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结构、生物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丹彤 王俊国 张和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35-339,共5页
胞外多糖(EPS)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常渗于培养基的一类糖类化合物。这些高分子糖类聚合物因具有独特的流变学特性和分子结构,可作为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等在食品和非食品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乳酸菌胞外多糖... 胞外多糖(EPS)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常渗于培养基的一类糖类化合物。这些高分子糖类聚合物因具有独特的流变学特性和分子结构,可作为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等在食品和非食品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乳酸菌胞外多糖还具有促进免疫、降低胆固醇和抗肿瘤等特性。本文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机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EPS基因簇 生物合成 遗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细菌素的分类、生物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丹彤 张和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2,共4页
细菌素是细菌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许多乳酸菌都能生产细菌素,这些细菌素在同一生境中能杀灭或抑制引起食品腐败的细菌和病原菌的繁殖,可作为天然的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中应用。综述主要描述了乳酸菌细菌素的分类、生物合... 细菌素是细菌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许多乳酸菌都能生产细菌素,这些细菌素在同一生境中能杀灭或抑制引起食品腐败的细菌和病原菌的繁殖,可作为天然的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中应用。综述主要描述了乳酸菌细菌素的分类、生物合成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菌素 分类 生物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良好风味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筛选及其产香性能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丹彤 田佳乐 乔少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29-234,共6页
风味是评价酸奶发酵剂及其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文以科汉森公司提供的商业发酵剂为对照组,以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具有良好发酵特性的6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试验菌株,从中筛选出1株具有良好风味的菌株。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 风味是评价酸奶发酵剂及其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文以科汉森公司提供的商业发酵剂为对照组,以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具有良好发酵特性的6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试验菌株,从中筛选出1株具有良好风味的菌株。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GC-MS技术测定牛乳发酵终点时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从中筛选出1株与对照组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相似度较高的菌株,并继续分析该菌株在牛乳发酵和贮藏期间所产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情况。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MGA17-6在牛乳发酵和贮藏期间产生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包括酸类、醛类、酮类、酯类、醇类等,其中一些重要的化合物如乙酸、乙醛、庚醛、乙偶姻、1-庚醇等对发酵乳的风味产生重要的影响。筛选出1株具有良好风味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MGA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固相微萃取技术 GC-MS技术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良好风味嗜热链球菌的筛选及其产香特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丹彤 乔少婷 田佳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99-105,共7页
嗜热链球菌作为酸奶发酵剂的常用菌株之一,在牛乳发酵和贮藏过程中可以赋予产品优良的质地、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本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商业发酵剂为对照组,以分离自不同地区传统发酵乳中的具有良好发酵特性的7株嗜热链... 嗜热链球菌作为酸奶发酵剂的常用菌株之一,在牛乳发酵和贮藏过程中可以赋予产品优良的质地、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本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商业发酵剂为对照组,以分离自不同地区传统发酵乳中的具有良好发酵特性的7株嗜热链球菌为实验菌株,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发酵终点,即pH4.5时发酵乳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实验菌株中,G80-2发酵乳中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最接近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对G80-2菌株在牛乳发酵和贮藏过程中所产生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动态分析,发现该菌株在发酵和贮藏期间检测出酸类(4种)、醇类(10种)、酮类(12种)、醛类(6种)、酯类(1种)等多种化合物,且一些主要特征风味物质如乙酸、乙醛、双乙酰、乙偶姻、2-庚酮、1-庚醇等相对含量较高,说明该菌株可作为发酵剂应用于乳制品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脂乳中苏氨酸的浓度对嗜热链球菌乙醛产量及glyA基因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丹彤 张和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共3页
这项研究以在酸奶发酵过程中产生良好风味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S13-6为实验菌株,考察了脱脂乳中苏氨酸的浓度对乙醛产量及glyA基因(编码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脱脂乳中苏氨酸浓度的增加,S13-6菌株的乙醛... 这项研究以在酸奶发酵过程中产生良好风味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S13-6为实验菌株,考察了脱脂乳中苏氨酸的浓度对乙醛产量及glyA基因(编码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脱脂乳中苏氨酸浓度的增加,S13-6菌株的乙醛的产量和glyA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说明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在S13-6菌株的乙醛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 嗜热链球菌 GLY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结合ROAV分析单菌及复配发酵牛乳中关键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49
6
作者 王丹 丹彤 +2 位作者 孙天松 张和平 孟和毕力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5-152,共8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与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单菌及复配发酵牛乳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探讨发酵牛乳...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与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单菌及复配发酵牛乳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探讨发酵牛乳中关键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本实验共鉴定出10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酸类、酮类、醛类、醇类、酯类、烷烃类和芳香族类化合物等。主成分分析表明,表征S.thermophilus单菌发酵乳的关键性风味物质是双乙酰、正壬醛和甲苯;表征L.bulgaricus单菌发酵乳的关键性风味物质是正庚醛、丁酸-2-甲基丙酯和1-庚醇;表征S.thermophilus与L.bulgaricus复配发酵乳的关键性风味物质是乙醛、3-甲基正丁醛、乙偶姻、2-壬酮、2-庚酮、醋酸乙烯酯、碳酸庚基苯基酯、甲酸乙烯酯和2-壬醇。相较于单菌发酵,复配发酵的风味物质组成、各组分相对含量及关键性风味物质均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牛乳 关键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的乳酸菌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俊国 孟和毕力格 +3 位作者 包秋华 丹彤 王丽凤 张和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7-262,共6页
目的:筛选出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的乳酸菌,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降血脂的效果。方法:通过琼脂平板测试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乳杆菌胆盐水解酶活力进行定性和定量测试,筛选出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的乳杆菌灌胃高脂血症大鼠;将雄性Wis... 目的:筛选出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的乳酸菌,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降血脂的效果。方法:通过琼脂平板测试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乳杆菌胆盐水解酶活力进行定性和定量测试,筛选出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的乳杆菌灌胃高脂血症大鼠;将雄性Wistar大鼠24只按体质量约相等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及实验组,后两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并每日一次给这3组分别灌胃0.9%生理盐水、脱脂乳和活菌制剂,28d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L.fermentum MGH13-1具有较高的胆盐水解酶活性,将其灌胃大鼠后,实验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肝脏中的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粪便中的胆固醇、胆酸及短链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结论: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的L.fermentumMGH13-1对高脂血症大鼠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L.fermentum MGH13—1 胆盐水解酶 高脂血症大鼠 降血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加利亚乳杆菌H^+-ATPase弱化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雪妮 陈明 +5 位作者 孙春玲 乌仁图雅 丹彤 包秋华 张和平 孟和毕力格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1,28,共5页
以保加利亚乳杆菌ND06(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ND06)为出发菌株,利用硫酸新霉素诱变、筛选出一株H+-ATPase弱化菌株ND06-6。该菌株在MRS培养基中,37℃培养18 h时,H+-ATPase活性为0.65μmol/(mg·min),和出发... 以保加利亚乳杆菌ND06(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ND06)为出发菌株,利用硫酸新霉素诱变、筛选出一株H+-ATPase弱化菌株ND06-6。该菌株在MRS培养基中,37℃培养18 h时,H+-ATPase活性为0.65μmol/(mg·min),和出发菌株相比,H+-ATPase活性下降了35%。在脱脂乳培养基中培养0,4,8,12,16,20,24,36,48和72 h后,诱变菌株ND06-6的乳酸、乳糖和半乳糖的的代谢能力明显低于出发菌株。这些研究结果为弱后酸化酸奶发酵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加利亚乳杆菌 硫酸新霉素 H+-ATPase 诱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IMAU10638发酵乳贮藏期间挥发性风味物质的SPME-GC-MS分析鉴定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丹 丹彤 +2 位作者 孙天松 张和平 孟和毕力格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17,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分析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IMAU10638发酵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发酵乳在贮藏期间不同时间段共测得46种风味物质,主要包括羧酸类化合物(28.26%...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分析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IMAU10638发酵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发酵乳在贮藏期间不同时间段共测得46种风味物质,主要包括羧酸类化合物(28.26%)、醛类化合物(15.22%)、酮类化合物(15.22%)、碳氢化合物(13.04%)、含氮类化合物(10.87%)、芳香类化合物(6.52%)、醇类化合物(4.35%)、杂环类化合物(4.35%)、酯类化合物(2.17%)。研究结果对全面了解贮藏期间不同阶段发酵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参考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ME-GC-MS 发酵乳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ME-GC-MS法分析发酵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亭亭 王丹 +3 位作者 陈永福 孙天松 张和平 丹彤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共5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检测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IMAU20537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IMAU20240的单菌发酵乳和二者复配发酵乳贮藏期间的挥发性风味...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检测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IMAU20537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IMAU20240的单菌发酵乳和二者复配发酵乳贮藏期间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三种发酵乳的风味物质包括酸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含氮化合物和芳香族及其衍生物。其中,酮类化合物在S.thermophilus IMAU20537发酵乳风味物质中种类最多,占种类总量的27.27%;醛类化合物在L.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IMAU20240发酵乳中种类最多,为20.83%;复配发酵乳中酮类和醛类化合物的种类相同,均占22.73%;而且三种发酵乳在贮藏不同时间内相对峰面积最高的物质均是酮类化合物。分析发现,复配发酵乳在贮藏期间的风味物质种类较两株单菌的发酵乳增多,其中,一些主要的风味化合物如乙醛、乙酸、双乙酰、乙偶姻等对于构成其特征风味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ME-GC—MS 肓配发酵乳 挥发性风味物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部分地区人体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春玲 李梅花 +4 位作者 孙婷 王雪妮 刘文俊 丹彤 孙天松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5,共4页
以采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锡林郭勒盟健康人群新鲜粪便为材料,从中分离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从12份粪便样品中共分离到乳杆菌和双歧杆菌16株。运用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研究,将分离到的菌株鉴定为乳杆菌的9个种和双歧杆菌的1个种... 以采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锡林郭勒盟健康人群新鲜粪便为材料,从中分离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从12份粪便样品中共分离到乳杆菌和双歧杆菌16株。运用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研究,将分离到的菌株鉴定为乳杆菌的9个种和双歧杆菌的1个种。呼和浩特市的7份粪便样品分离出8株乳杆菌(7个种)。锡林郭勒盟的5份粪便样品分离出7株乳杆菌和1株双歧杆菌(3个种)。结果表明,两地区不但粪便样品提供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差异较大,而且呼和浩特市粪便样品提供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差异大于锡林郭勒盟粪便样品提供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乳杆菌 双歧杆菌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ND03在牛乳发酵过程及贮藏期间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丹 周亭亭 +2 位作者 丹彤 张和平 孟和毕力格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2,共8页
为揭示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ND03在牛乳发酵过程和4℃贮藏期间产生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其变化情况,采用3种不同纤维涂层的萃取头,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各阶段发酵牛乳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利用主成分... 为揭示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ND03在牛乳发酵过程和4℃贮藏期间产生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其变化情况,采用3种不同纤维涂层的萃取头,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各阶段发酵牛乳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阶段样品的特征性风味物质并对各阶段样品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利用50/30μm DVB/CAR/PDMS、65μm PDMS/DVB和100μm PDMS 3种萃取头分别检测出86、66和62种挥发性物质。在发酵及贮藏期间,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数量与含量存在动态变化。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样品的特征性风味物质在发酵期间为醛类、酮类及杂环化合物,在贮藏0 d(发酵终点)为醇类及含氮化合物,在贮藏1、3 d为酯类及芳香族化合物,在贮藏7、14 d为烃类及酸类化合物。由感官评定结果可知,贮藏1 d的样品在色泽、滋味、气味及组织状态方面具有良好表现。菌株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ND03作为发酵剂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牛乳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与电子鼻技术分析发酵乳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婷 田佳乐 +4 位作者 刘洋 李嘉雯 乔少婷 丹彤 孙天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3-241,共9页
为筛选风味优良的发酵剂菌株。该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具有良好风味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为实验菌株,进行复配发酵,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 为筛选风味优良的发酵剂菌株。该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具有良好风味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为实验菌株,进行复配发酵,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等方法对复配发酵乳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SPME-GC-MS分析结果表明,对照菌株JD和6组复配发酵乳中共检测出11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有酸类化合物(17种)、醛类化合物(11种)、酮类化合物(17种)、醇类化合物(15种)、酯类化合物(11种)、烷烃类(30种)、含氮化合物(15种)。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s,OAV)结果表明发酵乳中关键性风味物质(OAV≥1)有6种,包括3-甲基丁醛、苯甲醛、正壬醛、双乙酰、乙偶姻和2-壬酮。而其他化合物,如辛酸、乙醛、3-羟基丁醛、庚醛、癸醛和2-庚酮等对发酵乳的整体风味起修饰作用(0. 1≤OAV <1)。其中,这些关键性风味物质在样品中浓度较高,赋予发酵乳优良风味。主成分分析及线性判别分析结果表明,A6复配组有良好产香特性,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风味和酸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含氮类化合物、烷烃类化合物等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气味活度值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武士美 靳汝霖 +3 位作者 任为一 丹彤 孙天松 孟和毕力格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10,共7页
以4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为实验菌株,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相结合的方法,检测4℃贮藏期间发酵乳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结合保留指数法对化合物进行有效... 以4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为实验菌株,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相结合的方法,检测4℃贮藏期间发酵乳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结合保留指数法对化合物进行有效鉴定,提高化合物的鉴定效率。结果表明,4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乳中的挥发性成分由酸、醛、酮、醇、酯和碳氢化合物等6类化合物组成,主要风味物质中的共有化合物包括乙酸、丁酸、正戊醛、2-戊酮、1-庚醇等物质。其中,IMAU40078发酵乳中还含有乙醛、双乙酰、乙偶姻、乙酸乙烯酯、乙酸乙酯等特征风味化合物,特别是其独有的乙酸乙烯酯、乙酸乙酯等化合物,在保持发酵乳风味的基础上增加了特有的果香味,提升了发酵乳感官品质。本实验研究结果为酸奶发酵剂的筛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ME-GC-MS 发酵乳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域嗜热链球菌在发酵乳制作中产关键性风味物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为一 李婷 +2 位作者 陈海燕 丹彤 张和平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4,共10页
以来自不同地域的6株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为实验菌株,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香气阈值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探讨发酵牛乳中关键性... 以来自不同地域的6株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为实验菌株,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香气阈值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探讨发酵牛乳中关键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6株嗜热链球菌发酵乳中共检测出6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酮类、酸类、酯类、醇类、芳香族及烷烃化合物等。其中,双乙酰、乙偶姻、乙醛、2-壬酮等12种挥发性化合物的ROAV值较高(ROAV≥1),对发酵乳总体风味贡献较大。主成分分析和相似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同一地域的嗜热链球菌发酵乳中风味化合物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不同地域的菌株发酵乳中风味化合物之间相似度较低,说明生长环境压力能够对菌株发酵乳的产香特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风味物质 嗜热链球菌 相对气味活度值 色谱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法分析不同菌种比例混合发酵对酸乳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靳汝霖 武士美 +2 位作者 任为一 丹彤 孙天松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4,共6页
探讨了不同比例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对发酵乳风味的影响。以三种不同比例(1∶10,1∶100,1∶1000)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IMAU20240和嗜热链球菌IMAU40040的混合发酵乳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 探讨了不同比例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对发酵乳风味的影响。以三种不同比例(1∶10,1∶100,1∶1000)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IMAU20240和嗜热链球菌IMAU40040的混合发酵乳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并结合内标法对各复配发酵乳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三种比例的复配组发酵乳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是由酸类、醇类、酮类、醛类以及酯类等化合物组成,且各复配组发酵乳在贮藏期间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100复配组的发酵乳中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有乙酸、乙偶姻、乙醛、己醇、甲酸乙烯酯及3-甲基-1-丁醇等,且含量高于其他复配组,是理想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MAU20551胞外多糖基因簇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乔少婷 代安娜尔 +3 位作者 解敏 孙思霖 聂佳莹 丹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36-144,共9页
以1株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的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IMAU20551为研究对象,提取其DNA后采用Illumina HiSeq技术对DNA进行二代基因组重测序,并利用SOAPdenovo软件对其进行组装,通过与RAST、直系同源集、基... 以1株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的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IMAU20551为研究对象,提取其DNA后采用Illumina HiSeq技术对DNA进行二代基因组重测序,并利用SOAPdenovo软件对其进行组装,通过与RAST、直系同源集、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等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基因组中功能基因。发现S.thermophilus IMAU20551基因组全长1725107 bp,共注释出1884个功能基因,其中包含一个长度为19376 bp的完整eps基因簇,该基因簇中与EPS合成相关的基因共有18个,主要包括epsA、epsB、epsC、epsD、epsE、eps1F、eps2F、epsJ、wzx、epsP和epsX等,这些基因分别对EPS的合成、组装以及转运输出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利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对S.thermophilus IMAU20551 eps基因簇表达进行验证,发现所有基因均可表达,且除个别糖基转移酶基因外,其他被测基因均在6 h达到最大表达量。本研究介绍了S.thermophilus IMAU20551的基因组特征、eps基因簇及其表达能力,为今后深入研究S.thermophilus EPS基因簇及其表征结构的互作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多糖 嗜热链球菌 eps基因簇 基因组信息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供应困扰中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
18
作者 丹彤 《中外能源》 CAS 2007年第3期111-112,共2页
日前中国生物燃料考察组前往美国和巴西,进行了生物燃料技术和市场应用考察。 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企业了解到,目前美国的燃料乙醇生产是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生物柴油则是以转基因大豆为主要原料,其原料供给能够满足生物燃料生产需求... 日前中国生物燃料考察组前往美国和巴西,进行了生物燃料技术和市场应用考察。 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企业了解到,目前美国的燃料乙醇生产是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生物柴油则是以转基因大豆为主要原料,其原料供给能够满足生物燃料生产需求;巴西燃料乙醇生产是以甘蔗为原料.生物柴油的原料品种更多,其原料供给适应巴西的自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原料供应 产业发展 中国 乙醇生产 生物柴油 原料供给 转基因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