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文化预览对企业并购后绩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江新会 杨成君 +2 位作者 钟昌标 张强 习怡衡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5,共8页
在Weber和Camerer[1]实验范式的基础上,以认知失调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一项模拟实验探索组织文化预览对并购后绩效的影响。实验中将组织文化预览操控为三个水平:双向预览、单向预览、和无预览(控制组),观察其对并购后绩效的效应。研究... 在Weber和Camerer[1]实验范式的基础上,以认知失调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一项模拟实验探索组织文化预览对并购后绩效的影响。实验中将组织文化预览操控为三个水平:双向预览、单向预览、和无预览(控制组),观察其对并购后绩效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文化预览能够显著提高并购后绩效;2)双向组织文化预览组无论是对整体绩效还是并购双方绩效都有显著提高;3)单向组织文化预览组并购后绩效的提高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水平;4)双向组织文化预览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并购后初期,有利于并购后的快速整合。实验结果为组织文化预览在企业并购整合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文化预览 企业并购 文化整合 情绪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习怡衡 程延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63,共5页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利益分配机制一直是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中的研究重点和研究难点。为了帮助企业有效解决供应链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文章深入研究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利益分配机制,介绍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利益分配原理,构建了供...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利益分配机制一直是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中的研究重点和研究难点。为了帮助企业有效解决供应链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文章深入研究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利益分配机制,介绍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利益分配原理,构建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收益分配比例模型,最后实现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收益分配的整体流程,并设计了利益分配的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以确保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合作关系 利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媒体企业员工离职行为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程延园 彭琳 +1 位作者 张皓 习怡衡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2,共5页
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某知名互联网媒体企业的47名离职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构建离职行为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互联网媒体企业员工的离职过程是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和离职意向4个因素决定,且在影响程度和形式上有差异。研究为... 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某知名互联网媒体企业的47名离职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构建离职行为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互联网媒体企业员工的离职过程是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和离职意向4个因素决定,且在影响程度和形式上有差异。研究为中国互联网媒体企业的员工离职管理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媒体 离职意向 离职行为 企业员工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控制资源视角下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影响员工越轨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崔德霞 习怡衡 +1 位作者 程延园 余琛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2-370,共9页
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视角,对样本员工进行连续5个工作日的抽样研究,阐明了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如何导致员工自我损耗,进而诱发员工越轨行为,并进一步讨论了员工个体的特质自我控制能力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工... 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视角,对样本员工进行连续5个工作日的抽样研究,阐明了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如何导致员工自我损耗,进而诱发员工越轨行为,并进一步讨论了员工个体的特质自我控制能力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正向影响员工的越轨行为,员工自我损耗中介了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对员工越轨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员工的特质自我控制能力调节了员工自我损耗对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和员工越轨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即高特质自我控制能力的员工较少受到即时通讯过载带来的自我损耗效应的影响,而对低特质自我控制的员工而言,这种损耗效应的作用更强,因而员工的越轨行为显著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通讯过载 员工越轨行为 自我损耗 特质自我控制 日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的员工何时会更投入: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变革型领导的干预效应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徐洋洋 林新奇 习怡衡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89,共11页
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职场工作情绪,职场孤独感逐渐成为组织行为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尽管已有研究开始关注职场孤独感对组织和个体的破坏性影响,但关于职场孤独感如何产生破坏性影响的机制研究却严重缺乏,尤其是在我国集体主义和关系导向... 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职场工作情绪,职场孤独感逐渐成为组织行为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尽管已有研究开始关注职场孤独感对组织和个体的破坏性影响,但关于职场孤独感如何产生破坏性影响的机制研究却严重缺乏,尤其是在我国集体主义和关系导向的文化背景中。本文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检验了我国情境下职场孤独感的构念结构及其对工作投入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变革型领导对上述二者关系的权变效应。结论如下:(1)EFA和CFA结果均验证了基于中国情境的职场孤独感二维结构的有效性;(2)职场孤独感对工作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能够缓解职场孤独感对工作投入的负向预测,变革型领导也能缓冲职场孤独感与工作投入的负向关系;(4)当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变革型领导水平都很低时,职场孤独感对工作投入的负向影响最强。当员工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感知到的变革型领导不一致时,即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低但变革型领导感知较高,或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高但变革型领导低时,职场孤独感对工作投入的负向效应均得到弱化。当员工的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感知到的变革型领导都处于较高水平时,职场孤独感对工作投入能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最后,本文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关于如何降低职场孤独负向效应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孤独感 工作投入 工作要求-资源理论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变革型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