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眼科医院眼外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视力预后 被引量:6
1
作者 高雯 史春生 +3 位作者 付龙浩 吴玥 邢钥 乔灵飞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31-536,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东部地区安徽省眼科医院眼外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评估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安徽省眼科医院就诊的眼外伤患者的住院资料,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住院号、入院... 目的分析中国东部地区安徽省眼科医院眼外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评估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安徽省眼科医院就诊的眼外伤患者的住院资料,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住院号、入院时间、受伤至就诊时间间隔、受伤眼别、诊断、受伤原因、事故地点、受伤位置、眼外伤类型、治疗方式、初始视力和最终视力、眼外伤评分和随访时间。所有患者的数据均来自电子病历系统。结果共纳入806名患者(829只眼),其中男性650名(80.65%),女性156名(19.35%),男女比例为4.17:1。患者年龄(43.84±18.26)岁(3~92岁),受伤年龄峰值为50~59岁(189名,23.45%)。在所有眼外伤患者中,最常见的受伤原因是与工作相关(381名,47.27%),且工作时的最常见的外伤机制是金属(193名,23.95%)。不同年龄组患者眼外伤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99,P=0.000)。在受伤后6 h内就诊的患者比例最高(349名,43.30%),且就诊时间间隔与最终视力分级呈正相关(r=0.097,P=0.005)。开放性眼外伤(378只眼,45.60%)发生率最高,以穿通伤(145只眼,38.36%)最常见。开放性眼外伤和闭合性眼外伤的受伤位置分区与最终视力分级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 1=0.253,P=0.000;r 2=0.117,P=0.043)。开放性、闭合性和非机械性眼外伤3组患者的初始视力分级以及最终视力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所有患者最终视力分级与初始视力分级呈正相关(r=0.680,P=0.000),且所有患者的平均眼外伤评分(OTS)为72.72±18.89,OTS分级与最终视力分级呈负相关(r=-0.699,P=0.000)。结论在安徽省眼科医院,眼外伤通常发生在男性患者和工作场所,受伤年龄峰值为50~59岁,开放性眼外伤占最大比例。不同年龄组患者眼外伤的原因差异显著。大部分患者在受伤后6 h内就诊,最终视力受就诊时间、眼外伤类型、受伤位置和初始视力的影响。OTS对最终视力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临床特点 流行病学 眼外伤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曲安奈德在开放性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詹邶 薛敏 +1 位作者 姜丽丽 乔灵飞 《安徽医学》 2022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 分析小剂量曲安奈德在合并视网膜脱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开放性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48人(4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 目的 分析小剂量曲安奈德在合并视网膜脱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开放性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48人(4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人(25眼)与对照组23人(23眼)。观察组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术毕注入曲安奈德1 mg/0.05 mL于玻璃体腔;对照组患者不使用曲安奈德。比较术后12周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脱离复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及药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BCVA及眼损伤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周,观察组BCVA(LogMAR视力)为(0.60±0.24),观察组BCVA(LogMAR视力)为(0.8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8,P=0.004)。观察组视网膜脱离复位24眼,未复位1眼。对照组视网膜复位17眼,未复位6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1,P=0.030)。观察组PVR发生5眼,未发生20眼,对照组PVR发生12眼,未发生11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1,P=0.020)。两组患者术后一月内最高眼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1,P=0.428)。结论 小剂量曲安奈德在开放性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除手术中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眼外伤 视网膜脱离 曲安奈德 玻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脉络膜炎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高颖 乔灵飞 +2 位作者 薛敏 王泽飞 孙长文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4期375-376,共2页
患者女性,54岁。因“右眼夜间视物模糊1年”于2013年11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结核病史,无发热、盗汗、咳嗽病史,无猫狗等动物喂养史。专科检查:左眼视力1.0,右眼视力0.8,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后细尘样KP (++),... 患者女性,54岁。因“右眼夜间视物模糊1年”于2013年11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结核病史,无发热、盗汗、咳嗽病史,无猫狗等动物喂养史。专科检查:左眼视力1.0,右眼视力0.8,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后细尘样KP (++),Tyndall(+)(图1),瞳孔直间接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右眼视盘边界清,色红,C/D约0.3,动静脉管径及走形无异常,中心凹反光模糊,中心凹鼻侧可见面积约2.0 PD大小的黄白色弧形隆起,边界欠清(图2),中周部视网膜可见多个散在黄白色点状病灶,边界欠清(图3);OCT:右眼黄斑处脉络膜波浪样隆起(图2);FFA:右眼视网膜未见明显高荧光渗漏点(图4);血清学检查:抗弓形虫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和风疹病毒抗体阴性和巨细胞病毒抗体弱阳性,抗核抗体系列、结核抗体及风湿三项均阴性,胸部X片及颈椎腰椎CT均阴性;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 PPD)试验强阳性。结合患者眼底病灶及PPD实验阳性,考虑结核性脉络膜炎,予抗结核治疗,异烟肼联合利福平口服。抗结核治疗5个月复查时右眼眼前节(-)(图5),后极部黄白色病灶消失,脉络膜平伏(图6),中周部视网膜黄白色点状病灶明显减少(图7)。左眼眼底未见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脉络膜炎 巨细胞病毒抗体 抗结核治疗 右眼视力 眼视网膜 抗弓形虫抗体 抗体阴性 纯蛋白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