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学批评·文学史·新兴文类写作--於可训教授访谈录 |
於可训
方舟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2
|
在经典与现代之间──论近期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 |
於可训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9
|
|
|
3
|
新世纪文学的困境与蜕变 |
於可训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
4
|
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述评 |
於可训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5
|
|
|
5
|
一部书的命运和阐释的历史——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於可训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
6
|
阐释的历史与历史的阐释 |
於可训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7
|
什么是关山林性格及其文化涵义──对《我是太阳》中心人物的文化阐释 |
於可训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
8
|
走向科学的文学批评——论文学批评的科学性问题 |
於可训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9
|
论当代文学的历史整合 |
於可训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
10
|
无边的散文 |
於可训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11
|
从近现代文学革新看传统的转化和发展 |
於可训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2
|
论对立的环境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文学主体性问题的一个角度 |
於可训
|
《江汉论坛》
|
1988 |
1
|
|
|
13
|
在古典与民歌基础上发展新诗——毛泽东的诗学思想及其理论构成 |
於可训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14
|
论忠孝观念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历史演变 |
於可训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5
|
当代文学创作经验亟待进行系统总结——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1届学术年会上的发言 |
於可训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1 |
8
|
|
|
16
|
近三十年巴金研究述评 |
於可训
李雪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17
|
极权政治的历史寓言 |
於可训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18
|
价值重建与21世纪文学(笔谈) |
杨义
柯汉琳
龙泉明
陈剑晖
於可训
丁帆
张永泉
王兆胜
高旭东
韩雪临
|
《河北学刊》
|
2001 |
0 |
|
|
19
|
在升腾与坠落之间──漫论池莉近作的人生模式 |
於可训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5
|
|
|
20
|
池莉论 |
於可训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