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发展及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琴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心血管外科急危重症,发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复杂凶险,病死率极高。该疾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手术死亡率高。AD有多种分型,Stanford分型是临床最常用的分型之一,以Stanford A型AD最常见...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心血管外科急危重症,发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复杂凶险,病死率极高。该疾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手术死亡率高。AD有多种分型,Stanford分型是临床最常用的分型之一,以Stanford A型AD最常见且最凶险。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AD的诊治水平已经显著提升,本文就Stanford A型AD治疗的发展及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分型 流行病学 开放手术 血管腔内修复 杂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庞秀慧 +10 位作者 杜宇奎 张为民 张立 何亮 阿依别克·乃比 郭盛 郭永忠 刘筠 张总刚 杨秀滨 唐和年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9期824-829,共6页
目的 研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004年1月至2016月2月连续收治的20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氧合... 目的 研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004年1月至2016月2月连续收治的20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氧合指数即PaO2/FiO2≤200 mm Hg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以及后续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得到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发生低氧血症41例,发生率2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左室收缩期末径、主动脉前向流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蛋白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全血血小板计数(PLT)、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有影响.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8,95%CI1.003~1.075,P=0.031),TP为保护性因素(OR =0.941,95%CI 0.893~0.991,P=0.022).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率高,TBIL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TP为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109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郭盛 张总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2期974-97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全组109例患者,年龄3~63岁,ASD直径6~36 mm,均在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隙小切口进胸在经食管心脏彩超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106例手术成功封堵... 目的 探讨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全组109例患者,年龄3~63岁,ASD直径6~36 mm,均在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隙小切口进胸在经食管心脏彩超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106例手术成功封堵,手术时间(1.5±0.3)h,术中失血量平均(41.5±10.3)ml.3例患者因术中封堵失败改为体外循环下修补.全组无死亡,术后3~9d恢复后出院.随诊3~36个月.B超示封堵伞没有残余漏,没有移位,心功能改善显著.结论 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微创治疗 经胸小切口 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反应介导胃食管反流病诱发心房颤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买买提·依斯热依力 +5 位作者 张总刚 阿孜古丽·阿力木江 吾布力卡斯木·吾拉木 郭永忠 张为民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心房颤动(AF)患者食管黏膜中的表达及其在AF发生中的意义.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完成体检的15名健康...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心房颤动(AF)患者食管黏膜中的表达及其在AF发生中的意义.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完成体检的15名健康受试者设为健康对照组.研究组均行GERDQ评分、24 h动态心电图、24 h pH监测、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监测并内镜下取食管齿状线上3 cm处的局部黏膜作为标本,后续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RT-PCR、ELISA等方法分析组织炎症程度、炎性因子(IL-6、IL-8、IL-1β、TNF-α及hs-CRP)的表达及血液中的释放浓度.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GERDQ评分、内镜等检查,分为GERD合并AF组(AF组)、GERD不合并AF组(非AF组)和对照组.GERDQ评分在AF组3~7分、8~10分、11~14分及15~18分等评分范围均明显高于非A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24 h pH监测发现,AF组弱酸反流(4<pH<7)次数、酸反流(pH≤ 4)次数、食管近端酸反流(%)及DeMeester评分等指标明显高于非AF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检查发现,AF组胃食管连接处的食管黏膜组织大规模的糜烂、炎性渗出、水肿以及溃疡等病变.组织炎症(损伤)评分显示,AF组评分明显高于非AF组和对照组,AF组炎症评分达到高峰,并显著高于非A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显示,IL-6、IL-8、IL-1β及TNF-α主要表达在食管上皮层,黏膜及黏膜下层,而AF组这些指标的表达几乎覆盖全层食管黏膜上,表示严重的组织炎症性改变.RT-PCR和ELISA结果表示,AF组显著增高炎性因子(IL-6、IL-8、IL-1β、TNF-α及hs-CRP)的mRNA相对表达量及其血液中的释放浓度,与非AF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炎性因子在AF患者食管黏膜以及在血液中显著增高,可能是酸反流诱发AF产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心房颤动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尿常规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何亮 庞秀慧 +8 位作者 杜宇奎 杨秀滨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张立 阿依别克·乃比 郭盛 刘筠 张总刚 唐和年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 探讨并分析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尿常规检验以及镜检结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月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72例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男性64例,女性8例。急性期41例,亚急性期20例,慢性期11例。... 目的 探讨并分析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尿常规检验以及镜检结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月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72例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男性64例,女性8例。急性期41例,亚急性期20例,慢性期11例。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59例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一次性尿杯留取患者清洁中段尿液,采用日本AX-4030全自动尿干化分析仪,Sysmex UF1000i尿有形成份分析仪测定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尿潜血、尿白细胞、镜检白细胞、镜检红细胞、镜检尿道上皮、镜检管型、镜检结晶。结果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组术前尿常规中指标尿糖阳性率26.39%,尿酮体阳性率25% ,尿蛋白阳性率41.67%,尿胆原阳性率15.23%,尿潜血阳性率41.67%,高于对照组,P〈0.05。镜检结果提示镜检白细胞阳性率26.39%,镜检红细胞阳性率26.39%,镜检上皮细胞阳性率12.5%,镜检管型阳性率8.33%,较之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尿常规异常明显,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主动脉夹层自身解剖特点是引起主动脉夹层尿常规异常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尿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时间与气候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热那提·依马木 亚生江·玉苏甫 +5 位作者 闫振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刘筠 郭永忠 张总刚 张为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发病时间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季节、月份、时间段的AAD发病规律.结果AAD...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发病时间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季节、月份、时间段的AAD发病规律.结果AAD患者共978例,男性726例,女性252例;StanfordA型夹层患者473例,Stanford B型505例.冬季发病最多292例(29.86%),夏季发病最少203例(20.76%).12月发病最多121例(12.37%),9月发病数最少55例(5.62%).19:00-24:00发病最多411例(42.02%),1:00-6:00发病最少44例(4.5%).StanfordA型AAD在冬季高发,夏季最少,Stanford B型AAD在春季高发,夏季最少.A型和B型AAD在不同季节的发病数量上有统计学意义(x2=8.931,P=0.030).StanfordA型AAD发病最多在19:00-24:00,共291例(61.52%).最少发生在1:00-6:00,共24例(5.07%).Stanford B型AAD发病最多在13:00-18:00,共206例(40.79%),最少发生在1:00-6:00,共20例(3.96%).A型和B型AAD在不同时间段发病数量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9.615,P<0.001).在不同年龄组中,中年组发病数量较青年组和老年组多,并在19:00-24:00发病最多,不同年龄段在不同时间段的发病数量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998,P=0.043).其余项目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AD的发病与季节,时间段有关联.冬季会增加AAD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 气候 发病时间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