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联用表征聚合物摩尔质量的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
作者 乔从德 杨文轲 +2 位作者 李仲伟 刘钦泽 姚金水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2-817,共6页
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light scatting,GPC-LS)联用是目前最常用的表征聚合物摩尔质量的方法之一,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特点,在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联用表征... 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light scatting,GPC-LS)联用是目前最常用的表征聚合物摩尔质量的方法之一,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特点,在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联用表征聚合物摩尔质量”是《高分子物理实验》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然而,目前的GPC-LS实验教学内容简单,缺乏深度。本文在该实验项目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充,重新设计出多套实验项目:(1)选取商品化的聚苯乙烯为实验样品,利用GPC-LS对其摩尔质量、摩尔质量分布以及回转半径等分子结构参数进行表征;(2)选取两种分子结构参数接近的聚丙烯腈样品,借助质量微分分布曲线揭示这两种样品在摩尔质量分布中的细微差别;(3)选取一系列不同摩尔质量的聚乙二醇为实验样品,通过比较其色谱图分析摩尔质量的高低对色谱峰的影响;(4)选取3种不同的聚合物(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β-环糊精)样品,借助构象图对其分子链的构象进行分析。此外,本文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本实验项目的教学改革探索,使学生能更加全面地理解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联用的原理及应用,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联用 验证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丙烯酸共混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乔从德 陈磊 郭成文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9-10,34,共3页
用热引发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乙二醇/聚丙烯酸共混水凝胶。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反应时间、引发剂含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溶胀度、DSC等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EG分子量的增加其转化率逐渐增大,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 用热引发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乙二醇/聚丙烯酸共混水凝胶。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反应时间、引发剂含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溶胀度、DSC等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EG分子量的增加其转化率逐渐增大,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凝胶转化率增大,当反应进行到5 h时,转化率基本不变,当PEG和AA的含量一定时,凝胶转化率随引发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引发剂含量为PEG和AA总量的0.5%左右时,凝胶转化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 水凝胶 丙烯酸 聚乙二醇(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双钙钛矿型氧化物SrLaMnBO_6(B:Mo,W)及其磁学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田世哲 赵军钗 +2 位作者 乔从德 姬相玲 姜炳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45-948,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得了单相SrLaMnMoO6和SrLaMnWO6有序双钙钛矿多晶样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SrLaMnMoO6为单斜晶系,SrLaMnWO6属四方晶系结构,并且由于电子因素和结构因素的竞争导致掺杂后样品晶胞体积增大。磁性测量显示,二者都呈... 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得了单相SrLaMnMoO6和SrLaMnWO6有序双钙钛矿多晶样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SrLaMnMoO6为单斜晶系,SrLaMnWO6属四方晶系结构,并且由于电子因素和结构因素的竞争导致掺杂后样品晶胞体积增大。磁性测量显示,二者都呈现很弱的铁磁性,外推得到的磁矩分别为0.72μB和0.16μB,远小于理论预测结果。SrLaMnMoO6的热磁曲线可观察到铁磁-顺磁转变,而SrLaMnWO6的热磁曲线则未观察到这种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钙钛矿型 溶胶-凝胶 掺杂 晶胞参数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结构对溶胶-凝胶法合成的La_(0.67)Sr_(0.33)MnO_3电磁性能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田世哲 赵军钗 +2 位作者 乔从德 姬相玲 姜炳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52-756,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烧结温度的钙钛矿类锰氧化物La0.67Sr0.33MnO3样品。实验结果表明,在1573 K以上烧结的样品,晶粒出现异常长大,晶界效应明显。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磁化强度逐渐增大,但样品的居里温度基本不变。此外,在1173和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烧结温度的钙钛矿类锰氧化物La0.67Sr0.33MnO3样品。实验结果表明,在1573 K以上烧结的样品,晶粒出现异常长大,晶界效应明显。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磁化强度逐渐增大,但样品的居里温度基本不变。此外,在1173和1573 K温度下烧结的样品,均出现了低于居里温度的金属-半导体导电行为转变。在合适的烧结条件下,可以观察到隧道磁电阻(TMR)和超大磁电阻(CMR)2种磁电阻效应。实验表明,自旋电子的输运,不仅与样品平均粒径的大小和密度有关,而且与晶界的微观结构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超大磁电阻 晶界 烧结温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聚合物乳液的发展看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姚金水 李梅 +2 位作者 张献 乔从德 刘伟良 《大学化学》 CAS 2011年第3期14-16,共3页
以乳胶漆用聚合物乳液的发展为对象,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分析所涉及的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的理论和概念,尤其是高分子物理中的结晶性及光学性能、玻璃化转变及高分子链的柔顺性、高分子的极性、聚电解质的黏度等方面的知识点。
关键词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乳胶漆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蔡小霞 韩涛 +2 位作者 李聪 杨志洲 乔从德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29-34,共6页
环氧树脂具有机械强度高、收缩性小、加工性能好、吸水率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作防腐涂料、电气绝缘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已成为工业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但环氧树脂脆性大、耐冲击性差且容易开裂的缺点在... 环氧树脂具有机械强度高、收缩性小、加工性能好、吸水率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作防腐涂料、电气绝缘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已成为工业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但环氧树脂脆性大、耐冲击性差且容易开裂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在很多领域中的应用。本文综述介绍了近年来有关环氧树脂的改性方法及其增韧效果,重点介绍了通过可回收利用的生物基资源增韧环氧树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增韧 生物基资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氢化香豆素增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韩涛 蔡小霞 +2 位作者 李聪 乔从德 赵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3-1050,共8页
通过生物基原料氢化香豆素(DHC),在铬(Ⅲ)络合物和氯化铵复合物协同催化作用下,与环氧醚类物质交替共聚,获得一类三维网状聚合物,进而与环氧树脂(EP)单体在固化过程中构建双网络结构,实现有效的应力传递和外部能量吸收,达到对环氧树脂... 通过生物基原料氢化香豆素(DHC),在铬(Ⅲ)络合物和氯化铵复合物协同催化作用下,与环氧醚类物质交替共聚,获得一类三维网状聚合物,进而与环氧树脂(EP)单体在固化过程中构建双网络结构,实现有效的应力传递和外部能量吸收,达到对环氧树脂增韧增强的效果.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表明,DHC基网络(DHC-net)分子量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1H NMR证实了合成的DHC-net分子结构.同时,考察了环氧树脂的热力学及力学性能,发现DHC-net与环氧树脂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断裂伸长率比纯环氧树脂有大幅提高;拉伸与冲击测试显示,DHC-net含量小于30%时,改性后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均比纯环氧树脂有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生物基氢化香豆素 双网络分子结构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明胶共混凝胶薄膜的制备及其溶胀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微 冯光峰 乔从德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通过反复冷冻-解冻法制备了聚乙烯醇/明胶共混凝胶薄膜,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与X-射线衍射仪(XRD)考察了明胶含量对共混凝胶薄膜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与明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 本文通过反复冷冻-解冻法制备了聚乙烯醇/明胶共混凝胶薄膜,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与X-射线衍射仪(XRD)考察了明胶含量对共混凝胶薄膜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与明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明胶含量的增加,聚乙烯醇的玻璃化温度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少量明胶的加入促进了聚乙烯醇的结晶。此外,聚乙烯醇薄膜的溶胀度随明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明胶 结晶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季铵盐化合物与明胶的相互作用
9
作者 孟祥建 崔月芝 +2 位作者 乔从德 许静 李天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2-66,共5页
研究了由1,2-乙二胺和1,4-丁二胺制备的二元季铵盐与明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明胶的稀溶液(1%,质量分数,下同)中,加入二元季铵盐只引起无规线团内部的交联而导致黏度下降;而在较高质量分数的明胶溶液中(5%~7%),二元季铵... 研究了由1,2-乙二胺和1,4-丁二胺制备的二元季铵盐与明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明胶的稀溶液(1%,质量分数,下同)中,加入二元季铵盐只引起无规线团内部的交联而导致黏度下降;而在较高质量分数的明胶溶液中(5%~7%),二元季铵盐则引起明胶分子间交联,导致明胶溶液的黏度大幅度上升。在30℃及弱碱性条件(pH=8)下有利于离子键交联作用的产生。对明胶干凝胶的玻璃化温度及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胀比进行研究,发现加入二元季铵盐后干凝胶的溶胀比明显下降,玻璃化温度明显上升,说明二元季铵盐与明胶的交联作用提高了干凝胶的耐水性及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季铵盐 明胶 黏度 交联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凝胶的制备及其溶胀性能研究
10
作者 彭国锋 陈晓平 乔从德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69-71,共3页
以丙烯酰氯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合成了聚乙二醇大分子单体,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聚乙二醇交联凝胶。探讨了单体分子量、温度、交联剂等因素对PEG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 以丙烯酰氯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合成了聚乙二醇大分子单体,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聚乙二醇交联凝胶。探讨了单体分子量、温度、交联剂等因素对PEG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45℃,单体分子量为20000,交联剂浓度为0.2wt%时,凝胶的溶胀程度最大。此外,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的结果显示,聚乙二醇在交联网络中不能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聚乙二醇 溶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共混薄膜的结晶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光峰 吕明礼 乔从德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7-10,共4页
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共混薄膜。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混合物的共混比对聚合物共混薄膜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聚乙二醇的结晶温度随PEG/PVA共混比的减小而升高,当共混比减小... 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共混薄膜。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混合物的共混比对聚合物共混薄膜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聚乙二醇的结晶温度随PEG/PVA共混比的减小而升高,当共混比减小到20∶80时,实验观察不到聚乙二醇的结晶;聚乙二醇的熔点基本保持不变,而结晶度随PEG/PVA共混比的减小而降低;在相同的结晶条件下,聚乙二醇的结晶度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利用偏光显微镜(POM)对聚合物共混薄膜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观察。该共混体系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固-固相转变材料用于热能贮存和温度调节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薄膜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混炼胶的四辊压延粘辊问题分析
12
作者 张梦洁 智杰颖 +3 位作者 林文俊 乔从德 王海庆 贾玉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9-123,130,共6页
天然橡胶(NR)混炼胶的流变性能影响后续的挤出、压延等工艺过程。文中分析了轮胎带束层的四辊压延行为,介绍了压延粘辊问题,使用门尼黏度仪和RPA2000橡胶加工分析仪分别测试了由不同产地、不同批次天然生胶所制混炼胶的门尼黏度和动态... 天然橡胶(NR)混炼胶的流变性能影响后续的挤出、压延等工艺过程。文中分析了轮胎带束层的四辊压延行为,介绍了压延粘辊问题,使用门尼黏度仪和RPA2000橡胶加工分析仪分别测试了由不同产地、不同批次天然生胶所制混炼胶的门尼黏度和动态黏弹性能。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批次天然生胶所制混炼胶的门尼黏度接近,难以分辨辊筒操作性能的差异;而损耗模量可以作为关键指标衡量NR混炼胶的辊筒操作性能,在条件相同时易粘辊的混炼胶表现出更高的损耗模量。此外,RPA2000橡胶加工分析仪测得的复数黏度可以用于分辨不同产地、不同批次天然生胶所制混炼胶的辊筒操作性能。降低压延速度能有效改善粘辊问题,这是因为NR混炼胶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随加工频率的降低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混炼胶 粘辊 损耗模量 门尼黏度 动态黏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fmeister效应改性明胶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凯 袁文博 +1 位作者 王旭杰 乔从德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0,16,共5页
基于Hofmeister效应通过静电纺丝法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膜上复合了明胶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与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明胶与柠檬酸钾的质量浓度对明胶纤维膜的形貌、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热性能的影响。结... 基于Hofmeister效应通过静电纺丝法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膜上复合了明胶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与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明胶与柠檬酸钾的质量浓度对明胶纤维膜的形貌、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明胶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40 g/L时,通过静电纺丝能够得到表面光滑、直径均一的明胶纤维膜。随着柠檬酸钾质量浓度的增加,明胶纤维的直径显著增加,当柠檬酸钾的质量浓度增加到40 g/L时,明胶的纤维结构消失,形成了均一致密的薄膜结构。柠檬酸根是一种强kosmotropic离子,能够促进明胶分子链脱水,增强蛋白质分子间的氢键作用,破坏明胶分子的有序结构,降低蛋白质的结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Hofmeister效应 静电纺丝 薄膜 柠檬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