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瓦氏马尾藻有性繁殖和幼孢子体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军军 白凯强 +5 位作者 赵明林 李信书 陶燕东 张建伟 于克峰 何培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5-1220,共6页
通过采集浙江舟山枸杞岛海域野生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进行培养,研究瓦氏马尾藻的繁殖季节、温度、生殖托的发育、卵子的成熟和排放、假根的生长以及幼孢子体的前期发育。实验结果表明:位于浙江舟山枸杞岛的瓦氏马尾藻繁... 通过采集浙江舟山枸杞岛海域野生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进行培养,研究瓦氏马尾藻的繁殖季节、温度、生殖托的发育、卵子的成熟和排放、假根的生长以及幼孢子体的前期发育。实验结果表明:位于浙江舟山枸杞岛的瓦氏马尾藻繁殖季节为4—6月,繁殖高峰期水温为18—21℃。雌、雄生殖托早期无明显差异,中后期差异变大,瓦氏马尾藻藻体在排放完卵子和精子后开始衰败。瓦氏马尾藻卵子属于8核1卵型,受精过程在雌性生殖托表面发生,受精后开始从雌性生殖托脱落,部分存在挂托分裂现象。在幼孢子体分裂前期,假根生长速度大于幼孢子体本身的生长速度。幼孢子体先长成一片叶子,再进行第二片叶子的发育,逐渐分化出主茎和初生分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马尾藻 生殖托 幼孢子体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氏马尾藻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军军 张建伟 +6 位作者 刘媛媛 柴召阳 韦章良 吴海龙 霍元子 于克峰 何培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30,共8页
研究了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规模化育苗及海区养殖技术。采集海区成熟藻体,室内催熟放散受精卵,收集并喷洒于水泥板、棕绳、木板3种附着基,进行受精卵附着、萌发及苗体生长等实验,发现棕绳育苗效果最佳。受精卵喷洒10d后,... 研究了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规模化育苗及海区养殖技术。采集海区成熟藻体,室内催熟放散受精卵,收集并喷洒于水泥板、棕绳、木板3种附着基,进行受精卵附着、萌发及苗体生长等实验,发现棕绳育苗效果最佳。受精卵喷洒10d后,3种附着基的出苗率分别为85.5%、80.2%和91.3%,平均株高约1.3 mm。前20天木板幼苗密度最高,达8.2株/cm^2,但幼苗均生长缓慢。第30天,幼苗出现明显分枝,生长率增大到前20天的1.6倍,其中棕绳幼苗株高最大,幼苗存活率分别为83.6%、79.7%和75.6%。第60天棕绳幼苗密度及平均株高均最大。将附有幼苗的水泥板(藻礁)、棕绳放入海区进行养殖,发现幼苗在浪大流急海区生长较快,4周后平均株高分别达98.7和103.1 mm,是对照组的1.5倍,但棕绳脱苗严重。藻礁较适合海区规模化投放养殖,是藻场修复和重建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马尾藻 育苗 附着基 养殖 藻场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农村典型河道水体富营养化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霞 霍元子 +5 位作者 邵留 李娟英 于克峰 何文辉 张饮江 何培民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5,共7页
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以叶绿素a、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等为主要水质指标,选用营养状态指数生物指示法对上海市7个周边区的16条农村河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被调查的河道均已经达到富营养化,按4项主... 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以叶绿素a、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等为主要水质指标,选用营养状态指数生物指示法对上海市7个周边区的16条农村河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被调查的河道均已经达到富营养化,按4项主要水质指标评价,16条农村河道已无I类水。秋冬季15条河道总氮含量处于劣Ⅴ类水质,夏季也有10条处在这个水平;总磷含量呈现劣Ⅴ类水的河道在冬季明显较多,达到13条,夏季次之为7条,而秋季大约有9条河的总磷含量处在Ⅲ类水;氨氮含量在春冬季分别有9条和10条河道处在劣Ⅴ类,但夏季有9条河道氨氮处在Ⅲ类或Ⅱ类;河道的高锰酸盐指数全年基本处于Ⅳ类水。调查还发现同一河道在一年中的盐度也有变化,冬季河水的盐度相对较高,最高能达到1.6。科学地分析水体污染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农村河道的管理,控制水体的进一步恶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河道 富营养化评价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