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褪黑激素促进绒山羊皮肤毛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斌 杨军 +5 位作者 阿云嘎 乌日格希拉图 那顺其木格 郝巴雅斯胡良 赵存发 李玉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10-2217,共8页
旨在通过对非长绒期阿尔巴斯型绒山羊进行褪黑激素埋植,研究褪黑激素对羊绒周期性生长的调控,以期借此延长绒山羊毛囊的兴盛期,提高羊绒产量。将试验羊随机分成两组:埋植褪黑激素的试验组(T)和对照组(C),每组3只(试验组(TI、T2和T3)和... 旨在通过对非长绒期阿尔巴斯型绒山羊进行褪黑激素埋植,研究褪黑激素对羊绒周期性生长的调控,以期借此延长绒山羊毛囊的兴盛期,提高羊绒产量。将试验羊随机分成两组:埋植褪黑激素的试验组(T)和对照组(C),每组3只(试验组(TI、T2和T3)和对照组(C1、C2和C3)),采集绒山羊的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切片,染色观察埋植褪黑激素对毛囊生长诱导作用。分别抽提两组样本总RNA,逆转录合成相应被标记的cDNA探针,采用Agilent绵羊的8×15K规格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从组织学分析可观察到埋植褪黑激素对毛囊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芯片数据显示,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95个,其中61个表达上调、34个下调。GO分析基因数量分布情况:参与分子功能的基因占47.78%,参与生物学过程的基因占33.89%,组成细胞成分的基因占18.33%。与对照组的样本相比,埋植褪黑激素后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涉及毛囊生长及周围皮肤附属物形态发生等生物学过程。这些差异性表达的基因为绒山羊毛囊生长及周期性调控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褪黑激素 基因芯片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