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 19650–1.2体系化管理和应用探究
1
作者 乔建博 诸进 +1 位作者 许子豪 韩冰 《建筑技术》 2025年第2期243-246,共4页
通过对标学习国际BIM标准ISO 19650–1.2应用及管理的优势,完善了BIM标准体系。并基于ISO 19650–1认证获得了公司级BSI风筝标志,成为获得BSI认证的施工企业;同时,将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项目作为一个基于ISO 19650–2全阶段、全专业、全过... 通过对标学习国际BIM标准ISO 19650–1.2应用及管理的优势,完善了BIM标准体系。并基于ISO 19650–1认证获得了公司级BSI风筝标志,成为获得BSI认证的施工企业;同时,将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项目作为一个基于ISO 19650–2全阶段、全专业、全过程应用的试点项目,顺利通过BSI严格审核,成为亚太区域荣获该项目级BIM Kitemark风筝标志认证的企业。企业及项目双认证对推进BIM全生命期贯通应用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建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BIM标准 BSI BIM执行计划 公共数据环境 资产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量清单与标准工序库的映射研究
2
作者 杨晓毅 乔建博 +3 位作者 阎斌 诸进 许子豪 韩冰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5年第1期86-92,共7页
本文针对建筑行业工程量清单数据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映射的工程量清单与标准工序库的联动方法,解决了建筑行业中工程量数据在不同业务部门间难以有效协同的问题。通过分析工程量清单的组成要素,结合数据匹配分析和映射规则建立... 本文针对建筑行业工程量清单数据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映射的工程量清单与标准工序库的联动方法,解决了建筑行业中工程量数据在不同业务部门间难以有效协同的问题。通过分析工程量清单的组成要素,结合数据匹配分析和映射规则建立,实现了工程量清单与标准工序库的精确映射,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和项目管理的精确度。此外,该研究通过中建一局的智慧建造平台实施映射和数据的自动化处理,通过具体案例进一步验证映射规则和关系,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量清单 编码 映射 联动 标准工序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场地布置拓展应用研究
3
作者 乔建博 诸进 +1 位作者 许子豪 韩冰 《建筑技术》 2024年第9期1143-1146,共4页
常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场地布置仍以CAD绘制二维形式为主,BIM工程师配合将二维向三维转化,只是借助BIM可视化特点进行简单应用。为提升项目BIM场地布置应用整体水平,进行BIM场地布置拓展应用研究,包括场地布置优化、施工模拟、工程量... 常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场地布置仍以CAD绘制二维形式为主,BIM工程师配合将二维向三维转化,只是借助BIM可视化特点进行简单应用。为提升项目BIM场地布置应用整体水平,进行BIM场地布置拓展应用研究,包括场地布置优化、施工模拟、工程量统计和正向设计出图等方面,可实现现场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拓展应用 场地布置优化 施工模拟 工程量统计 正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智能化场布插件及应用
4
作者 乔建博 阎斌 +2 位作者 诸进 许子豪 王玉倩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5期119-124,共6页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通常使用CAD软件进行二维施工场地布置,而Revit软件则用于将二维施工场地布置图转化为三维布局,以实现可视化展示和施工部署模拟,最终以三维形式指导施工。传统的三维施工场地布置建模方式效率较低,且标准化程度不高...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通常使用CAD软件进行二维施工场地布置,而Revit软件则用于将二维施工场地布置图转化为三维布局,以实现可视化展示和施工部署模拟,最终以三维形式指导施工。传统的三维施工场地布置建模方式效率较低,且标准化程度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建一局基于Revit二次开发,通过Revit开放API接口和C#语言,用程序代替手动操作步骤,利用后台代码实现线性构件的智能化构建,调用企业云族库中的点式构件。同时,开发了Dynamo接口封装功能,填补了智能化驱动的不足,简化了整个建模操作流程,提升了建模效率,并在提高CI标准化和辅助非实体工程算量方面有显著优化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二次开发 C# 智能化场布 族库接口 DYNA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健康监测在大跨重型穹顶及悬挑组合结构体系中的应用
5
作者 诸进 乔建博 +3 位作者 邢剑兵 张雪 许子豪 韩冰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23期115-122,共8页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项目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包括58m预应力大跨重型穹顶及14m超长重型悬挑的组合结构,为保证该结构在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引入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对大跨重型穹顶和超长预应力悬挑吊挂结构进行安全评估。采用结构有限元分析...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项目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包括58m预应力大跨重型穹顶及14m超长重型悬挑的组合结构,为保证该结构在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引入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对大跨重型穹顶和超长预应力悬挑吊挂结构进行安全评估。采用结构有限元分析、预应力施工模拟的方式确定该结构体系的监测方案,同时,对科技馆健康监测系统硬件和平台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采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模型预测控制、智能诊断、多传感器融合,根据获得的大量结构状态数据,可以对结构健康状态进行预测分析,判断结构是否存在损伤以及损伤发生的位置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顶 悬挑结构 有限元分析 健康监测 建筑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