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卸荷诱发深基坑的不对称性变形特性与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邱滟玲 丁文其 +2 位作者 赵腾腾 王校勇 乔亚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6,共8页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基坑在既有邻近基坑造成的单侧卸荷条件下施工,表现出与常规基坑不同的变形特性和机制。为此,依托上海某单侧卸荷的深基坑工程(34.3m),统计分析了现场监测数据(地下连续墙侧移、墙后土体侧移、周边地表沉...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基坑在既有邻近基坑造成的单侧卸荷条件下施工,表现出与常规基坑不同的变形特性和机制。为此,依托上海某单侧卸荷的深基坑工程(34.3m),统计分析了现场监测数据(地下连续墙侧移、墙后土体侧移、周边地表沉降、支撑轴力和墙后土压力),揭示了软土地区单侧卸荷诱发的深基坑不对称变形特性,并初步探讨了其发生机制。结果表明:单侧卸荷引起了地下连续墙侧移的不对称性,卸荷侧侧移减小76%,非卸荷侧侧移增大72%,进而导致非卸荷侧地表沉降最大值增加1倍以上,这是卸荷侧土压力减小、围护结构整体水平位移和卸荷方向支撑等效刚度变化3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基坑的不对称变形特性,选取合适的等效支撑刚度进行计算,并针对卸荷/非卸荷侧制定合理的监测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监测分析 不对称变形特性 土压力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特性 被引量:43
2
作者 乔亚飞 丁文其 +1 位作者 王军 王春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61-766,共6页
收集了无锡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的实测变形资料,统计分析了无锡地区以地下连续墙为围护结构的深基坑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围护结构的最大侧移介于0.05%H和0.25%H之间,平均值约为0.12%H,最大侧移位置介于0.7H到1.1H之间,... 收集了无锡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的实测变形资料,统计分析了无锡地区以地下连续墙为围护结构的深基坑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围护结构的最大侧移介于0.05%H和0.25%H之间,平均值约为0.12%H,最大侧移位置介于0.7H到1.1H之间,均值约0.9H;周边地表沉降介于0.05%H和0.13%H之间,平均值约为0.09%H;H为开挖深度。由于监测数据的离散性不利于分析不同因素对深基坑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因此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开挖深度、围护结构插入比、首道支撑位置对深基坑变形的影响,得到若干规律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地下连续墙 变形特性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与应用
3
作者 张红彬 黄明辉 乔亚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7期182-185,共4页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电力系统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局部放电监测作为评估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的重要手段,其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离线检测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基于...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电力系统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局部放电监测作为评估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的重要手段,其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离线检测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基于超高频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案,通过建立放电模式识别模型,实现对设备绝缘状态的实时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的放电识别准确率达95%以上,能有效预警设备绝缘隐患,为预防性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气设备 局部放电 在线监测 超高频传感器 人工智能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地连墙槽壁侧压力演变模式及其施工扰动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乔亚飞 唐洁 +1 位作者 顾贇 丁文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83-1092,1102,共11页
地连墙施工扰动的精细分析对预测基坑开挖的环境影响十分重要,尤其是超深基坑。因此,收集分析了某102 m超深地连墙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压力和混凝土压力现场实测数据,总结了槽壁侧压力的演变规律和竖向分布模式,提出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槽... 地连墙施工扰动的精细分析对预测基坑开挖的环境影响十分重要,尤其是超深基坑。因此,收集分析了某102 m超深地连墙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压力和混凝土压力现场实测数据,总结了槽壁侧压力的演变规律和竖向分布模式,提出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槽壁侧压力的三折线模型并验证。三折线模型可以再现槽壁侧压力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可退化为双折线模型。最后采用三折线模型建立了精细化数值模型,模拟了百米地连墙的成槽开挖及混凝土浇筑过程,分析了连续墙施工对槽段周围土体应力与变形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双折线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会引起周围土体的应力重分布,其影响范围在沿槽段方向为1.6倍槽段长度,在垂直槽段方向为4.3倍槽段长度;土体应力重分布有沿竖向和水平向传递两种机制,且以水平向传递为主。在上海软土地区,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的浇筑会对槽壁产生挤压作用,引起槽段体积增大,进而导致混凝土浇筑量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地连墙 槽壁侧压力 现场监测 数值分析 施工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固结地层静止侧压力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乔亚飞 逯兴邦 +1 位作者 黄俊 丁文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22-3729,共8页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正确预估欠固结地层的静止侧压力大小对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和安全设计十分重要。因此,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深入探讨了固结排水过程中地层侧向压力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静止侧压力与超固结比OCR的联系,提出了等效静止土...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正确预估欠固结地层的静止侧压力大小对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和安全设计十分重要。因此,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深入探讨了固结排水过程中地层侧向压力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静止侧压力与超固结比OCR的联系,提出了等效静止土压力系数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形成了考虑OCR影响的欠固结地层静止侧压力简化计算方法,并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提出的等效静止土压力系数实现了欠固结地层和正常固结地层侧压力计算的统一。研究结果表明:欠固结地层的静止侧压力随超固结比OCR的增大而线性减小,且随土体有效内摩擦角的增大,OCR对侧向压力的影响越大。上述研究成果可为欠固结地层的土压力计算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固结土 超固结比 静止侧压力 固结过程 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超深圆形竖井的坑底隆起特性与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乔亚飞 闫凯 +1 位作者 赵腾腾 丁文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07-2716,共10页
依托上海某超深圆形竖井工程,收集了施工期坑底土体隆起的实测数据,总结了坑底土体隆起的竖向分布模式、演变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并验证了轴对称数值模型,探讨了开挖卸荷、降水、地下连续墙和土体力学特性对坑底土体隆起的影响规律... 依托上海某超深圆形竖井工程,收集了施工期坑底土体隆起的实测数据,总结了坑底土体隆起的竖向分布模式、演变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并验证了轴对称数值模型,探讨了开挖卸荷、降水、地下连续墙和土体力学特性对坑底土体隆起的影响规律,探明了坑底土体的隆起机制。土体隆起是开挖卸荷、降水和地下连续墙约束作用下土体力学响应的综合结果,其中开挖卸荷和墙体挤压会引起隆起,降水和墙体的负摩阻力会抑制隆起。开挖卸荷存在主要影响深度,卸荷回弹主导了该深度范围内土体的隆起,而土体剪切变形则控制了该深度范围外的土体隆起。土体流变以及负孔隙水压的消散共同导致了土体隆起的时间依赖性。软土地区小直径超深竖井的坑底隆起沿深度方向减小近似线性,最大值位于开挖面中心处;土体隆起随开挖先缓慢增加后近似线性快速增大,而在非开挖阶段,土体隆起随时间有缓慢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圆形竖井 土体隆起 机制 监测数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断层隧道施工应力路径识别与扰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乔亚飞 肖颖鸣 +2 位作者 丁文其 何满潮 樊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9,共10页
跨断层隧道围岩性质会发生突变,给隧道施工扰动分析和安全预测带来了挑战。准确识别跨断层隧道在不同围岩条件下施工诱发的应力路径并开展基于应力路径的扰动分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因此,构建了基于围岩应力路径的隧... 跨断层隧道围岩性质会发生突变,给隧道施工扰动分析和安全预测带来了挑战。准确识别跨断层隧道在不同围岩条件下施工诱发的应力路径并开展基于应力路径的扰动分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因此,构建了基于围岩应力路径的隧道开挖扰动分析方法,通过三维数值分析识别了跨断层隧道施工诱发的典型应力路径并进行了扰动分析,总结了跨断层隧道施工扰动时空规律。结合围岩的强度准则和应力路径,用扰动系数描述扰动后围岩应力状态接近破坏的程度。随着扰动系数的增大,围岩应力状态逐渐接近破坏准则,当扰动系数等于1时,围岩发生破坏。跨断层隧道在上下盘围岩区的扰动系数始终小于1,处于弹性状态;而断层破碎区因围岩性质差,其开挖扰动系数达到1,进入塑性和破坏状态。离洞壁越远,施工扰动越小,扰动系数亦越小。支护后,断层破碎区和上下盘硬岩区的扰动系数均出现减小趋势,围岩趋于稳定,表明了支护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隧道 施工扰动 应力路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微扰动施工控制技术体系及其应用 被引量:53
8
作者 朱合华 丁文其 +1 位作者 乔亚飞 谢东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83-1993,共11页
为控制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群)的扰动影响,确保施工沿线的建(构)筑物(群)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建立了盾构隧道的微扰动施工控制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由施工前的查勘预测与抉择、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与反馈控制和施工结束后的... 为控制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群)的扰动影响,确保施工沿线的建(构)筑物(群)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建立了盾构隧道的微扰动施工控制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由施工前的查勘预测与抉择、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与反馈控制和施工结束后的长期预测与控制三部分构成。施工前的查勘预测与抉择是基础,包括周边环境与场地的查勘、微扰动指标的制定、辅助保护措施的抉择及施工前的扰动预测等内容;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与反馈控制是核心,由监控量测和动态反馈控制构成;施工结束后的长期预测与控制是延伸,是验证施工扰动程度和控制施工工后沉降的关键,在流变现象严重的地区尤为重要。微扰动施工控制技术体系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下穿越重要历史建筑物工程和10号线下穿越机场跑道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表明了该技术体系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为今后盾构隧道下穿越工程的施工控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微扰动施工 控制标准 监控量测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NPR锚索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陶志刚 任树林 +3 位作者 王丰年 乔亚飞 唐绍武 何满潮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82-92,共11页
为解决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建设过程中支护结构破坏、围岩大变形等问题,依托地处炭质板岩地层,具有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埋深大、地应力极高等特点的木寨岭特长公路隧道工程,对隧道围岩NPR锚索支护方案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原位试验、... 为解决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建设过程中支护结构破坏、围岩大变形等问题,依托地处炭质板岩地层,具有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埋深大、地应力极高等特点的木寨岭特长公路隧道工程,对隧道围岩NPR锚索支护方案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原位试验、现场勘察和室内试验方法,对其地质条件及破坏成因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自主研发的高预紧力恒阻大变形锚索(NPR锚索)材料,设计出一种能够控制公路隧道围岩大变形的NPR锚索综合控制体系;最后,使用该控制体系在现场进行工业性试验,通过对NPR锚索加固区的围岩变形量、钢拱架应力和NPR锚索受力进行实时监测,分析NPR锚索支护方案的围岩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NPR锚索“非对称布设和长-短锚索组合搭配”的综合控制体系,能有效控制隧道围岩初期支护大变形难题,最大变形量从2936 mm控制到240 mm以内,消除了初期支护侵限、开裂等破坏隐患,控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支护设计 恒阻大变形锚索(NPR锚索) 围岩变形机制 高地应力 炭质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欠固结地层深基坑群围护结构侧移预警指标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俊 翁承潘 +2 位作者 丁文其 乔亚飞 陈之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1年第18期95-98,108,共5页
滨海深厚欠固结地层的深基坑变形较大,确定合理的围护结构侧移预警指标是实施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并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因此,以横琴口岸基坑群为例,参考国内现行规范及有关条文,借鉴类似工程经验,综合考虑规范建议值、工程类比值、设... 滨海深厚欠固结地层的深基坑变形较大,确定合理的围护结构侧移预警指标是实施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并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因此,以横琴口岸基坑群为例,参考国内现行规范及有关条文,借鉴类似工程经验,综合考虑规范建议值、工程类比值、设计计算值和有限元计算结果,提出了滨海欠固结土层深基坑围护结构侧移预警指标,并提出了"分区、分级、分阶段"监控预警的原则,构建的侧移预警指标在横琴口岸基坑群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有效平衡了施工安全与工程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侧移 预警指标 欠固结地层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匡亚明先生传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鸿雁 孙林 乔亚飞 《兰台内外》 2007年第1期17-17,共1页
匡亚明先生1906年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市,20年代中期曾先后就读于苏州第一师范学校和上海大学。1924年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沪西区委书记,共青团江苏省委巡视员,中共徐海蚌特委宣传部长。1927年曾参加与领导... 匡亚明先生1906年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市,20年代中期曾先后就读于苏州第一师范学校和上海大学。1924年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沪西区委书记,共青团江苏省委巡视员,中共徐海蚌特委宣传部长。1927年曾参加与领导宜兴秋收起义。1951年任中共沪东区《前锋报》编辑。这期间,发表了大量揭露黑暗、呼唤光明的战斗檄文,撰写了许多研究传统思想文化的学术文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匡亚明历任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总编辑,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编辑,中共中央社会部(延安)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兼华东局党报《大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兼总编,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在这一时期,匡亚明撰写了一系列政治文章,翻译出版了列宁的《农村工作论文集》,为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争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政治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第一副部长兼华东革命大学校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匡亚明 解放战争时期 《大众日报》 政治研究室 中共中央 宣传部长 传略 传统思想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高等学校教学档案分类方法探略
12
作者 刘爽 乔亚飞 高鸿雁 《兰台内外》 2009年第5期34-34,共1页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校合并在一起,形成了很多跨地域、跨学科的大规模、综合性大学。对机构多、地域远、数量大的档案如何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是摆在我们档案工作者面前的...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校合并在一起,形成了很多跨地域、跨学科的大规模、综合性大学。对机构多、地域远、数量大的档案如何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是摆在我们档案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档案 高等学校 高校合并 分类方法 教育体制改革 综合性大学 档案工作者 跨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胶印墨层厚度对印品爆色的影响
13
作者 乔亚飞 张霞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8,共4页
为了研究UV胶印墨层厚度对印品爆色的影响,采用银光柱激光转移纸和两种油墨进行实验,对印刷样张进行爆色测试,通过爆色程度量化评分权值,确定了墨层厚度与爆色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墨层厚度及油墨种类对爆色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01... 为了研究UV胶印墨层厚度对印品爆色的影响,采用银光柱激光转移纸和两种油墨进行实验,对印刷样张进行爆色测试,通过爆色程度量化评分权值,确定了墨层厚度与爆色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墨层厚度及油墨种类对爆色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01号专色油墨随膜层厚度的增加,其爆色程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02号专色油墨随膜层厚度的增加,其爆色程度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色 墨层厚度 测试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深厚淤泥地层中大直径桩插入比对基坑变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晓庆 丁文其 +3 位作者 曲红波 乔亚飞 逯兴邦 赖颂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14-2524,共11页
依托横琴口岸大规模基坑群工程,通过现场监测、数值计算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手段,揭示珠海深厚软弱淤泥地层中大直径桩插入比对基坑变形特性的影响。横琴口岸基坑群开挖深度为9.2~13.3 m,采用直径为1500 mm或1600 mm、插入比为2.50~3.70... 依托横琴口岸大规模基坑群工程,通过现场监测、数值计算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手段,揭示珠海深厚软弱淤泥地层中大直径桩插入比对基坑变形特性的影响。横琴口岸基坑群开挖深度为9.2~13.3 m,采用直径为1500 mm或1600 mm、插入比为2.50~3.70的超长大直径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受淤泥层分布的影响,围护结构的侧移模式有悬臂式、鼓肚式以及弓型3种,侧移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和时间依赖性。围护结构最大侧移、最大侧移深度以及地表沉降均随淤泥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地表最大沉降点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为0.75He^1.00He(He为基坑开挖深度);围护结构最大侧移随插入比的增大而呈非线性减小,近似呈“三段线”关系:当插入比大于1.60时,最大侧移将稳定在0.22%He^0.40%He;当插入比小于1.20时,基坑存在踢脚破坏的风险;最大侧移深度随着插入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最后稳定在1.15He^1.35He;最大沉降点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受插入比的影响较小。相比于其他软土地区的围护结构,插入比大多处于0.70~1.00,珠海横琴岛内基坑由于存在深厚淤泥层,所需的插入比明显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变形特性 深厚淤泥 大直径围护桩 插入比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袖阀管注浆对盾构下穿民房扰动控制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剑 赵志坚 +1 位作者 彭启辉 乔亚飞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为了探究深圳上软下硬地层中袖阀管注浆对盾构下穿民房的扰动控制效果,依托深圳轨道交通11号线二期某区间盾构穿越节点,实施了四环节一体的袖阀管注浆加固穿越扰动控制方案,包括穿越前加固必要性模拟验证、加固效果模拟评估、穿越期间... 为了探究深圳上软下硬地层中袖阀管注浆对盾构下穿民房的扰动控制效果,依托深圳轨道交通11号线二期某区间盾构穿越节点,实施了四环节一体的袖阀管注浆加固穿越扰动控制方案,包括穿越前加固必要性模拟验证、加固效果模拟评估、穿越期间施工扰动监测、穿越后加固效果分析。建立了未加固和加固两种工况下盾构穿越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基于实测数据检验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未加固工况下民房沉降极易超越警戒值,验证了袖阀管注浆加固的必要性。而后基于加固模型评估了袖阀管注浆加固效果,计算表明袖阀管注浆加固至少将民房测点的沉降降低了40%,可有效控制盾构穿越对民房造成的施工扰动,实际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吻合较好。此外,实测和模拟表明注浆加固将改变地表沉降槽形状,加固范围内的地表沉降将显著减小,沉降槽呈不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 复合地层 袖阀管 注浆 加固 监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过程槽壁侧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邵治理 丁文其 +2 位作者 白占伟 乔亚飞 成龙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2年第7期89-94,100,共7页
采用气顶法压力采集系统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百米地下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浇筑全过程槽壁侧压力的变化规律。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侧压力变化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浇筑过程混凝土侧压力三阶段模型:流态增长阶段,塑性凝结阶段和硬... 采用气顶法压力采集系统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百米地下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浇筑全过程槽壁侧压力的变化规律。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侧压力变化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浇筑过程混凝土侧压力三阶段模型:流态增长阶段,塑性凝结阶段和硬化稳定阶段。基于三阶段模型,推导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侧压力F与浇筑时间t的分段线性拟合公式,考虑混凝土在不同埋深H下处于不同的硬化阶段,修正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槽壁侧压力三折线分布公式。基于上述理论推导,归纳了混凝土浇筑过程槽壁侧压力的时空分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槽壁侧压力 分段模型 修正公式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断裂带错动下隧道纵向响应的解析解 被引量:31
17
作者 刘国钊 乔亚飞 +1 位作者 何满潮 樊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3-932,共10页
震害调研表明,活动性断裂带区域的隧道灾害最为严重。针对错动作用下穿越活动性断裂带隧道的纵向响应进行了研究,推导了隧道纵向力学响应的解析解并进行了验证。考虑断裂破碎带围岩力学性质较差且处于错动变形的主要影响区,将隧道沿纵... 震害调研表明,活动性断裂带区域的隧道灾害最为严重。针对错动作用下穿越活动性断裂带隧道的纵向响应进行了研究,推导了隧道纵向力学响应的解析解并进行了验证。考虑断裂破碎带围岩力学性质较差且处于错动变形的主要影响区,将隧道沿纵向进行分区,包括错动影响区、过渡影响区和非影响区。采用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假定不同分区的地基参数和计算模式不同,建立了满足变形和内力连续的隧道纵向力学解析模型并进行了求解。解析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室内试验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错动作用下,活动性断裂带区域的隧道内力和变形发生了显著变化;隧道纵向挠曲变形与错动方向一致,但在断裂带与上下盘交界区域发生了反向的挠曲;在正断层错动下,纵向弯矩在断裂带与上下盘交界区域达到最大值,且上、下盘区域的隧道拱顶分别出现受拉和受压区域;断裂带区域内的剪力远大于其他区域,且受到较大弯矩,隧道结构易发生破坏。上述计算结果与实际调研结果相一致,表明了提出的解析计算方法可用于活动性断裂带错动下的隧道纵向响应分析。最后,针对地基系数和断裂带宽度两个关键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到了有益规律,可为该类区域的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断裂带 错动 解析解 弹性地基梁 纵向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克里金插值与朴素贝叶斯的盾构开挖面上软下硬分类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秋实 丁文其 +2 位作者 赵志坚 李爱国 乔亚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66-73,共8页
为定量分析上软下硬地层中盾构隧道开挖面的风险,本文提出基于克里金插值的盾构隧道开挖面可视化方法和基于朴素贝叶斯的开挖面风险分级方法。首先,通过克里金插值,基于钻孔地质分层数据和隧道轴线设计数据计算开挖面地层分布并可视化,... 为定量分析上软下硬地层中盾构隧道开挖面的风险,本文提出基于克里金插值的盾构隧道开挖面可视化方法和基于朴素贝叶斯的开挖面风险分级方法。首先,通过克里金插值,基于钻孔地质分层数据和隧道轴线设计数据计算开挖面地层分布并可视化,依据地层物理力学参数对开挖面进行上软下硬分类,并以数组形式存储。然后,通过文献统计建立开挖面七个力学特性参数与刀盘磨损、盾构姿态调整和刀盘扭矩波动三项风险的对应关系;基于开挖面数组高效计算地层参数,将盾构开挖面风险由低到高划分为Ⅰ~Ⅴ五个等级,采用朴素贝叶斯构建兼顾离散型和连续型参数的盾构开挖面风险自动分级方法。最后,依托深圳11号线二期某区间地质钻孔及轴线设计数据,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风险自动分级准确率达89%。建立的盾构开挖面风险自动分级方法可在勘察设计阶段预判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掘进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金插值 朴素贝叶斯 上软下硬 盾构 风险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妈湾海底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继强 陈晓庆 +1 位作者 张晓东 乔亚飞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9-27,共9页
为研究复杂地层条件下泥水压力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依托连续穿越全断面软弱地层、上软下硬地层以及全断面微风化岩层的妈湾海底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分别建立不同地层条件下掌子面稳定性分析三维数值模型,得到掌子面位移分布规律及极... 为研究复杂地层条件下泥水压力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依托连续穿越全断面软弱地层、上软下硬地层以及全断面微风化岩层的妈湾海底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分别建立不同地层条件下掌子面稳定性分析三维数值模型,得到掌子面位移分布规律及极限支护应力比。此外,由于既有研究常采用矩形荷载模式对泥水压力进行简化,对比分析实际梯形荷载模式及简化矩形荷载模式对掌子面稳定性分析的差异。结果表明:1)全断面软弱地层中掌子面位移分布呈现"中间均匀,两端分化"形态,上软下硬地层中自拱顶向拱底大致线性减小;2)采用切线交汇法获得掌子面的极限支护应力比全断面软弱地层最大,上软下硬地层次之,全断面微风化岩层中最小;3)掌子面在梯形荷载分布情况下上部土体位移远大于矩形荷载分布情况,且得到的极限支护应力比大于矩形荷载分布,计算中忽略泥水容重影响是不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 掌子面稳定性 泥水压力 复杂地层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欠固结地层超大异形深基坑群围护桩侧移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凯 李奇志 +1 位作者 乔亚飞 黄俊 《建筑技术》 2022年第2期184-187,共4页
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基坑群是横琴新区乃至珠海市最大的基坑之一,场地内分布有深厚的欠固结淤泥,对基坑的变形控制及安全稳定提出了很大挑战。分析围护桩典型断面施工期间的侧移监测数据,得到了围护桩三种典型的侧移模式;分... 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基坑群是横琴新区乃至珠海市最大的基坑之一,场地内分布有深厚的欠固结淤泥,对基坑的变形控制及安全稳定提出了很大挑战。分析围护桩典型断面施工期间的侧移监测数据,得到了围护桩三种典型的侧移模式;分析开挖深度对围护桩侧移的影响及围护桩侧移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二维有限元计算模拟探讨了淤泥层厚度和围护桩插入比对围护桩侧移的影响规律,为横琴口岸基坑群的变形控制标准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围护桩侧移 监测数据 有限元模拟 欠固结淤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