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汉语语气词数问 被引量:1
1
作者 乔惟森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5-78,共4页
古人研究汉语词类,原不曾有“语气词”一说。属语气词之词,统归之于“语助词(助词)”。即使今人,也有这样处理的。不过,“语助词(助词)”的范围可比语气词的范围大。古人研究属语气词的词,虽已有“决辞、疑辞、发语辞、语已辞”之分,可... 古人研究汉语词类,原不曾有“语气词”一说。属语气词之词,统归之于“语助词(助词)”。即使今人,也有这样处理的。不过,“语助词(助词)”的范围可比语气词的范围大。古人研究属语气词的词,虽已有“决辞、疑辞、发语辞、语已辞”之分,可是对于各词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解释,却总还是比较笼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末语气词 语法意义 古汉语 词汇意义 语法形式 语助词 肯定语 表示 解释 汉语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者”析
2
作者 乔惟森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2-89,共8页
关于“者”,前辈、时贤研究颇多。除可独立作宾语的代词“者”不论,从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吕叔湘的《文言虚字》、杨伯峻的《古汉语虚词》、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以及韩峥嵘的《古汉语虚词手册》来看,各家对“者”的研究,论述... 关于“者”,前辈、时贤研究颇多。除可独立作宾语的代词“者”不论,从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吕叔湘的《文言虚字》、杨伯峻的《古汉语虚词》、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以及韩峥嵘的《古汉语虚词手册》来看,各家对“者”的研究,论述有详有略,看法有同有异。这几家的主要观点,可列表概括如下:(见表一)《庄子》中用“者”颇多,共达1104次。①除“意者、或者、谒者、兀者、使者”具有双音词性质,其中的“者”可看作语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庄子 语法特点 古汉语虚词 名词性词组 用法 紧缩句 结构相 形容词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