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稻专用新型肥料减肥增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吴文革 习敏 +4 位作者 李红春 凌新军 许有尊 武辉 孙雪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35-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水稻专用新型肥料在水稻生产中减肥、节本、增效、增收效果差异。[方法]以籼型两系杂交水稻隆两优688组合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水稻专用控失肥、炭基长效肥、保持性肥料、活性增效肥、活性糖肽肥和常规复合肥... [目的]探讨不同水稻专用新型肥料在水稻生产中减肥、节本、增效、增收效果差异。[方法]以籼型两系杂交水稻隆两优688组合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水稻专用控失肥、炭基长效肥、保持性肥料、活性增效肥、活性糖肽肥和常规复合肥对水稻生长、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用水稻专用新型肥料促使水稻植株分蘖高峰期延长,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大幅增长;新型肥料处理减氮12.51%、减磷6.67%、减钾6.67%,节省肥料成本184.65 kg/hm^2,同时少施一次穗肥,节省人工成本1 125元/hm^2,尽管各处理小幅减产,但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明显提高,净收入总体提高。其中,与常规肥处理相比,活性糖肽肥处理有效穗数提高14.76%,每穗总粒数也小幅增长,增产4.8%,N农学利用效率和N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9.3%和19.6%,P和K农学利用效率均提高21.4%,偏生产力则均增加12.3%,增收2 573.85元/hm^2,减肥、节本、增效、增收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不同水稻专用新型肥料处理按增效增收效果表现为活性糖肽肥>炭基长效肥>活性增效肥>控失肥>保持性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型肥料 减肥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及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文革 季雅岚 +2 位作者 习敏 许有尊 孙雪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7期30-33,共4页
杂草稻是一种与栽培稻相伴而生的恶性杂草,具有生长势强、耐不良环境生存适应性强的特性;对栽培水稻的产量、品质均造成不利影响,现已成为我国水稻特别是直播稻生产上潜在危害因素。论述了杂草稻的分类起源、生物学特性、危害及其防控... 杂草稻是一种与栽培稻相伴而生的恶性杂草,具有生长势强、耐不良环境生存适应性强的特性;对栽培水稻的产量、品质均造成不利影响,现已成为我国水稻特别是直播稻生产上潜在危害因素。论述了杂草稻的分类起源、生物学特性、危害及其防控综合技术;分析了利用杂草稻有益性状研究进展,探讨了利用杂草稻有益性状改良水稻品种的可行性及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生物学特性 防控技术 有益性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甬优1540钵苗机插平衡栽培亩产超吨粮关键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文革 许有尊 +16 位作者 杨剑波 肖扬书 习敏 陈刚 杨成林 孙雪原 孔令聪 马荣荣 王晓燕 杨飞 吴晓鹏 赵前进 杨俊 王松洋 周陶竹 叶为发 丁玉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50-52,共3页
钵育机摆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机插栽培技术,近年在安徽水稻主产区示范推广,2015年在无为、白湖两地百亩以上超高产攻关示范上双双亩产超吨粮。总结了无为、白湖两地超高产方栽培关键环节的技术参数、指标,归纳出钵育机插平衡超高产栽... 钵育机摆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机插栽培技术,近年在安徽水稻主产区示范推广,2015年在无为、白湖两地百亩以上超高产攻关示范上双双亩产超吨粮。总结了无为、白湖两地超高产方栽培关键环节的技术参数、指标,归纳出钵育机插平衡超高产栽培的品种选用技术原则,钵育机摆栽的育秧、机插和肥水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以规范钵育机插平衡栽培绿色超高产技术,加速钵苗机插技术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苗机插 平衡栽培 亩产吨粮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沿江-江南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永进 孔令聪 +5 位作者 许有尊 习敏 杜祥备 孙雪原 季雅岚 吴文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8期31-33,36,共4页
安徽沿江—江南地区温光资源丰富,是安徽省的主要粮食生产地区之一。提高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对保障安徽省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该地区稻-麦生产中茬口安排不合理、品种选择不恰当、肥水管理不适宜等问题,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优化集成... 安徽沿江—江南地区温光资源丰富,是安徽省的主要粮食生产地区之一。提高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对保障安徽省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该地区稻-麦生产中茬口安排不合理、品种选择不恰当、肥水管理不适宜等问题,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优化集成了“沿江—江南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成功示范应用。基于大面积生产上的应用实践,介绍了该技术模式的栽培调控途径和关键技术,以期为推动安徽稻麦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安徽粮食产量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周年 高产高效 温光资源分配 栽培模式 沿江—江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润糙时间对糙米碾米特性及蒸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陶澍 曹磊 +8 位作者 宋玉 刘超 吴文革 习敏 周永进 洪莹 邵子晗 梁修山 龚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9期156-159,共4页
通过加湿调质法处理低水分糙米,比较不同润糙时间对糙米碾米特性及蒸煮品质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润糙时间,降低碎米率。结果表明:糙米在960 min的润糙过程中含水量不断上升,润糙显著降低了样品的碎米率,且对获得的精白米的质构特性和蒸... 通过加湿调质法处理低水分糙米,比较不同润糙时间对糙米碾米特性及蒸煮品质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润糙时间,降低碎米率。结果表明:糙米在960 min的润糙过程中含水量不断上升,润糙显著降低了样品的碎米率,且对获得的精白米的质构特性和蒸煮特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糙米加湿调质工艺的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润糙 碾米特性 蒸煮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在优质安全粮食产业中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文革 季雅岚 +4 位作者 孙雪原 许有尊 习敏 周永进 陈刚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942-1946,共5页
我国农业正处于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融合区块链技术能够加快粮食安全生产数据和经济信息共享,做到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业务流程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安全可信体系,进而促进优质粮食安全生产、拓展全产业链功能、保障粮... 我国农业正处于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融合区块链技术能够加快粮食安全生产数据和经济信息共享,做到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业务流程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安全可信体系,进而促进优质粮食安全生产、拓展全产业链功能、保障粮食安全。本文设计粮食生产全产业链运作机制与流程,将区块链技术引用到粮食安全生产信息中,详细分析了区块链在粮食产品安全信息中的技术设计、应用方案和前景展望,并分析了粮食产品安全信息区块链技术体系面临的挑战。粮食产品安全信息区块链技术体系对保证粮食安全,提供了农产品从播种-收获-产品-消费的全程溯源,对农业大数据分析、模型构建、规模化、智能化和统一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粮食安全 应用与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区域稻麦两熟制周年资源分配、利用特征 被引量:30
7
作者 杜祥备 孔令聪 +3 位作者 习敏 吴文革 陈金华 岳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78-1087,共10页
江淮区域稻麦周年两熟种植模式自然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尚不明确,限制了该区作物周年高产高效协同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江淮区域不同地区多年多点水稻-小麦种植模式高产试验数据分析,明确两熟制季节间资源分配特征、资源利用效率及其与产... 江淮区域稻麦周年两熟种植模式自然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尚不明确,限制了该区作物周年高产高效协同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江淮区域不同地区多年多点水稻-小麦种植模式高产试验数据分析,明确两熟制季节间资源分配特征、资源利用效率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2008—2017年小麦季和周年辐射均呈降低趋势,水稻季沿淮和江淮地区呈增加趋势,沿江地区呈降低趋势;小麦季积温呈增加趋势、水稻季大部分呈降低趋势,周年沿淮地区呈增加趋势,江淮和沿江地区呈降低趋势;降雨小麦季、水稻季和周年总体呈增加趋势。江淮地区周年辐射量从北向南逐渐减少,不同种植模式间无显著差异;小麦季、水稻季辐射分配率粳稻-小麦模式分别为53.1%、51.9%,籼稻-小麦模式分别为55.0%、49.8%。江淮地区从北向南累积积温和降雨量逐渐增加,不同种植模式间无显著差异;小麦季、水稻季积温分配率粳稻-小麦模式为38.5%、67.3%,籼稻-小麦模式为40.7%、65.1%;小麦季、水稻季降雨分配率在2种模式间无显著差异,而不同地区间差异显著,沿淮地区为32.8%、70.5%,江淮地区为40.8%、64.7%,沿江地区为46.2%、57.2%。当前生产模式下,江淮区域稻麦两熟种植模式以水稻产量所占比重最高,平均为57.0%。小麦季积温生产效率沿淮地区显著高于江淮地区和沿江地区,不同种植模式间差异较小;水稻季积温生产效率不同地区不同模式间差异较小;周年积温生产效率不同地区间差异显著,且沿淮地区>江淮地区>沿江地区,不同种植模式间差异不显著。区域间作物光能生产效率差异较小,小麦季、水稻季和周年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地区降雨生产效率变异较大,小麦季、水稻季和周年均以沿淮地区大于江淮地区,显著高于沿江地区;不同种植模式间无显著差异。因此,江淮区域稻麦周年两熟资源高效利用原则应以合理配置季节间辐射为主,兼顾降雨和积温。不同地区应结合气候资源配置特点,通过合理的播栽期、周年生育期适宜的品种搭配等栽培措施将部分光热资源调配给水稻,实现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区域 稻麦周年两熟 种植模式 资源配置特征 分配率 资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鑫两优318水稻抗旱节水直播栽培技术
8
作者 徐秀娟 陈刚 +3 位作者 王本刚 许有尊 习敏 孙雪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25-26,共2页
本文以鑫两优318为例,从产量结构、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精细整地、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方面阐明了水稻抗旱节水直播栽培技术,旨在为引导水稻直播技术规范化发展和提高水稻生产抗逆减灾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水稻 鑫两优318 抗旱 节水 直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机插再生稻的影响试验
9
作者 纪根学 章向祝 +4 位作者 习敏 刘利平 陈敏 洪霞 胡润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8期103-107,112,共6页
针对安徽再生稻头季稻因生长前期处于温度低、机械栽插后缓苗期长的现实,于2023年在池州市贵池区以生物降解地膜为试验材料,以水稻品种六两优香11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机插再生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 针对安徽再生稻头季稻因生长前期处于温度低、机械栽插后缓苗期长的现实,于2023年在池州市贵池区以生物降解地膜为试验材料,以水稻品种六两优香11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机插再生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土壤后具有增温、保湿及防除杂草等效果,能提高土壤温度0.3~0.6℃,杂草株数防效达到83.0%,鲜重防效达到65.6%,头季稻生育期提前4 d,再生季提前6 d,能有效提高有效穗、穗粒数及粒重,2季产量增幅19.2%,经济效益产投比为1.55,增产增效明显。因此,全生物降解膜在机插再生稻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全生物降解地膜 机械栽插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的行者——画家何玮明的艺术选择
10
作者 习敏 《中国艺术时空》 2017年第2期40-44,共5页
在当下各种关于艺术家何玮明的评论中,或多或少都有谈及他至真、至纯、至淡的文人情怀,如此评论应该不是巧合。当我们深入分析何玮明的图像语言、全面了解其艺术历程后,可以发现,何玮明身上具备远离尘俗、关注心灵、坚守自我、独立思考... 在当下各种关于艺术家何玮明的评论中,或多或少都有谈及他至真、至纯、至淡的文人情怀,如此评论应该不是巧合。当我们深入分析何玮明的图像语言、全面了解其艺术历程后,可以发现,何玮明身上具备远离尘俗、关注心灵、坚守自我、独立思考的品格特质,也正因此,画家才能赋予作品以独特的文化判断和超脱的审美意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真 回归 笔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调理护理技术对肺癌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芝 黄俊斐 习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7期1085-1086,108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穴位调理护理技术对肺癌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肺癌患者60例,且均首次接受顺铂类化疗方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化疗后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整...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穴位调理护理技术对肺癌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肺癌患者60例,且均首次接受顺铂类化疗方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化疗后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穴位调理护理技术.比较两组患者CINV情况、日常营养摄入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化疗第3天,观察组患者CINV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营养摄入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穴位调理护理技术能有效减轻肺癌CINV、改善日常营养摄入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恶心呕吐 中医整体观 穴位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折叠固定翼飞机出筒过程气动特性研究
12
作者 杨海涛 习敏 +2 位作者 廖贵超 胡建文 帅超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4-78,共5页
为保证管式发射折叠固定翼飞机出筒过程的可靠飞行,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研究了飞机在弹机分离阶段的气动特性。研究了飞机在不同机翼折叠角和出筒速度下的升力、阻力、压心位置和出筒速度动态变化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机... 为保证管式发射折叠固定翼飞机出筒过程的可靠飞行,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研究了飞机在弹机分离阶段的气动特性。研究了飞机在不同机翼折叠角和出筒速度下的升力、阻力、压心位置和出筒速度动态变化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机在出筒过程前半段迎风面积少导致飞机升力小,应尽量缩短机翼展开时间。出筒过程中,飞机升阻比在飞机出筒前半段随着机翼折叠角的增大而增加,在后半段飞机升阻比逐渐趋于8。本文所研究串列式折叠固定翼飞机在出筒过程压心位置变化较小,压心位置最大波动量不超过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发射巡飞弹 折叠翼 气动特性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