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谐音与汉文化关系研究综论 被引量:7
1
作者 于全有 李现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5-129,共5页
谐音作为一种具有汉民族文化特色的修辞手段,与汉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从汉文化对谐音的影响研究和谐音对汉文化的影响研究等方面,就20年来有关谐... 谐音作为一种具有汉民族文化特色的修辞手段,与汉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从汉文化对谐音的影响研究和谐音对汉文化的影响研究等方面,就20年来有关谐音与汉文化关系的研究加以梳理和阐释,并指出其中尚需改进的问题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音 汉文化 文化修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信称谓语的规范化与社会文化心理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全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6-17,共2页
书信称谓语的规范化与社会文化心理□于全有目前社会上信封称谓语的使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收信人姓名的后面加上亲属称谓或官衔称谓,如“××爸爸”“××舅舅”“××科长”等;一类是在收信人姓... 书信称谓语的规范化与社会文化心理□于全有目前社会上信封称谓语的使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收信人姓名的后面加上亲属称谓或官衔称谓,如“××爸爸”“××舅舅”“××科长”等;一类是在收信人姓名的后面加上带有中性特征的一些社会公称,如“××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信称谓语 亲属称谓语 社会文化心理 规范化 收信人 邮递员 信封 发信人 顺应现实 规范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您们”用法的规范性研究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全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共3页
关于“您们”的用法是否规范的问题,语言学界对此曾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以王力、丁声树等为代表的否定性意见,一种是以黄伯荣、廖序东、宋玉柱等为代表的半肯定意见(既不完全否定,也不完全肯定),一种是以伍铁平、王... 关于“您们”的用法是否规范的问题,语言学界对此曾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以王力、丁声树等为代表的否定性意见,一种是以黄伯荣、廖序东、宋玉柱等为代表的半肯定意见(既不完全否定,也不完全肯定),一种是以伍铁平、王振昆、马庆株、邢福义等为代表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述评 规范性 用法 合理性 《现代汉语》 礼貌语言 吕叔湘 伍铁平 普通话 《中国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个秀才”的修辞论析
4
作者 于全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8-60,共3页
“半个秀才”的修辞论析●于全有鲁迅小说《孔乙己》里,在写到咸亨酒店里的孔乙己被周围的众人取笑时,有这样一段描写: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 “半个秀才”的修辞论析●于全有鲁迅小说《孔乙己》里,在写到咸亨酒店里的孔乙己被周围的众人取笑时,有这样一段描写: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乙己》 修辞手法 上下文语境 《古柏行》 论析 逻辑前提 文学语言 中学语文教学 华罗庚 《梦溪笔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语言学跨入21世纪的新篇章——东北首届语言学会议述评
5
作者 于全有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语言学 学术会议 配价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序变换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于全有 《云梦学刊》 1994年第2期77-79,63,共4页
关键词 语用分析 语用效果 语用前提 称呼语 偏句 语言运用 句法成分 语言单位 表义 状语后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现象与汉语语法分类的指导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全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95-99,105,共6页
汉语语法中介现象是汉语语法研究领域一个长期以来难以处理而又争议颇多的重要课题。所谓语法中介现象,指的是相对立的语法范畴类别之间或语法单位之间、语法单位内部的类别之间的兼融两端特点的中介过渡状态。随着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 汉语语法中介现象是汉语语法研究领域一个长期以来难以处理而又争议颇多的重要课题。所谓语法中介现象,指的是相对立的语法范畴类别之间或语法单位之间、语法单位内部的类别之间的兼融两端特点的中介过渡状态。随着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汉语语法理论的深层拓展,中介现象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吸引着人们对它投去审视的目光。本文拟从语法分类的角度,对汉语语法中介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 语法范畴 短语词 半虚词 语法学史 离合词 语法学界 新著国语文法 朱德熙先生 《马氏文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演变中的“葛氏定律”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观 被引量:6
8
作者 于全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76-78,共3页
语言演变中的“葛氏定律”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观于全有语言系统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词如果同时兼有良义(褒义或中性义)和劣义(贬义)时,它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其表示劣义的义项会逐渐蚕食、占领良义的领地,并将其... 语言演变中的“葛氏定律”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观于全有语言系统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词如果同时兼有良义(褒义或中性义)和劣义(贬义)时,它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其表示劣义的义项会逐渐蚕食、占领良义的领地,并将其从该词的义项中驱逐出去,使良义或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演变 社会文化心理 语言符号 语言演化 男性生殖器 语音形式 天津方言 客观所指 语言运用 语言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