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榴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买里克扎提.买合木提 阿布都热西提.阿布力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867-17868,共2页
[目的]建立并完善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长510 nm处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定石榴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为0.774%(0.774 mg/g)。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 [目的]建立并完善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长510 nm处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定石榴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为0.774%(0.774 mg/g)。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0(g/ml)、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结论]选用芦丁为对照品应用于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榴叶总黄酮含量,方法简单、准确度高、用时短,可用于石榴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超声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石榴籽中黄酮及其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阿布都热西提.阿布力克 李茵萍 买里克扎提.买合木提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12期34-35,共2页
采用超声波法对石榴籽中的黄酮进行提取,并采用硝酸铝法测定了其含量。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提取,黄酮的含量最高(0.527%),平均回收率为103.9%、RSD=3.8%。
关键词 石榴籽 超声波 黄酮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PM_(2.5)和PM_(2.5~10)中碳组分季节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果 迪丽努尔.塔力甫 +3 位作者 买里克扎提.买合木提 阿布力克.阿布力孜 王新明 丁翔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6-362,共7页
2011年1月至12月在乌鲁木齐市区用膜采样法采集了大气PM_(2.5)和PM_(2.5~10)样品,并利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通过OC与EC的粒径分布特征、比值和相关性的分析,初步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大气可吸入颗粒... 2011年1月至12月在乌鲁木齐市区用膜采样法采集了大气PM_(2.5)和PM_(2.5~10)样品,并利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通过OC与EC的粒径分布特征、比值和相关性的分析,初步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碳质气溶胶污染特征,并用OC/EC比值法估算了二次有机碳(SOC)的浓度.结果表明,PM_(2.5)和PM_(2.5~10)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92.8μg/m^3和64.7μg/m^3.PM_(2.5)中OC和EC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3.85μg/m^3和2.38μg/m^3,PM_(2.5~10)中OC和EC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2.63μg/m^3和0.57μg/m^3.OC和EC四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季浓度最高.碳组分主要集中于PM_(2.5)中,OC/EC比值范围为3.62~11.21.夏季和秋季的PM_(2.5)和PM_(2.5~10)中OC和EC的相关性较好(R2>0.65).估算得出的PM_(2.5)和PM_(2.5~10)中SOC的估算浓度为2.31~11.98μg/m^3和0.38~1.49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2.5-10 有机碳 元素碳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典型城区大气PAHs气-粒分配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腾林 迪丽努尔.塔力甫 +4 位作者 王新明 王果 丁翔 买里克扎提.买合木提 亚力昆江.吐尔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08-1416,共9页
大气中PAHs的气-粒分配是影响其在大气中分布、迁移和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采集大气气相和颗粒相样品,对聚氨酯泡沫样品的气相和石英纤维膜的颗粒相(TSP)中的16种PAH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大气中PAHs的气-粒分配是影响其在大气中分布、迁移和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采集大气气相和颗粒相样品,对聚氨酯泡沫样品的气相和石英纤维膜的颗粒相(TSP)中的16种PAH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颗粒相和气相中ρ(∑16PAHs)总和的年均值为(116.71±92.74)ng/m3,采暖期〔(173.16±84.26)ng/m3〕是非采暖期〔(39.46±16.19)ng/m3〕的4.4倍;采暖期颗粒相中ρ(∑16PAHs)平均值为(40.60±3.03)ng/m3,气相为(134.46±13.05)ng/m3,2-3环PAHs主要存在于在气相中,4-6环PAHs主要存在于颗粒相中.在非采暖期,颗粒相ρ(∑16PAHs)平均值为(25.37±3.21)ng/m3,气相为(14.95±1.06)ng/m3.采用吸附和吸收模型对PAHs的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表明PAHs的lg Kp(Kp为分配系数)与lg PL0(PL0为过冷蒸汽压)线性关系显著,在采暖期斜率绝对值为0.34,说明PAHs的气-粒分配以吸收为主;在非采暖期的斜率绝对值为0.78,表明PAHs的气-粒分配受吸收和吸附共同作用.PAHs的lg Kp与lg Koa(Koa为正辛醇-大气分配系数)线性关系显著,在采暖期斜率为0.38,表明PAHs气-粒分配并未达到平衡;在非采暖期,斜率为1.22,表明PAHs气-粒分配接近平衡.研究显示,乌鲁木齐市城区大气PAHs气-粒分配在采暖期及非采暖期特征不同,应区别制订政策和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PAHS 空气污染 气-粒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吾拉尔.哈那哈 迪丽努尔.塔力甫 +2 位作者 买里克扎提.买合木提 王新明 丁翔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40,共6页
在乌鲁木齐市南、北设置2个采样点,从2011年3-12月采集可吸入颗粒物(PM2.5、PM2.5-10)样品,分析了美国环境保护署优控的13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采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乌鲁木齐市大气PM2.5、PM2.5-10中PAHs... 在乌鲁木齐市南、北设置2个采样点,从2011年3-12月采集可吸入颗粒物(PM2.5、PM2.5-10)样品,分析了美国环境保护署优控的13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采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乌鲁木齐市大气PM2.5、PM2.5-10中PAHs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科学院站PM2.5中13种PAHs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247.2ng/m^3,变动范围为1.14~2 113.33ng/m^3;新大站PAHs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240.84ng/m^3,变动范围为4.96~1 359.41ng/m^3。而科学院站PM2.5-10中13种PAHs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57.78ng/m^3,变动范围为1.18~519.87ng/m^3;新大站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49.18ng/m^3,变动范围为1.38~412.52ng/m^3。比值法分析结果表明,所采集样品的2/3来自煤和生物质的燃烧排放;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结果表明,采暖期汽油和煤源对PM2.5中总PAHs的贡献率为46%,而非采暖期混合源的贡献率高达85%。采暖期汽油和柴油源对PM2.5-10中总PAHs的贡献率为66%,而非采暖期混合源的贡献率为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乌鲁木齐 源解析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南部PM_(2.5)/PM_(2.5-10)中多环芳烃与气象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茹克娅.阿克甫 迪丽努尔.塔力甫 +2 位作者 张艳利 王新明 买里克扎提.买合木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4-240,共7页
2011年1-12月在新疆科学院设置采样点,采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可吸入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进行了定量分析。采样期间细粒子(PM2.5)和粗粒子(PM2.5-10)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0.30~559.00μg/m^3和... 2011年1-12月在新疆科学院设置采样点,采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可吸入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进行了定量分析。采样期间细粒子(PM2.5)和粗粒子(PM2.5-10)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0.30~559.00μg/m^3和16.70~218.80μg/m^3;美国EPA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中由于萘(Nap)、苊烯(Acp)和苊(Acey)的浓度低于检测线未被检出之外,其余13种化合物均被检出。在PM2.5和PM2.5-10中这13种多环芳烃的总浓度范围分别为:1.18~2 504.72 ng/m^3和1.14~519.87 ng/m^3;采用SPSS软件对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颗粒物浓度与温度及风速在P〈0.0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在P〈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PM2.5-ΣPAHs、PM2.5-10-ΣPAHs浓度与气象参数之间建立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89、0.5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乌鲁木齐 气象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独山子石化区域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形成机制
7
作者 沈浩 迪丽努尔.塔力甫 +7 位作者 王新明 丁翔 阿布力克.阿不力孜 买里克扎提.买合木提 亚力昆江.吐尔逊 玉散.吐拉甫 刘伟 韩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43-2451,共9页
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在新疆独山子区采集大气PM_(2.5)样品,对所含的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大气气态污染物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PM_(2.5)、SO_2、NO_2和O_3的年均浓度分别为70.04、19.36、4.50、83.06μg·m^(-3); PM_(2.5... 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在新疆独山子区采集大气PM_(2.5)样品,对所含的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大气气态污染物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PM_(2.5)、SO_2、NO_2和O_3的年均浓度分别为70.04、19.36、4.50、83.06μg·m^(-3); PM_(2.5)、SO_2、NO_2的浓度均出现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趋势,而O_3浓度在春、夏季节偏高,冬季偏低;总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68.99μg·m^(-3))>秋季(14.23μg·m^(-3))>春季(10.31μg·m^(-3))>夏季(5.06μg·m^(-3)),其中SO_2^(-4)、NO_3^-、NH_4^+为水溶性无机离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到水溶性总离子质量浓度的70%以上.对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的估算表明,全年SOR的值均大于0.1,表明SO_2^(-4)主要来自大气二次转化.夏季NOR值远低于其它季节. SO_2^(-4)浓度和SOR在冬季出现较高值,可能是由于冬季取暖导致SO_2排放量增加,同时较高的相对湿度又促进了SO_2的非均相转化.受相对湿度的影响,NO_3^-在冬季主要以非均相反应的方式生成,在春、夏、秋的3个季节主要以均相反应的方式生成;当PM_(2.5)的质量浓度大于75μg·m^(-3)时,NO_3^-/SO_2^(-4)、NOR/SOR和NOR值均显著增加,表明独山子区的硝酸盐污染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独山子区 水溶性无机离子 气体污染物 季节变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