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提高ICU护士洗手依从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严艳玲 梁焕兰 +2 位作者 李云玲 罗进玲 曾令梅 《现代医院》 2011年第5期120-122,共3页
目的通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探讨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及认知情况,并分析存在问题。方法采用FMEA法针对ICU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低的问题组成护理团队,制作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的风险指数(RPN)值,针对最... 目的通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探讨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及认知情况,并分析存在问题。方法采用FMEA法针对ICU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低的问题组成护理团队,制作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的风险指数(RPN)值,针对最高风险指数进行优先处理,制定改善措施及实施。结果实施FMEA后事先风险指数有明显的下降,原RPN值1 515分,后RPN值490分,下降了67.6%,手卫生的相关知识及操作前后的洗手频率与前对比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形成ICU手卫生的指引及具体的操作流程。结论 FMEA方法的应用可有效提高ICU护理人员手卫生的意识及洗手的依从性,有助于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及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洗手的依从性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严艳玲 蔡杰 +1 位作者 赵晓丹 向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1期83-85,共3页
硬皮病又称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Sclerosis,S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为显著特征并以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纤维化、硬化、萎缩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将其分为弥漫型、局限型、肢端型、CREST综合征、重叠综合征... 硬皮病又称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Sclerosis,S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为显著特征并以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纤维化、硬化、萎缩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将其分为弥漫型、局限型、肢端型、CREST综合征、重叠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及无皮肤硬化的系统性硬化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抗体与狼疮肾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严艳玲 袁林 +5 位作者 杨明辉 刘云峰 向诗飞 张翠兰 向阳 袁国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3期12-14,18,共4页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与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75例行肾活检LN患者的抗dsDNA、抗Sm、抗SSA、抗U1nRNP、抗核小体(NUC)及抗组蛋白(HIS)抗体,并与56例无肾脏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与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75例行肾活检LN患者的抗dsDNA、抗Sm、抗SSA、抗U1nRNP、抗核小体(NUC)及抗组蛋白(HIS)抗体,并与56例无肾脏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对照,分析自身抗体与LN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75例LN患者中,抗dsDNA、抗Sm和抗HIS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肾脏损害患者(P<0.05);75例LN病理类型分属Ⅰ~Ⅵ型,与无肾脏损害组对照,抗dsDNA和抗HIS抗体阳性率在各型LN中均增高,但仅Ⅱ型L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SSA抗体在Ⅰ型LN中与无肾脏损害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U1nRNP抗体在Ⅴ型LN中与无肾脏损害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HIS抗体阳性可指导LN的诊断,且抗dsDNA抗体和抗HIS抗体与Ⅱ型LN发病相关,抗SSA抗体与Ⅰ型LN发病有关,抗U1nRNP抗体则可能在Ⅴ型LN病变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自身抗体 相关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在实验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杰 赵小丹 +4 位作者 龚书识 严艳玲 冯佳 袁林 向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4期67-69,共3页
肺间质纤维化又称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及肺纤维化[1].其病因非常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对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一般局限于非特异性抗炎、免疫抑制剂及... 肺间质纤维化又称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及肺纤维化[1].其病因非常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对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一般局限于非特异性抗炎、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西医治疗,疗效不能令人满意,且往往有较大的副作用.目前尚无药改变或逆转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炎症过程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肺纤维化 动物 模型 实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严艳玲 李云玲 +2 位作者 罗进玲 张文君 陈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7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将250例GCS评分5~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有否进行早期机械通气分为实验组128例及对照组122例,两组均行脑损伤常规治疗护理,及时准确的机械通气的监测,正确选择呼吸机...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将250例GCS评分5~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有否进行早期机械通气分为实验组128例及对照组122例,两组均行脑损伤常规治疗护理,及时准确的机械通气的监测,正确选择呼吸机模式和参数,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及基础护理。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压(BP)、心率(HR)、GCS评分和预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实验组GCS评分、死亡率、预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功能衰竭发生率高;早期机械通气能较早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缺氧症状。正确合理地应用呼吸机,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纠正损伤后低氧血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颅脑损伤 氧饱和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