步开发应用在数据中心冷却系统中。利用焓差实验室创建冷却器在干模式(二次空气4—20℃)与湿模式(二次空气20—32℃,相对湿度40%—60%)下的温湿度... 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因其能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减少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能耗进而降低PUE值,被逐步开发应用在数据中心冷却系统中。利用焓差实验室创建冷却器在干模式(二次空气4—20℃)与湿模式(二次空气20—32℃,相对湿度40%—60%)下的温湿度环境开展实验,以研究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在不同环境工况下的冷却性能。结果表明:干模式下一次空气的冷凝使冷却器对其显热处理能力降低,其冷凝潜热占二次空气吸热量的6.6%—26.4%,二次空气进口温度和风量为4℃与460 m^(3)/h时制冷量最大为1.21 kW,COP为17.5。湿模式下,进口温度为20—26℃的二次空气经过与水的热质传递,其温度低于一次空气的露点温度使得一次空气水蒸气冷凝,相应工况下的湿球效率随冷凝的减弱在47%—68%的范围内逐渐升高,并在二次空气温湿度为32℃与50%的工况下达到最大81%,制冷量和COP在最低相对湿度4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2 kW与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蒸发冷却 热质传递 湿球效率 制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汽车空调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号 李征涛 王智楷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为探究汽车空调系统性能与环境温度、压缩机转速的动态响应情况,为制冷系统运行策略及乘员舱改进指出方向,基于Simulink对汽车空调系统与乘员舱热环境系统进行建模,分析了分别使用R410a与R134a制冷剂时系统性能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 为探究汽车空调系统性能与环境温度、压缩机转速的动态响应情况,为制冷系统运行策略及乘员舱改进指出方向,基于Simulink对汽车空调系统与乘员舱热环境系统进行建模,分析了分别使用R410a与R134a制冷剂时系统性能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加,制冷系统的制冷功率与能耗随之增加,但COP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使用R134a冷媒的系统在制冷功率上较R410a有约6%的提升;在运行策略方面,可在开启系统时使压缩机高速运转产生较高的制冷功率,让乘员舱快速降到目标温度,再维持低转速的较高能效比运行状态,以达到最优的节能目的。随着环境温度的梯度升高,冷媒的冷凝效率降低使系统能效比相应降低,同时导致乘员舱与外界换热量增大,故可在设计制冷系统时提高冷凝器性能冗余,增加整车的隔热保温性以提升系统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SIMULINK 制冷量 压缩机转速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蒸发冷却结合除湿机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智楷 李征涛 +3 位作者 于号 马林泉 闫龙超 高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38,44,共6页
间接蒸发冷却系统(IEC)因其节能及环保特性被逐步应用在多种大型空调冷却系统中,IEC系统能够利用自然冷源对室内空气进行降温,此外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结合液体除湿的组合系统能显著降低系统能耗,但其组合系统组成复杂,体积过大,且溶液具... 间接蒸发冷却系统(IEC)因其节能及环保特性被逐步应用在多种大型空调冷却系统中,IEC系统能够利用自然冷源对室内空气进行降温,此外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结合液体除湿的组合系统能显著降低系统能耗,但其组合系统组成复杂,体积过大,且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文中开发了一种新型间接蒸发冷却结合除湿机系统(IECD)的集成装置,使得一次空气经过除湿机除湿后进入换热芯体,与二次空气不接触而进行热质交换,并研究该集成装置在不同运行参数下的冷却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IEC模式,IECD模式对系统的传热有显著的增强效果,在热流密度为1.52—2.33 kJ/(m^(2)·s)时,IECD模式下的热流密度最多是IEC模式下的1.38倍。研究还发现当控制一次进气参数不变时,较低的二次进气温度和含湿量能够有效增强换热芯体的换热效果,提升系统的冷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蒸发冷却 热质传递 湿球效率 热流密度 换热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