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命与知命:先秦儒家命论探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乙小康
-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8-114,160,共8页
-
文摘
殷周鼎革,促使人们对君权天授、不可更改的传统天命观念进行反思,"以德配位"成为统治阶级乃至整个社会所认同的天命观念。春秋之际,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正是在此基础上丰富了"命"的意涵,在"天命"落实到人"命"的过程中,用德性消解天的绝对意志所给予个体命运的限定性,从而彰显出人的道德行为的意义。而作为受命主体的个人,将"知命"建立在个体积极的道德实践中,在自我德行的完善里实现对"命"的把握,从而超越对现实的利益得失以及寿命祸夭的恐惧。此外,先秦儒家还将这种知命的道德实践过程与君子这一人格相结合,树立了儒家君子对待"天命"责任、个人"义命"的基本人生态度,丰富了君子的价值内涵。
-
关键词
命
天命
知命
君子
儒家
-
Keywords
life
destiny
knowing destiny
gentleman personality
Confucianism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