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流控探索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进展
1
作者 李思 代朝猛 +6 位作者 李继香 张宏程 李质 买买提江·买斯德克 刘曙光 张亚雷 付融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4-950,共7页
微流控模型因其可以在微观尺度上原位和实时地观测土壤地下水界面过程,解决了由于土壤地下水的异质性、不透明性和动态性带来的的黑箱问题。着重展示了创新的微流体装置如何为深入探讨土壤地下水地球物理化学过程提供重要见解,如微观尺... 微流控模型因其可以在微观尺度上原位和实时地观测土壤地下水界面过程,解决了由于土壤地下水的异质性、不透明性和动态性带来的的黑箱问题。着重展示了创新的微流体装置如何为深入探讨土壤地下水地球物理化学过程提供重要见解,如微观尺度的土壤地下水多孔介质中的物质运移转化、吸附解吸、淋溶与沉淀等过程。批判地讨论微流控技术应用的限制,如微流控模型的尺度、制备与操作复杂度、与传统观测技术衔接困难等,并展望了微流控模型未来的研究方向,如结合主流和新型表征技术,提高微流控模型的逼真性和通用性。微流控技术将引领朝向微观、可控和原位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研究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土壤地下水 地球物理化学过程 土壤地下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在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蒋旭 张峻博 +5 位作者 代朝猛 李继香 李质 买买提江·买斯德克 张亚雷 付融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2-217,共6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具有稳定性和特异吸附性,在地下水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聚合体系组成及制备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总结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在MIP合成中的应用;最后重点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应...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具有稳定性和特异吸附性,在地下水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聚合体系组成及制备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总结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在MIP合成中的应用;最后重点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研究进展,如吸附剂、环境传感器、靶向催化剂等,并对分子印迹技术在地下水修复的后续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分子印迹技术 吸附剂 靶向催化剂 环境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