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2020年后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张燕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2-101,共10页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工业化后半场,经济发展形态、质态和结构等均发生系统性深刻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与人口流动、劳动生产率提高与人力资本提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新动向均将深刻影响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工业化后半场,经济发展形态、质态和结构等均发生系统性深刻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与人口流动、劳动生产率提高与人力资本提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新动向均将深刻影响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作用机理模型,提出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联动存在供需平衡、投资联动和要素集散三大效应。以主要影响因素趋势性分析为导向,研究提出未来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主要包括:加快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布局优化调整、系统性提升城镇宜居宜业程度、以地市中心城区和县城为主要载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智能城市与数字经济协同升级发展、因地制宜推动规划建设科学城及新应用场景等人口和经济集聚新载体、加强人力资本供给等。围绕引导人口和产业有序集聚、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推进重点城镇化区域安居乐业、实施劳动技能培训提升行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主战场、强化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实施一批重大改革举措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结构升级 相互关系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与趋势研判 被引量:19
2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2 位作者 刘保奎 李爱民 窦红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8-138,共11页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呈现新的特征。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都市圈和“两横三纵”城市发展轴带集聚人口的能力日益增强,城市发展呈现分化状态,成长型与收缩型城市并存,这些构成了我国新...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呈现新的特征。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都市圈和“两横三纵”城市发展轴带集聚人口的能力日益增强,城市发展呈现分化状态,成长型与收缩型城市并存,这些构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演变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交通、产业、开放、生态、城乡融合等成为影响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新变量,对城镇化空间形态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取代包昆通道,形成“新两横三纵”城市发展格局。城市群、都市圈是下一步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的重点。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将为城镇化空间形态变化注入新动力。“十四五”及以后一段时期城镇化空间形态将更加多元、开放、均衡、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空间形态 新型城镇化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