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配前后雌雄桑蚕蛾营养价值评价
1
作者 林碧敏 钟杨生 +3 位作者 潘子文 张莹 严会超 陈芳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为深入了解桑蚕蛾的营养物质成分,检测了交配前后9芙雌雄蚕蛾蛋白质、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通过粗蛋白、粗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动脉粥样硬化指数(indices of atherogenicity,IA)、血栓形成指数(thrombogenicity,IT)以及氨... 为深入了解桑蚕蛾的营养物质成分,检测了交配前后9芙雌雄蚕蛾蛋白质、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通过粗蛋白、粗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动脉粥样硬化指数(indices of atherogenicity,IA)、血栓形成指数(thrombogenicity,IT)以及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营养指数(nutrition index,NI)和生物价(biological value,BV)等指标评价了蚕蛾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蚕蛾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交配前雌蛾蛋白质(21.6%,鲜重)、总氨基酸(46.94 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15.86%)以及EAAI(99.33)、NI(21.45)和BV(96.57)最高,同时含有丰富的甜味、药效和支链氨基酸,粗脂肪含量(7.11%,鲜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78.18%)高,IA(0.21)和IT(0.14)低,是理想的蛋白源。交配后的雄蛾粗脂肪(24.46%,鲜重)、不饱和脂肪酸(44.31 g/100 g)、亚麻酸含量(19.37 g/100 g)最高,IA(0.28)和IT(0.22)指数较低,是提取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原料。该研究为桑蚕蛾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蛾 粗蛋白 粗脂肪 脂肪酸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产卵管异常与遗腹卵发生关系的初探
2
作者 严会超 林健荣 +2 位作者 钟生泉 农朝志 黄星光 《广东蚕业》 1999年第3期29-31,共3页
在遗腹卵的调查过程中,将产卵管进行解剖观察,发现遗腹卵多的品种,其产卵管中有缺位卵、移位卵现象存在。正常的桑蚕蛾的产卵管为8条,通过解剖发现有些蚕蛾产卵管数异常,最多的有10条(左右各5条),9条的为多,但不同品种其异常率不同。
关键词 家蚕 产卵管异常 遗腹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遗腹卵的研究(综述)
3
作者 严会超 林健荣 +1 位作者 农朝志 黄星光 《广东蚕业》 1996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蚕种生产的过程中,母蛾不能将腹中的卵全部产出,遗留在体内,这些遗留在母蛾腹中的卵,简称遗腹卵。遗腹卵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蚕种产量的高低。
关键词 遗腹卵 产卵量 家蚕 产卵数 蚕种生产 直接影响 产出卵率 不受精卵率 综述 母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遗腹卵的研究——Ⅰ.环境条件与家蚕遗腹卵发生的关系
4
作者 严会超 林健荣 +2 位作者 钟生泉 农朝志 黄星光 《广东蚕业》 1997年第2期22-26,共5页
为了了解环境条件与遗腹卵发生的关系,重点调查分析了广东现行生产用种(9·芙×7·湘,正反交)在不同地区及蛹期不同温度保护下的遗腹卵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由于养蚕制种等技术的差异,蚕品种遗腹卵的发生有明显的不... 为了了解环境条件与遗腹卵发生的关系,重点调查分析了广东现行生产用种(9·芙×7·湘,正反交)在不同地区及蛹期不同温度保护下的遗腹卵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由于养蚕制种等技术的差异,蚕品种遗腹卵的发生有明显的不同;7·湘×9·芙的遗腹卵率比9·芙×7·湘的高,其差异达显著水平;蛹期保护以25℃为优,低温保护(21℃)则遗腹卵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环境条件 遗腹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γ-氨基丁酸含量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恒文 林碧敏 +4 位作者 钟杨生 严会超 陈芳艳 王叶元 林健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37-138,142,共3页
用比色法检测了4个品系21个桑品种的GAB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桑叶的GABA含量有较大差异,广东桑为0.862%、山桑为0.726%、白桑为0.640%、鲁桑为0.473%。其中广东桑的抗青10号GABA含量高达1.011%。通过对同一时期同一枝条不同叶位桑... 用比色法检测了4个品系21个桑品种的GAB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桑叶的GABA含量有较大差异,广东桑为0.862%、山桑为0.726%、白桑为0.640%、鲁桑为0.473%。其中广东桑的抗青10号GABA含量高达1.011%。通过对同一时期同一枝条不同叶位桑叶中GABA含量的测定可知,GABA含量随着叶龄的增长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Γ-氨基丁酸 含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技术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7
6
作者 黑亮 胡月明 +2 位作者 严会超 王长委 杨宙慧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3-66,共4页
农药残留危及人类健康,影响蔬菜生产和出口贸易。只有通过合理使用农药、加强残留检测和法制管理才能尽快解决农药残留造成的严重问题。概述了目前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技术,并针对蔬菜中不同的农药残留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检测手段和... 农药残留危及人类健康,影响蔬菜生产和出口贸易。只有通过合理使用农药、加强残留检测和法制管理才能尽快解决农药残留造成的严重问题。概述了目前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技术,并针对蔬菜中不同的农药残留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检测手段和解决措施,并对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评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雄家蚕血液中的保护酶差异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姜峰 王磊 +1 位作者 严会超 林健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74-76,共3页
测定五龄家蚕血液中的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岐化酶、羧酸酯酶活性,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羧酸酯酶的活性均为雄蚕大于雌蚕,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则为雌蚕大于雄蚕;比较分析血液中的羧酸酯酶同工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电泳扫描图谱,表明... 测定五龄家蚕血液中的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岐化酶、羧酸酯酶活性,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羧酸酯酶的活性均为雄蚕大于雌蚕,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则为雌蚕大于雄蚕;比较分析血液中的羧酸酯酶同工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电泳扫描图谱,表明家蚕性别间均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蚕 雄蚕 保护酶活性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视野下基层农技推广途径选择与创新模式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魏剑波 戴育滨 +2 位作者 林伟强 严会超 孙雄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068-15070,15074,共4页
介绍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技推广中可供选择的途径,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开发型、大学(科研机构)教育型、农民参与型、直接培训型、个体服务型6种类型,共包括20种模式。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创新意识不强;科研、教... 介绍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技推广中可供选择的途径,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开发型、大学(科研机构)教育型、农民参与型、直接培训型、个体服务型6种类型,共包括20种模式。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创新意识不强;科研、教育、推广脱节;具体工作制度建设滞后;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推广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合作组织不健全;工作条件较差,基础保障不力;投资渠道单一,供给量严重不足;农技推广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并根据基层农技推广的特点和内在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总体工作模式,从基层农技推广的目标、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组织工作和范围、方法、农技人员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 方法 内在要求 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卵经盐酸浸渍后的卵壳蛋白变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兰芬 钟杨生 +2 位作者 陈芳艳 严会超 林健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108-112,共5页
对932品种在卵期发育和幼虫期饲养阶段实施温湿环境调控,让其产下滞育卵和非滞育卵。滞育卵经即时浸酸处理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卵壳的变化,可见卵壳表面比对照出现较多的裂痕。通过SDS-PAGE电泳技术,比较滞育卵、滞育卵经即时浸酸处理、... 对932品种在卵期发育和幼虫期饲养阶段实施温湿环境调控,让其产下滞育卵和非滞育卵。滞育卵经即时浸酸处理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卵壳的变化,可见卵壳表面比对照出现较多的裂痕。通过SDS-PAGE电泳技术,比较滞育卵、滞育卵经即时浸酸处理、非滞育卵的卵蛋白变化,发现滞育卵经浸酸处理后,20 ku以下的小分子量蛋白明显减少。利用shotgun技术对此类小分子量蛋白组分进行鉴定分析,发现在滞育卵和非滞育卵中都存在Er B.1、Er B.2、Er B.3、Hc-A和Hc-B卵壳蛋白,在经即时浸酸处理过的滞育卵中却未发现,由此推测蚕卵经浸酸处理后会引起这5种卵壳蛋白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浸渍蚕卵 卵壳蛋白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蚕胚胎期的温敏性控制雌性或雄性蚕的孵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健荣 钟生泉 +2 位作者 严会超 邓小娟 黄星光 《广西蚕业》 1999年第2期1-5,共5页
人为的控制某种生物的单一性别的孵化或产出,作为一种提高生物的生产水平,造福于人类的技术已有不少的研究报道。鱼类的人工孵化,已成功的将某些鱼种实施全雌或全雄化,达到了优质高产的养殖目的,乳用家畜如奶牛,通过人工技术处理... 人为的控制某种生物的单一性别的孵化或产出,作为一种提高生物的生产水平,造福于人类的技术已有不少的研究报道。鱼类的人工孵化,已成功的将某些鱼种实施全雌或全雄化,达到了优质高产的养殖目的,乳用家畜如奶牛,通过人工技术处理,亦可提高雌性的产出比率。在家蚕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期 温敏性控制 雌性 雄性蚕 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桑条件与家蚕饲料效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现永 林健荣 +2 位作者 钟生泉 何现来 严会超 《广东蚕业》 1999年第2期27-33,共7页
本试验调查了不同给桑次数、不同给桑量条件下家蚕的饲料效率。在给桑次数相同的条件下,50kg桑茧层量以85%给叶量区和75%给叶量区相同,均比饱食区高。在给桑量相同条件下,二回育茧层饲料效率低于四回育,但是差异不明显,二回育较四回... 本试验调查了不同给桑次数、不同给桑量条件下家蚕的饲料效率。在给桑次数相同的条件下,50kg桑茧层量以85%给叶量区和75%给叶量区相同,均比饱食区高。在给桑量相同条件下,二回育茧层饲料效率低于四回育,但是差异不明显,二回育较四回育节省工效,养蚕综合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饲料效率 50kg桑茧层量 给桑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工饲料配方组成对家蚕摄食性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伟强 严会超 +1 位作者 林健荣 陈芳艳 《广东蚕业》 2008年第2期11-13,共3页
为改进家蚕人工饲料配方,探讨人工饲料配方的营养组成对养蚕的效果。试验以"华广"、"夏广"为供试品种,养蚕成绩表明,对"华广"品种,用含春桑嫩芽叶粉配方比含秋桑嫩芽叶粉配方养蚕效果好;对"夏广&qu... 为改进家蚕人工饲料配方,探讨人工饲料配方的营养组成对养蚕的效果。试验以"华广"、"夏广"为供试品种,养蚕成绩表明,对"华广"品种,用含春桑嫩芽叶粉配方比含秋桑嫩芽叶粉配方养蚕效果好;对"夏广"品种,用含绿豆粉配方比含豆粕粉的配方养蚕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组成 人工饲料 家蚕 摄食性 养蚕效果 供试品种 饲料配方 营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γ-氨基丁酸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金波 陈芳艳 +3 位作者 林碧敏 钟杨生 严会超 林健荣 《广东蚕业》 2014年第4期31-33,30,共4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代谢调节,它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采用比色法测定了23个桑树品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季节桑叶GAB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桑...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代谢调节,它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采用比色法测定了23个桑树品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季节桑叶GAB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桑叶的GABA含量差异很大,高的达10.00 mg/g干桑叶,低的仅4.92 mg/g干桑叶;其中含量达到了9.00 mg/g干桑叶以上的品种有抗青10号、云阳二号、大红皮、强兵、湖桑199等;桑叶中的GABA含量会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春季桑叶GABA含量最高、夏秋季次之,冬季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桑叶 含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桑树种质资源圃建设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建国 刘伟强 严会超 《广东蚕业》 2015年第2期1-3,共3页
华南地区是我国蚕桑业发源地之一,桑树种质资源丰富。亚热带桑树种质资源圃经过多年建设,积累了一批桑树种质资源,文章分析了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桑树 种质资源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农药对家蚕毒害影响及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耀红 卢秋远 严会超 《广东蚕业》 2017年第2期12-15,共4页
家蚕在逐渐被驯化为一种模式昆虫的过程中,其对于环境的抗逆性不断被削弱。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而良好的环境对于家蚕的生长必不可少。因此,近年来我国的蚕业生产受到农药等污染源的严重影响。文章从农药污... 家蚕在逐渐被驯化为一种模式昆虫的过程中,其对于环境的抗逆性不断被削弱。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而良好的环境对于家蚕的生长必不可少。因此,近年来我国的蚕业生产受到农药等污染源的严重影响。文章从农药污染入手,主要阐述了以辛硫磷为代表的有机磷农药对于家蚕的中毒机制,并系统阐述了对其解毒机制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引入纳米金属元素对于家蚕抗病性的研究,对家蚕中毒机制的研究有利于蚕桑产业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农药污染 有机磷农药 毒害机制 解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雄蚕孵化与饲养
16
作者 倪惠波 钟杨生 +2 位作者 王叶元 严会超 林健荣 《广东蚕业》 2006年第2期26-28,共3页
在茧丝生产中,如能专养雄蚕,利用雄蚕体质强健好养、茧丝质优的特点,就会有效地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利用平衡致死系统、雌雄胚胎期的温敏性差异品系,都可控制单一的雄蚕孵化,实行专养雄蚕。由本课题组最先发现的温敏性... 在茧丝生产中,如能专养雄蚕,利用雄蚕体质强健好养、茧丝质优的特点,就会有效地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利用平衡致死系统、雌雄胚胎期的温敏性差异品系,都可控制单一的雄蚕孵化,实行专养雄蚕。由本课题组最先发现的温敏性蚕品系,由于其主要的经济性状距生产用种的要求较远,为此,我们用温敏性的蚕品种与经济性状优良的蚕品种进行杂交育种,经多年的选育,育成具温敏性、经济性状优良,在生产上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孵化 控制 饲养 生产用种 经济性状 专养雄蚕 温敏性 经济效益 杂交育种 蚕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幼虫期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代谢的动力学研究
17
作者 李文楚 徐亚玲 +2 位作者 严会超 林健荣 邱国祥 《广东蚕业》 2015年第3期10-15,4,共7页
家蚕在幼虫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摄入营养物质并贮存在体内供其生理代谢活动,研究各种金属元素和氮的代谢动力学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氮和钙、镁、磷、钾等元素含量。用凯氏定氮... 家蚕在幼虫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摄入营养物质并贮存在体内供其生理代谢活动,研究各种金属元素和氮的代谢动力学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氮和钙、镁、磷、钾等元素含量。用凯氏定氮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元素Ca、Mg、K和非金属元素N、P等元素在幼虫全龄经过中呈现出不同的差异变化。从蚕沙中检测N、P、K的变化趋势是各龄在起蚕初期较低,盛食期后上升,眠前达到最大值。而Ca、Mg的变化趋势相反。根据家蚕生理生化原理,家蚕在眠前需要大量钙参与蜕皮激素的合成,以及作为酶辅因子的镁离子参与生化催化反应,因此排出量减少,在眠前的蚕沙中检出量处于龄期内的最低水平,显示出这两种金属元素是家蚕蜕皮所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幼虫期 金属元素 氮磷 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滞育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梁瀚清 钟杨生 +2 位作者 陈芳艳 严会超 林健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84-90,共7页
滞育是绝大多数昆虫为了能够在周期性的不利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而进行的一种生理过程,它在昆虫的生存、进化和繁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从昆虫滞育发生的原因、影响昆虫滞育的内外因素、内分泌机制、滞育相关酶类、... 滞育是绝大多数昆虫为了能够在周期性的不利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而进行的一种生理过程,它在昆虫的生存、进化和繁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从昆虫滞育发生的原因、影响昆虫滞育的内外因素、内分泌机制、滞育相关酶类、滞育的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有关调控通路研究等方面介绍其研究进展,为今后从种群到个体,从宏观到微观,从激素、酶、关联蛋白三者之间的关系等角度研究和了解昆虫的滞育行为和滞育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滞育 激素 蛋白质组学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碳排放规律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卢敏 严会超 +2 位作者 胡武贤 王璐 彭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9,共6页
探讨了广东省1996—2008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量及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变化趋势明显,耕地、草地碳排放变化量不明显,林地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增加,增加量近两年得到有效控制;在空间序列上,不... 探讨了广东省1996—2008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量及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变化趋势明显,耕地、草地碳排放变化量不明显,林地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增加,增加量近两年得到有效控制;在空间序列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碳排放情况呈明显的区域差异;碳排放量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存在时空耦合规律。在此基础上,从低碳经济的发展角度提出土地利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铜替代硫酸铜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参数和粪铜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金成龙 翟振亚 +4 位作者 王丹 高春起 严会超 叶剑 王修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研究了日粮添加低剂量甘氨酸铜替代硫酸铜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参数及粪铜排放量的影响,以确定甘氨酸铜替代硫酸铜在断奶仔猪上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与200 mg/kg硫酸铜组相比,100 mg/kg甘氨酸铜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 研究了日粮添加低剂量甘氨酸铜替代硫酸铜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参数及粪铜排放量的影响,以确定甘氨酸铜替代硫酸铜在断奶仔猪上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与200 mg/kg硫酸铜组相比,100 mg/kg甘氨酸铜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腹泻率等指标均未见显著差异;与其他两组相比,50 mg/kg甘氨酸铜组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显著升高。各处理组血清铜和铁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100 mg/kg甘氨酸铜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处理组。50 mg/kg和100 mg/kg甘氨酸铜处理组粪中铜含量显著低于200 mg/kg硫酸铜组;各处理组粪中铁和锌的含量均未见显著差异。结果提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100 mg/kg的甘氨酸铜可有效替代200 mg/kg的硫酸铜,甘氨酸铜的使用可大幅度减少饲料中铜的添加量,降低铜排泄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铜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生化参数 粪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