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试验优化蔬菜中多环芳烃检测前处理工艺 被引量:5
1
作者 乔双雨 龙明华 +4 位作者 张会敏 赵体跃 孙俏建 何刚健 梁勇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04-110,118,共8页
本实验以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叶片鲜样匀浆为试材,优化蔬菜体内多环芳烃检测前处理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样品质量、提取液体积、超声提取时间、硫酸体积、硫酸浓度、洗脱液配比六个因素的实验条件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 本实验以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叶片鲜样匀浆为试材,优化蔬菜体内多环芳烃检测前处理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样品质量、提取液体积、超声提取时间、硫酸体积、硫酸浓度、洗脱液配比六个因素的实验条件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前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前处理方案为提取液体积52 mL、样品质量14 g、超声波提取时间38 min、硫酸体积13 mL、硫酸浓度35%、洗脱液类型6 mL正己烷和6 mL二氯甲烷/正己烷(V1∶V2=3∶7),在此条件下测得莴苣体内PAHs含量最高为961.541μg/kg;此条件加标回收率为80.54%~142.04%,RSDs为1.35%~8.96%,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该前处理工艺具有样品制备简单、适合大量样品检测、实验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应用于蔬菜中PAHs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叶用莴苣 多环芳烃 前处理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对多环芳烃的吸收富集特性及清洗剂筛选 被引量:2
2
作者 乔双雨 龙明华 +5 位作者 赵体跃 张会敏 孙俏建 何嘉楠 熊华澍 梁勇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1-200,共10页
研究蔬菜在浸毒暴露下对多环芳烃(PAHs)的吸收特性及优选降解蔬菜中PAHs的最佳清洗剂。选取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白萝卜、豆角、油麦菜作为实验样本,分别在500μg/kg的PAHs溶液浸毒2、4 h,检测蔬菜果皮等暴露部分和果瓤中PAHs含量,... 研究蔬菜在浸毒暴露下对多环芳烃(PAHs)的吸收特性及优选降解蔬菜中PAHs的最佳清洗剂。选取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白萝卜、豆角、油麦菜作为实验样本,分别在500μg/kg的PAHs溶液浸毒2、4 h,检测蔬菜果皮等暴露部分和果瓤中PAHs含量,分析不同蔬菜对PAHs的富集特性;比较不同蔬菜中PAHs平均含量的变异系数,筛选均一试验材料,通过进一步实验确定蔬菜适宜的浸毒处理条件。应用8种清洗剂处理浸毒蔬菜,以5种PAHs降解效果为评价标准,优选最佳清洗剂。浸毒处理后,多数蔬菜表现出果皮等暴露部分对PAHs富集能力比果瓤强,并且随PAHs环数增加,向内迁移能力下降;通过比较PAHs含量变异系数得出,除油麦菜外,其它蔬菜均变现内外含量变化不一致,果瓤平均含量数据波动大;以油麦菜为试材,通过进一步试验确定浸毒条件为PAHs溶液浓度500μg/kg,浸毒时间60 min。不同清洗剂处理对油麦菜中5种PAHs降解效果整体表现为轻质PAHs>重质PAHs,其中果蔬清洗剂和臭氧水降解效果最差,超声波清洗仅对轻质PAHs具有良好降解效果,降解率可达72.72%;优选清洗剂处理共7组且均为氧化剂处理,其中800 mg/L的Fenton(nH 2O 2:nFeSO 4=8∶1)试剂降解效果最好,对油麦菜中轻质PAHs平均降解率为79.29%,重质PAHs为59.07%。通过探究蔬菜对PAHs的富集特性及对比不同清洗处理对PAHs的降解效果,为有效控制污染及消费者挑选合理、高效清洗剂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多环芳烃 吸收富集 清洗剂 降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环境下豇豆体内多环芳烃源解析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巫桂芬 龙明华 +2 位作者 乔双雨 赵体跃 张会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51-2659,共9页
为了探讨不同污染特征环境下栽培的蔬菜体内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风险,以豇豆[Vigna unguiculata(Linn.)Walp]为材料,检测大棚(试验基地PAHs污染残留区)和大田(距离机动车通道100 m内)栽培的豇豆体内PAHs含量,采用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分析... 为了探讨不同污染特征环境下栽培的蔬菜体内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风险,以豇豆[Vigna unguiculata(Linn.)Walp]为材料,检测大棚(试验基地PAHs污染残留区)和大田(距离机动车通道100 m内)栽培的豇豆体内PAHs含量,采用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分析了其体内PAHs来源,并用生态效应低中值法和苯并(a)芘毒性等效当量法评估了豇豆体内PAHs污染的生态风险,以人群日均暴露量估算了其潜在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在16种优控的PAHs中,大棚豇豆体内含有13种,大田豇豆体内含有6种;大棚豇豆体内的PAHs总含量为253.94μg·kg-1,以2~4环为主,其中3环占总含量的64.47%。大田豇豆体内PAHs总含量为80.60μg·kg-1,芴和菲占总含量的69.69%。大棚和大田豇豆体内的二苯并(a,h)蒽毒性当量分别为43.32μg·kg-1和10.85μg·kg-1,其对总的毒性当量贡献率分别为89.38%和88.57%;大棚和大田豇豆的人群健康风险系数分别为2.07×10-6和6.5×10-7。研究表明:大棚豇豆体内PAHs主要源于人为处理残留的PAHs;大田豇豆体内PAHs主要来源于汽油和生物质燃烧污染。大棚豇豆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大田豇豆尚不存在PAHs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但需重视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和茚并(1,2,3-c,d)芘等物质的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多环芳烃 含量 源解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茄果类蔬菜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胡静伊 龙明华 +3 位作者 孙俏建 乔双雨 赵体跃 陈忠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7742-7749,共8页
目的研究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在茄果类蔬菜中的分布特征和积累规律,并对南宁市不同人群摄食茄果类蔬菜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以番茄、茄子、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AHs含量,分析番茄、... 目的研究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在茄果类蔬菜中的分布特征和积累规律,并对南宁市不同人群摄食茄果类蔬菜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以番茄、茄子、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AHs含量,分析番茄、紫茄子、黑茄子、彩椒、线椒、指天椒6种茄果类蔬菜中的PAHs组成,并针对3个辣椒品种进行PAHs含量动态分析以及不同器官组织的PAHs差异分析。结果6种茄果类蔬菜中PAHs的含量范围为525.03~1216.14µg/kg,大小依次为指天椒>线椒>紫茄子>彩椒>黑茄子>番茄,不同品种间∑16 PAHs存在显著性差异;各苯环数PAHs含量占比大小为3环>4环>5环>6环>2环。随着采摘时间的推迟,辣椒果实∑16 PAHs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16 PAHs在辣椒不同器官部位富集规律为果实>根>叶片>茎,各部位PAHs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健康风险分析表明,南宁市居民摄食茄果类蔬菜终生致癌风险值为9.73×10^(‒7)~8.84×10^(‒5),有潜在致癌风险。结论16种PAHs在6种茄果类蔬菜中均有检出,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为定量评价茄果类蔬菜PAHs污染的生态及健康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制定发展蔬菜产品相应的污染控制技术标准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 多环芳烃 分布特征 健康风险评估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对油麦菜体内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孙俏建 龙明华 +4 位作者 乔双雨 何嘉楠 赵体跃 何刚健 梁勇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1-286,共6页
研究在不同贮藏温度(25、15和4℃)和保鲜措施(H2O2处理、草酸处理、保鲜袋处理、未处理)下蔬菜体内多环芳烃(PAHs)含量变化规律。以呼吸旺盛、贮藏期较短的油麦菜为试验样品,通过8种贮藏方式处理,分析油麦菜体内PAHs含量变化规律,比较... 研究在不同贮藏温度(25、15和4℃)和保鲜措施(H2O2处理、草酸处理、保鲜袋处理、未处理)下蔬菜体内多环芳烃(PAHs)含量变化规律。以呼吸旺盛、贮藏期较短的油麦菜为试验样品,通过8种贮藏方式处理,分析油麦菜体内PAHs含量变化规律,比较不同处理下PAHs含量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未处理的油麦菜分别在25、15和4℃条件下贮藏,PAHs含量变化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和贮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以15℃冷藏处理组下降幅度最大;经保鲜袋包装的油麦菜,在25、15、4℃的贮藏条件下,由于蒸腾作用油麦菜失水,均表现在贮藏第一天时PAHs含量增加,增长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其中PAHs含量变化以低环PAHs为主;在15℃冷藏下,不同保鲜处理后油麦菜体内最终PAHs含量与开始时PAHs含量相比下降比率大小顺序为:H2O2处理>无处理>草酸处理>保鲜袋处理;不同贮藏条件下,PAHs含量均表现为2、3环PAHs变化最显著(P<0.05),4环次之,5、6环幅度最低。本研究对系统分析蔬菜在贮藏过程中PAHs的残留动态变化,对完善蔬菜食用的安全健康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贮藏 油麦菜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器官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积累 被引量:1
6
作者 巫桂芬 龙明华 乔双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90,共6页
以金韩蜜本南瓜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根、茎、叶、花、果实的多环芳烃(PAHs)含量,探讨南瓜各器官中多环芳烃的分布、迁移和积累。结果表明:南瓜雄花和嫩叶中仅有3种多环芳烃,幼果中有11种;南瓜器官中多环芳烃含量均值为994.11... 以金韩蜜本南瓜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根、茎、叶、花、果实的多环芳烃(PAHs)含量,探讨南瓜各器官中多环芳烃的分布、迁移和积累。结果表明:南瓜雄花和嫩叶中仅有3种多环芳烃,幼果中有11种;南瓜器官中多环芳烃含量均值为994.11μg/kg,其中营养器官中的为1169.59μg/kg,生殖器官中的为854.11μg/kg;南瓜器官中屈的含量为607.28~953.75μg/kg,明显高于其余15种多环芳烃的含量;南瓜器官中的多环芳烃主要以2环、3环、4环芳烃为主,其中4环芳烃的含量为7364.27μg/kg,占多环芳烃总量的81.18%,5环和6环芳烃含量为339.27μg/kg,仅占3.74%。不同器官中多环芳烃总量与含水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器官 多环芳烃 分布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