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16例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严宏莉 苏琴 李亚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0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皮肌炎/多发性肌炎16例患者(DM/PM)的死亡原因,从而提高对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主要死因的认识。方法:对16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6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的平均死亡年龄为(45±9)岁,平... 目的:分析皮肌炎/多发性肌炎16例患者(DM/PM)的死亡原因,从而提高对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主要死因的认识。方法:对16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6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的平均死亡年龄为(45±9)岁,平均病程(4±2)y。②死亡原因依次为:各种感染作为直接死因占75%(12/16例,其中伴肺间质病变的有8例,占50%);消化道出血并穿孔占6.25%(1/16例);心脑血管意外占6.25%(1/16例);纵隔(皮下)气肿/气胸占6.25%(1/16例);恶性肿瘤占6.25%(1/16例)。结论:DM/PM患者平均寿命缩短近15y;死亡主要原因为肺间质病变及其并发症,其次为与ILD(肺间质病变)无直接相关的各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肌炎 多发性 死亡原因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CXCL10、CXCR3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嘉英 黄松涛 +4 位作者 李青 严宏莉 陈利华 胡倩 陈飞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5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61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双色流式细胞法检测外周血... 目的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5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61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双色流式细胞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使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XCL10、CXCR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CXCL10与CXCR3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XCL10、CXCR3的临床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干燥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CD3^+CD8^+、CD4^+CD8^+、CD8^+CD28^+T细胞低于对照组,血清CXCL10、CXCR3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血清CXCL10与CXCR3水平呈正相关(r=0.391,P<0.05)。CXCR3诊断干燥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95%CI:0.694~0.901,P=0.001),CXCL10诊断干燥综合征的AUC为0.891(95%CI:0.764~0.984,P=0.000)。年龄、CD4^+CD8^+T细胞、CD8^+CD28^+T细胞及血清CXCL10、CXCR3水平是影响干燥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异常,并且血清CXCL10及其受体CXCR3水平升高,血清CXCL10、CXCR3水平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诊断干燥综合征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其中CXCL10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配体10 趋化因子受体3 T淋巴细胞亚群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夫林联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严宏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济、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11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肾功能,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单用甲氨蝶呤,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帕夫林联用甲氨蝶... 目的:探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济、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11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肾功能,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单用甲氨蝶呤,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帕夫林联用甲氨蝶呤三组患者治疗1y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比较三组间肝肾功异常的发生率。结果:甲氨蝶呤组(单联组)、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对照组(对照组)、甲氨蝶呤+帕夫林组(治疗组)三组病例用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联组(P<0.01),而治疗组肝肾功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联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帕夫林联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y疗效优于单用甲氨蝶呤,而肝肾功异常的发生率小于单用甲氨蝶呤和甲氨蝶呤联用柳氮磺胺吡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帕夫林 疗效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