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固定时间分布式优化算法研究
1
作者 孙庆 杨慧 么娆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112,共8页
针对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ASs)的分布式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固定时间自适应神经网络输出反馈控制策略。在惩罚函数的基础上,解除一致性约束条件来重构全局目标函数。为了避免反演过程中偏导数的计算和“复杂性爆炸”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 针对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ASs)的分布式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固定时间自适应神经网络输出反馈控制策略。在惩罚函数的基础上,解除一致性约束条件来重构全局目标函数。为了避免反演过程中偏导数的计算和“复杂性爆炸”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命令滤波的固定时间控制器,并引入补偿信号对滤波误差进行补偿。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中所有输出信号在固定时间内均能达到最优解。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分布式优化 固定时间 命令滤波 自适应反演 自适应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赛带练”教学模式探究——以大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为例
2
作者 么娆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9-102,106,共5页
文章通过“以赛带练”教学模式内涵的辨析,结合大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的实际,探究“以赛带练”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的意义,总结“以赛带练”在教育教学中推行和运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分析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文章通过“以赛带练”教学模式内涵的辨析,结合大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的实际,探究“以赛带练”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的意义,总结“以赛带练”在教育教学中推行和运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分析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的策略,以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以赛带练” 激励机制 “同向双重” 复合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闪光红外热像技术的积冰探测方法
3
作者 李清英 勾一 +1 位作者 刘森云 么娆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3年第S01期105-117,共13页
结冰探测在防除冰系统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利用红外热波检测技术进行了积冰探测,并运用相关分析技术探讨了积冰边缘、厚度识别与冰形重建的方法。搭建了闪光脉冲红外主动式红外积冰探测实验平台,制备了规则型与阶跃型... 结冰探测在防除冰系统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利用红外热波检测技术进行了积冰探测,并运用相关分析技术探讨了积冰边缘、厚度识别与冰形重建的方法。搭建了闪光脉冲红外主动式红外积冰探测实验平台,制备了规则型与阶跃型积冰样件,借助红外热像仪采集了受脉冲红外热激励后的积冰红外热信号。运用传统边缘检测方法与新构建的高斯‑拉普拉斯金字塔和面积滤波相结合的边缘检测算法进行了积冰边缘识别效果的对比与分析。利用积冰热信号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了在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模型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建立端到端的红外探测积冰厚度预测模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k‑long short term memory‑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CNN‑LSTM‑ECA),用以预测积冰厚度。此外,通过结合边缘检测和厚度预测,进行了阶梯状积冰样件的三维重建。结果表明,基于高斯‑拉普拉斯金字塔和区域滤波的传统边缘检测算法和新的边缘检测算法都可以用于检测冰的外边缘,但新算法在检测具有内部阶梯边界的冰边缘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优势。基于信号特征的CNN‑LSTM‑ECA厚度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稳定性和抗噪声性方面表现良好。重建三维积冰形状的数据来源于采集的数字信号和热图像,不受温度读数和传热条件的限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此项研究为探索一种利用闪光脉冲红外技术进行积冰冰形有效、准确、定量识别提供可参考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冰 红外探测 边缘检测 厚度预测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域文化特征的特色街区优化升级探究--以哈尔滨中央大街为例
4
作者 么娆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城市是人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经历了社会发展的演变,出产又融合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形成聚合多元文化的交往空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成为近代中外文化交锋的节点,在长期的碰撞、交织、与汇集过程中,使每个地区... 城市是人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经历了社会发展的演变,出产又融合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形成聚合多元文化的交往空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成为近代中外文化交锋的节点,在长期的碰撞、交织、与汇集过程中,使每个地区所具有的建筑文化特征、社会风俗习惯等与哈尔滨本地的建筑结构方式、思想意识、造型装饰等因素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如今中央大街具有异域文化的特色街区,构成了哈尔滨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本论文从哈尔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出发,以哈尔滨中央大街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从异域性和文化性的思想理念出发引导特色街区的优化升级,以期为相关街区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街区 异域文化 优化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