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体外培养系统中中性粒细胞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作用
1
作者 肖树华 乐文菊 +1 位作者 梅静艳 薛海筹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6-19,共4页
3小时童虫在含病兔血清、补体和中性粒细胞的培养系统(ISCN)中培养48小时后,约60%的童虫体表有中性粒细胞附着,其中50.8%的童虫已死亡,含病兔血清不含补体(ISCN)、含正常小鼠血清及补体(NSCN)或含正常血清不含补体(NSN)的培养系统中,... 3小时童虫在含病兔血清、补体和中性粒细胞的培养系统(ISCN)中培养48小时后,约60%的童虫体表有中性粒细胞附着,其中50.8%的童虫已死亡,含病兔血清不含补体(ISCN)、含正常小鼠血清及补体(NSCN)或含正常血清不含补体(NSN)的培养系统中,中性粒细胞粘附童虫体表较少,童虫的死亡率亦低。24小时童虫在ISCN中培养48小时后,中性粒细胞对童虫的附着及童虫死亡率均逊于3小时童虫。在ISCN中,中性粒细胞对72小时童虫几不附着。以中性粒细胞介导的杀死3小时童虫的作用依赖于抗体的存在,但不完全依赖于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童虫 中性粒细胞 补体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