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面向2020年后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张燕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2-101,共10页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工业化后半场,经济发展形态、质态和结构等均发生系统性深刻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与人口流动、劳动生产率提高与人力资本提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新动向均将深刻影响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工业化后半场,经济发展形态、质态和结构等均发生系统性深刻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与人口流动、劳动生产率提高与人力资本提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新动向均将深刻影响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作用机理模型,提出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联动存在供需平衡、投资联动和要素集散三大效应。以主要影响因素趋势性分析为导向,研究提出未来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主要包括:加快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布局优化调整、系统性提升城镇宜居宜业程度、以地市中心城区和县城为主要载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智能城市与数字经济协同升级发展、因地制宜推动规划建设科学城及新应用场景等人口和经济集聚新载体、加强人力资本供给等。围绕引导人口和产业有序集聚、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推进重点城镇化区域安居乐业、实施劳动技能培训提升行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主战场、强化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实施一批重大改革举措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结构升级
相互关系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与趋势研判
被引量:
19
2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2 位作者
刘保奎
李爱民
窦红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8-138,共11页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呈现新的特征。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都市圈和“两横三纵”城市发展轴带集聚人口的能力日益增强,城市发展呈现分化状态,成长型与收缩型城市并存,这些构成了我国新...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呈现新的特征。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都市圈和“两横三纵”城市发展轴带集聚人口的能力日益增强,城市发展呈现分化状态,成长型与收缩型城市并存,这些构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演变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交通、产业、开放、生态、城乡融合等成为影响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新变量,对城镇化空间形态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取代包昆通道,形成“新两横三纵”城市发展格局。城市群、都市圈是下一步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的重点。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将为城镇化空间形态变化注入新动力。“十四五”及以后一段时期城镇化空间形态将更加多元、开放、均衡、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空间形态
新型城镇化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2020年后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张燕
机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出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2-10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端智库专项重大课题项目“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与优化研究”。
文摘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工业化后半场,经济发展形态、质态和结构等均发生系统性深刻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与人口流动、劳动生产率提高与人力资本提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新动向均将深刻影响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作用机理模型,提出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联动存在供需平衡、投资联动和要素集散三大效应。以主要影响因素趋势性分析为导向,研究提出未来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主要包括:加快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布局优化调整、系统性提升城镇宜居宜业程度、以地市中心城区和县城为主要载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智能城市与数字经济协同升级发展、因地制宜推动规划建设科学城及新应用场景等人口和经济集聚新载体、加强人力资本供给等。围绕引导人口和产业有序集聚、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推进重点城镇化区域安居乐业、实施劳动技能培训提升行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主战场、强化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实施一批重大改革举措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结构升级
相互关系
作用机理
Keywords
new urbaniz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mutual relations
mechanism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与趋势研判
被引量:
19
2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刘保奎
李爱民
窦红涛
机构
不详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8-138,共11页
基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研究”的研究成果。
文摘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呈现新的特征。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都市圈和“两横三纵”城市发展轴带集聚人口的能力日益增强,城市发展呈现分化状态,成长型与收缩型城市并存,这些构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演变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交通、产业、开放、生态、城乡融合等成为影响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新变量,对城镇化空间形态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取代包昆通道,形成“新两横三纵”城市发展格局。城市群、都市圈是下一步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的重点。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将为城镇化空间形态变化注入新动力。“十四五”及以后一段时期城镇化空间形态将更加多元、开放、均衡、高效。
关键词
城镇化空间形态
新型城镇化
区域经济发展
Keywords
urbanization spatial form
new urban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面向2020年后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张燕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与趋势研判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刘保奎
李爱民
窦红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