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 被引量:13
1
作者 严雪敏 孙昊 杨爱明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总结胰腺结核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胰腺结核的认识。方法纳入1984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胰腺结核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研究期间确... 目的总结胰腺结核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胰腺结核的认识。方法纳入1984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胰腺结核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研究期间确诊为胰腺结核的患者共10例,占同期确诊结核患者的0.12%(10/8689)。其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53.1岁(31~70岁),65岁以下患者占80%。腹痛(60%)、纳差(60%)及体重下降(60%)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热(40%)、黄疸(10%)等症状较少见,未见盗汗。CT及PET/CT均未确诊胰腺结核。1例患者因结核菌素蛋白衍生物试验强阳性、发现肠结核,1例有颈部冷脓肿,临床综合考虑后诊断结核,抗痨治疗有效后验证临床诊断;1例行胫前结节活检证实为结核;1例经B超引导下胰腺结节穿刺证实为结核;6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支持结核诊断。结论胰腺结核为罕见疾病,常因胰腺的局限性囊/实性占位而被误认为胰腺肿瘤,进而行手术治疗。病史及临床症状对诊断很重要,影像学有一定帮助,病理结果有确诊价值。对于年龄较轻、有感染征象、肿瘤标志物为阴性的胰腺占位、伴或不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要考虑胰腺结核可能,对不易鉴别的患者应积极行内镜引导下或B超引导下活检术,必要时行手术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结核 诊断 误诊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伴肾功能不全 被引量:1
2
作者 严雪敏 敦志娜 +1 位作者 李景南 陆星华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患者,男,74岁,因"上腹不适1月余,皮肤黄染22 d"入院。入院前1月余,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上腹不适伴纳差、厌油、恶心及乏力,否认明显发热、反酸、呕吐、腹痛、腹泻及尿量减少,未诊治。10 d后服用小诊所配制的含大黄成分的中药制... 患者,男,74岁,因"上腹不适1月余,皮肤黄染22 d"入院。入院前1月余,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上腹不适伴纳差、厌油、恶心及乏力,否认明显发热、反酸、呕吐、腹痛、腹泻及尿量减少,未诊治。10 d后服用小诊所配制的含大黄成分的中药制剂后出现水样便1次,约500 ml,之后突发全身皮肤黄染伴瘙痒,可见陶土便及深色尿,否认发热、腰痛、腹痛、尿量减少、心悸等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肾功能不全 IGG4相关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疸伴光过敏
3
作者 严雪敏 杨毅 +1 位作者 李景南 鲁重美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61-65,共5页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EPP),为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遗传病。本文讨论一例以黄疸为主要表现,存在特殊面容及光过敏史,血原卟啉明显升高,基因检测阳性的青年男性患者。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5岁,因"乏力伴...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EPP),为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遗传病。本文讨论一例以黄疸为主要表现,存在特殊面容及光过敏史,血原卟啉明显升高,基因检测阳性的青年男性患者。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5岁,因"乏力伴尿色加深5月,皮肤、巩膜黄染2月"于2013年10月31日入住本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黄疸 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医学教育过程中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27
4
作者 赵峻 陈未 +10 位作者 叶葳 彭敏 黄晓明 严雪敏 范洪伟 梁乃新 阮侠 杨萍 高小惠 潘慧 王仲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361-363,共3页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指经过训练能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病人情况,在临床能力测试中扮演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等多重角色的正常人或病人.SP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B...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指经过训练能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病人情况,在临床能力测试中扮演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等多重角色的正常人或病人.SP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Barrows)于1963年创设,目前在国内外医学院校中已被广泛用于对医学生和医生临床能力的教学、评估及职业素养培育等领域,如美国执业医师考试、香港外科学院住院医师第三阶段考试,以及本院的诊断学教学和毕业考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医学教育 质量控制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组实景模拟训练:有效提高标准化病人反馈能力的新方式 被引量:4
5
作者 沈敏 黄晓明 +8 位作者 彭敏 陈未 叶葳 严雪敏 沙悦 焦洋 潘慧 杨萍 缪建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221-224,共4页
1963年霍华德&#183;博若斯( Howard Barrows )博士在心理学教学中,首次应用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 , SP)训练学生的问诊、查体,并由SP对学生的检查进行评估和反馈。此后, SP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开始逐步进入医... 1963年霍华德&#183;博若斯( Howard Barrows )博士在心理学教学中,首次应用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 , SP)训练学生的问诊、查体,并由SP对学生的检查进行评估和反馈。此后, SP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开始逐步进入医学教育领域,并被广泛应用[1-3]。 SP指经过特别培训后,能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病人的症状,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在专门设计的表格上记录和评估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充当教师向学生提出反馈意见的人员。 SP能够帮助医学生掌握问诊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医学生也能够从SP的反馈中收获如何增强交流技巧和人文关怀的宝贵经验。因此, SP反馈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生教育的水平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反馈 培训 小组 实景模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