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
作者 中国核学会核应急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 +3 位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核与辐射应急分会 邢志伟 刘玉龙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从国际组织对健康监护认识的变迁、国内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建立、检查项目和周期的设定、不能从事放射工作的指征、疑似放射损伤的界定以及对如何规范医学检查方法、适任性评价、特殊情况处理、健康监护档案... 从国际组织对健康监护认识的变迁、国内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建立、检查项目和周期的设定、不能从事放射工作的指征、疑似放射损伤的界定以及对如何规范医学检查方法、适任性评价、特殊情况处理、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的认识等多个角度阐述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并形成专家共识,旨在为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实践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职业健康监护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铱-192源外照射致局部放射损伤临床诊疗技术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
作者 中国核学会核应急医学分会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核与辐射应急分会 +3 位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安全环保和废物治理专业委员会 刘玉龙 徐博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3-411,共19页
瞄准先进的局部放射损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技术的国际前沿,结合国内尤其是核工业总医院30余年从事放射损伤基础研究和临床救治的实践经验,从多个维度建立铱-192源外照射致局部放射损伤的精准评估技术体系,建立局部放射损伤优化的救... 瞄准先进的局部放射损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技术的国际前沿,结合国内尤其是核工业总医院30余年从事放射损伤基础研究和临床救治的实践经验,从多个维度建立铱-192源外照射致局部放射损伤的精准评估技术体系,建立局部放射损伤优化的救治策略和疗效估评方案,并在局部放射损伤的诊疗全过程中加以验证,从而实现对铱-192源外照射致局部放射损伤的精准评估、规范救治、预后判断、康复管理和长期医学随访,提高局部放射损伤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为局部放射损伤的诊疗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192源 局部放射损伤 精准评估 规范救治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着丝粒染色体半自动化分析估算辐射生物剂量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中国核学会核应急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 +4 位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核与辐射应急分会 吕玉民 刘青杰 刘玉龙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9,共11页
双着丝粒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some,dic)半自动化分析估算生物剂量已在国际上推广应用10余年,技术成熟度高,且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出版的技术报告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技术标准已推荐该方法估算剂量。但国内尚未有相关技术规范和... 双着丝粒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some,dic)半自动化分析估算生物剂量已在国际上推广应用10余年,技术成熟度高,且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出版的技术报告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技术标准已推荐该方法估算剂量。但国内尚未有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专家组结合国内30余年基于dic人工和半自动化分析估算生物剂量的实践经验,从dic半自动化分析原理、主要技术内容、影响因素分析和实用举例等方面给出dic半自动化分析估算生物剂量的技术共识,其主要技术内容与现有GB/T 28236国家标准相比,具有明显提升生物剂量估算效率,降低对专业人员技术熟练程度要求,更有利于推广应用等优势。而且dic半自动化分析与人工分析一样,可用于急性均匀、局部、迁延性照射和延迟采样等不同辐射暴露场景下的受照剂量估算与重建。dic半自动化分析估算生物剂量的推广应用,可解决目前国内生物剂量估算很难满足发生大规模核与辐射事故受照人员众多时的医学应急响应临床分类诊断需要的“瓶颈”,为进一步制定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双着丝粒染色体 半自动化分析 生物剂量估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